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服务型地方政府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之后,中部崛起成为国家又一项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是促进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战略取向。在经济后发型的中部地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对中部崛起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建设服务型地方政府,提升地方政府能力,才能确保中部崛起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税收竞争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但过度的恶性税收竞争亦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绊脚石.文章通过对税收竞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关理论分析入手来探究税收竞争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从法制原则、公平原则出发,建立地区协调机制,"趋利避害"规范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结合中部六省实际,为中部崛起提供一些在税收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农村经济作为中部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健康发展对中部整体经济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同时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以中部地区为例,对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仍然不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够,存在一定的"金融弱化"和"金融抑制"现象,必须加以重视并解决.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需要公共政策的支撑。而政府支出通常能够反映出政府职能及其优先选择,即能够反映出公共政策。因此,在"中部崛起"中,本文重点研究了政府财政支出问题。同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的借鉴有助于中部地区的发展。本文以上海和武汉为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武汉和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远哲 《学理论》2010,(22):187-188
经济发展,教育先行。普通高等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和教育大省,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因此,分析和研究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对我国的"中部崛起"战略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成龙 《学理论》2008,(6):54-59
继东部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施振兴战略,制定了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系统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在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政策效应,取得了明显成效。并明确提出要消除阻碍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区域。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经济"新常态"孕育着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拥抱新经济体系的宏大发展机遇。第一,大改革与大调整的机遇。大改革和大调整是重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基石的唯一选择。这种"大改革"与"大调整"共识的形成是"新常态"带给中国经济下一轮发展的最大礼物,在世界性结构改革的大浪潮中给予了中国良好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8.
<正>实现中部崛起,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继去年9月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指出:今后要继续"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再次强调了中部崛起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转变,国家区域政策的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即1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并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和对贫困地区支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依赖高投入来实现高产出、依赖投资与出口需求来拉动产值增长、环境严重污染三大问题,同时还面临"刘易斯拐点"和"中等收入陷阱"两大挑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关键时期。从目前的情况看,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有可能逐渐地实现转变。我国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未来我国仍然有可能凭低成本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开拓国际市场,我国经济仍然有可能以平均超过6%的速度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而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方面.通过对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障碍因素的分析,以期探索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良性互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部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体也被推上了前沿阵地。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时刻保持动态的竞争观念,在不断打破旧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才是城市经营的终极选择。土地经营的规范化、资源经营的绿色生态理念以及产业经营的循环经济道路,是中部地区城市经营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中部崛起谋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蕙 《瞭望》2005,(11)
"中部崛起"将成为继"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之后,又一项统筹区域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太原市小店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立足省情、市情和区情,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全区由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凸显,我们面临重大挑战;同时,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筑大太原经济圈、实现在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也是我们抢抓新机遇、谋划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建设太原"浦东新区"的重大机遇。对此,我们要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现在、谋划未来,实现小店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内涵和战略意义并不仅限于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大开发给中部大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表明,中部地区应主动置身于西部大开发行列之中,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促进自身发展。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东引西联、承东启西战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投资西部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东部大开放,经济快速发展;西 部大开发,将掀起新的发展 高潮,处于中部的省份会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锅底”?这一直是中部省份人们担忧的问题。一些人甚至自嘲地说‘中部既不是东,又不是西,结果不是东西。” 湖北省就有过担心,本来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游水平,没有赶上东部开放的浪潮,如果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又错过,又将丧失发展机会。湖北省曾想向上要政策,将湖北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后来湖北省的决策层经过讨论认为,西部大开发固然靠政策引导,但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等、靠、要”的旧思路只能坐失良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  相似文献   

17.
孙建华 《学理论》2010,(5):37-38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大力开发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战前金融业薄弱的西部地区的银行业快速崛起并支持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政府将首都等政治中心迁至欠发达地区并在这些地区适当推行金融先行于经济的发展政策,可以加速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均衡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地区秩序失序、大国中东政策调整、动荡国家治理能力低下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东地缘政治格局的脆弱性和阿拉伯世界碎片化趋势进一步凸显,地区乱局为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崛起提供了空间,叙利亚危机的爆发成为地区恐怖主义势力迅猛发展的关键节点。以"伊斯兰国"组织和"支持阵线"为代表的恐怖主义势力便是在此背景下发展壮大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兴起,公共服务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公共服务理念所倡导的以公民需求为中心,坚持责任意识、民主正义的价值理念对于当代各国政府的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人口众多。强化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对于实现"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至关重要。在公共服务理念背景下探讨我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试图以公共服务理念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就建设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日,我国煤炭工业专家、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董事长吴永平,畅谈了同煤集团在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综合能源大集团,到"十一五"末实现再造一个新同煤的战略构想和规划。吴永平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演绎成了大企业之间的实力竞争。同煤集团作为国有特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