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机关动态》2001,(7):26-28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又是我参加党六十周年的重要日子。我想起自己60年前参加新四军时做的第一件工作——参加筹办《太湖报》,特作以下回忆。1940年10月,我由共产党员杜夫带领,从上海到达苏南敌后宜兴闸口镇参加新四军。当时接见我的是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陈立平,他热情欢迎我到来,并问我来新四军后想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3.
李杰  ;赵红志 《传承》2014,(5):34-36
《红色中华》报是中央苏区时期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以贯之的群众性方针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队伍的群众性、文章风格的群众性和报刊发行的群众性,共同构成了《红色中华》报群众性的基础。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时,探讨《红色中华》报的群众性,作为对当前活动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光复初期台湾出现的《前锋》、《台湾文化》、《创作》等刊物以及《和平日报》、《新生报》等报纸副刊为主要考察对象,论述当时一度出现的争相介绍、研读鲁迅的热潮,其形成和消退的过程及原因,并指出它显示中国新文学优良传统在台湾播迁和赓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拂尘是天津旧时新闻界一位不出名的报人,《华北新闻》是一份很平常的报纸,但这个人和这份报纸却做出了一些不平常的事。  相似文献   

6.
《政协天地》2009,(5):F0003-F0003
10月,因生于绚烂的金秋而殷实与美好;10月,因伴有共和国的生日而欢乐与喜庆。在丰收时节回首往事、畅想未来,您既会为曾经遭遇的坎坷和险阻而思索,也会为即将展现的光明和辉煌而神往……  相似文献   

7.
8.
建国初期私营报纸的公私合营顺应了1949年至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大趋势.作为宣传媒介,私营报纸具有同步参与现实、反映社会事实的新闻传播特征,所以既要制约其传播功能的发挥,又要转变其意识形态属性,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必然.汉口《大刚报》的公私合营模式作为一种首创的尝试,以合营的形式,实质是逐步加强共产党对私营报纸的领导,随后的私营报纸所因循的程序均依照“派驻——加强领导——合营”的《大刚报》公私合营模式路数.  相似文献   

9.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台湾人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新民报》记事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台湾社会动态资料 ,据此可探讨事变的原因及事变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揭示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支持祖国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海外浙江人自身实力的壮大,他们以各种方式回馈家乡,多渠道地参与家乡建设,回乡参政议政就是一种重要形式。本文以《浙江侨声报》的相关报道为中心,探讨浙籍海外人士参政议政的原因与特点,以期引起社会对海外人士参政议政行为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0,(4):I0003-I0008
一、欢迎您来到埃及,首先我们希望了解您此次访问埃及的原因?以及您将同埃及领导人讨论的主要议题?很高兴在新年伊始访问埃及,这也是我2020年首次岀访的第一站。中埃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建交60多年来,两国人民始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埃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典范。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同兄弟国家埃及的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12.
《台湾研究集刊》出版回顾(1997-2001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刊于 1 983年的《台湾研究集刊》 ,是祖国大陆最早出版的一本研究台湾的学术季刊 ,至今已编辑出版 74期 ,累计登载文章 1 0 0 0余篇。在近 2 0年的办刊历程中 ,《台湾研究集刊》始终坚持办刊宗旨 ,集中发表研究台湾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学、法律以及两岸关系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致力于海峡两岸的相互了解和学术交流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服务。该刊发表的论文力图运用各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 ,准确、客观、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台湾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中许多文章被国内外专业杂志和报刊转载。据不完全统计 ,1 994至 2 0 0 0年…  相似文献   

13.
李佳 《前沿》2013,(12):143-146
从少数民族新闻史的角度看,《苗文侗文报》是我国第一份用两种文字编辑的少数民族报纸,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很少有人研究该报.本文主要从新闻传播学的相关原理以及新闻史的视点对该报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风月报》是日据末期殖民政府废禁汉文栏后得以生存并影响力颇大的汉文刊物。本文分析《风月报》存在的时代背景及其意义,以作者群中徐坤泉、吴漫沙、鸡笼生的大陆经验及其作品中的大陆形象为论述中心,探讨日据末期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今日广西》2007,(24):1-1
候鸟在南国的绿树青藤间催促冬天的脚步,《今日南国》也与读者一起,送走夏阳、秋晖,迎来了2007年的岁末。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大力试行“两种教育制度”,在各地兴办各种半农(工)半读学校。作为新中国侨务宣传的重要“喉舌”,《侨务报》对“两种教育制度”展开一个多层面、广泛性且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种教育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冲击,《侨务报》的舆论宣传工作也深受影响。1967年1月《侨务报》停刊,其相关工作也陷入停滞。  相似文献   

17.
皇民化运动一直以来都是日据时期台湾史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来相关史料的发掘出版,使得进一步分析该运动发展细节及其深层内涵成为可能。台湾总督府临时情报部《部报》是皇民化运动的主要官方宣传刊物,其中总督府总务长官森冈二郎的谈话、各州皇民化运动进展报告及珍贵的统计数字等等,都为深入探讨该运动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刘兴豪 《求索》2010,(10):238-240
《万国公报》对办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报刊功能的认识,启发了维新派投身报业的热情,同时它对维新思想的宣扬激发了维新派投身变革事业的热忱,鼓吹要在中国实行变法、推行新政的言论,在中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政治影响,对维新思想的萌芽起了一定的作用,为维新派变革主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维新运动的开启起了舆论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安徽警院报》(以下简称《院报》)是于2000年9月经安徽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由安徽省司法厅主管、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主办并由院报编辑部承办的一份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作为院党委机关报和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院报》始终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倡扬主旋律,宣传新思想,在正确引导舆论、宣传党的方针、加强思想教育、服务改革大局、树立学院形象、鼓舞师生斗志、坚持办报育人、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能参加庆祝《今日中国》创刊50周年感到十分荣幸,也十分高兴。这本刊物诞生于1952年,当时的刊名是《中国建设》。 5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是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但世界上有许多势力却在试图遮蔽它的光亮。我刊的创办人宋庆龄(孙中山夫人)长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