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采用学生学校适应评定量表结合家庭环境变量考察了416名公立初中流动和本地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结果表明:(1)初中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学校适应良好,且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2)在初中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学校适应及其各维度上,女生优于男生;(3)初中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学校适应均存在年级差异,流动儿童在同辈社交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本地儿童在自表能力和同辈社交维度上存在年级差异,且呈现出初一学生学校适应最好,初三学生次之,初二学生最差的V型趋势;(4)有2个孩子的本地人口家庭子女的学校适应最好。  相似文献   

2.
当前流动儿童就学矛盾比较突出,导致流动儿童处在被边缘化的一个弱势群体中。两个令人堪忧的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关注:一是歧视给流动儿童心理带来的伤害;二是警惕流动儿童中的心理扭曲现象将伤及个人和社会的未来。虽然公立学校是解决流动儿童就学的一条重要管道,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并不一定是在城市中的最优学习环境,流动儿童学校可能更适应流动儿童,可使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拥有一个的健康心态。政府的职能部门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目前的状态下,应该尽快对办学条件较好的流动儿童学校给予合法的身份。同时发挥小区和学校的职能,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教育,使他们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在城市中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户籍制度、升学途径的限制,流动儿童的学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考察了流动儿童学业卷入的特点。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水平显著低于城市儿童,而与农村儿童无显著性差异。(2)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水平显著低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初二年级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水平显著低于初一年级,流动儿童中男生的学业卷入水平显著低于女生。(3)流动儿童的学业卷入水平在不同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家庭内、外社会资本上表现出了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6102万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教育、安全、亲情缺失等多个问题,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既是一个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又是一个经济问题。近日,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比2005年增加了约242万;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16):32-32
在我国中西部的很多地方,如四川、河南、安徽等劳务输出大省,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出外务工时,留在家乡的孩子们就被动地成为了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0多万,全国每5个孩子就有1个留守儿童;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数量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东南沿海劳动力在省内、省际、国际之间的流动,形成了三种区域特征明显的留守儿童。三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时间、空间距离、经济条件等都有较大的差别,其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最差。  相似文献   

7.
贾云 《党史文苑》2010,(7):61-62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给予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学校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结合教育和福利两种制度解决儿童和青少年问题的专业。学校社会工作能科学、有效地提供留守儿童需要的服务,帮助他们健康发展。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7.建立和完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服务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财政投入体制改革,逐步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管理。流动未成年人多的旗县(市、区)新建一批救助机构。同时,在大中城市重点地区建立开放式的全天候救助保护中心,方便流浪未成年人及时救助和开展服务。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为流动儿童享有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提供基础。整合社区资源,完善以社区为依托,面向流动人口家庭的管理和服务网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在留守儿童集中的苏木(乡、镇)、嘎查(村)建立儿童友好家园,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服务功能,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情感和行为的指导,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民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迅猛增长,目前已有1.2亿,其子女已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未成年人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留在农村家乡,跟随祖辈一起生活,即留守儿童;另一部分则是跟随父母或其它监护人来到城市,即流动儿童。本文所称“流动的花朵”,指6到14岁(或7到15岁)随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或暂住半年以上且在上学的流动儿童,不包括学龄前儿童和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源于人口流动的流动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根据近期在厦门市举行的全国流动儿童教育与健康状况抽样调查资料,从就学结构、教育费用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描述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借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成绩和教育费用负担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伯周 《江淮》2011,(12):47
今年,亳州市新建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22个,其中谯城区7个,涡阳、利辛、蒙城三县各5个,有19个建在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建在行政村,2个建在农家书屋。目前,所有活动室均已开放使用。市妇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扎实推进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13):123-123
全国妇联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5年间增加242万,达到6102万,近205.7万的留守儿童处于独居状态。流动儿童规模更比5年前激增逾4成达3581万,北京每10个儿童中就有3个是流动儿童。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亿人,而0至14岁流动儿童已达1410万。另据中国儿童中心最近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这些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主要力量,关注他们主观幸福感状况的好坏是每个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必须重视的一大课题.本文研究了南京市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了影响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并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对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5.
傅涟 《江淮》2011,(12):45-46
2011年,省妇联继续负责实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民生工程,在全省新建455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省财政投入910万元,为每个活动室配置2万元的图书、体育活动器材等设备。省妇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规划组织,建设管理到位扩大活动室选址范围。省妇联在与省民生办共同制定2011年《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建设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环境状况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家庭环境中文版量表(PES-CV)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河南省5所学校500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不同外出类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在家庭环境的情感表达和控制性两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2.流动子女与非流动子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恐怖四个因子上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3.流动人口子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和组织性与心理健康的多数维度呈现统计学意义相关关系。结论:1.应格外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2.改善家庭环境可以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昌平区党员队伍始终保持先进性,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但是,农村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不到位甚至不能发挥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在全区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党员的比例达到了38.8%。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61.7%,依然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青年党员、尤其是高素质青年党员比较少。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山区村,忽视对青年的培养,党员队伍后继乏人。有的老党员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多地当起了"举手党员"。一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的党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种状况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党员管理工作不适应新形势。表现在观念不适应,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论和思想准备,管理粗放,忽视党建中难点问题的研究,创新意识不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10,(1):33-33
随着党员流动日益频繁,党员管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甘泉县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了流动党员“五个一”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孟令熙  肖强 《世纪桥》2007,(1):121-121,124
社区援助是大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经受锻炼、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跨世纪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流动儿童作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区援助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在分析流动儿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援助流动儿童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11,(9):30-31
<正>彭阳县—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彭阳县针对留守儿童的成长现状,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扎实推进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搭建三大平台,构建关爱网络。一是搭建党组织服务平台。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党小组,开展学校党员教师和社会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定期召开座谈会,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实际问题。二是搭建学校关爱平台。以学校为主体,在全县1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