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而对法律素质起方向性作用的就是法律信仰。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群体的法律信仰缺失。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关键在于守法精神的培育和权利意识的培育。与此同时熏让大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亦是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的一种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后,“中国梦”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赋予了重要意义。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中国梦”使得当代青年大学生理想信仰培育的历史时机更为成熟,给大学生理想信仰带来正向影响,并从思想引领、文化培育、实践成才三个维度系统构建大学生理想信仰培育体系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然而,当代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法律意识水平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成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增强其法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孙静 《世纪桥》2023,(2):49-52
大学生作为国家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新生代青年,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才能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重任,成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让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政治信仰再上一个台阶,把知识传授和信仰培育二者相互结合,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  相似文献   

5.
顾扬 《求实》2005,(Z2)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状况?如何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本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力求在这方面有所创新。一、认识和把握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状况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理想信仰,首先必须对当前大学生的信仰状况有个基本的估计和比较清醒的认识。(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机构的“大学生价值观”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给了我们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与启迪。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6.
法律信仰是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一个社会实现法治的标志。我们要实现法治现代化的目标。培育农民的法律信仰不可或缺,然而农民受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致使法律信仰在农村形成一种缺失的境遇。要培育农民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之情,必须探寻农民法律信仰缺失的制约性因素,以期对推进农村的法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扬 《求实》2005,(Z1):284-285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状况?如何培育和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本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作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力求在这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8.
法律素养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亦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普遍令人担忧,不少高校把法律素养的培育简单化为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制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笔者认为应该以法律信仰教育为重点,强化大学生法制教育,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以保障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罗玲云 《世纪桥》2013,(14):21-22
法律信仰就是基于法律价值良好而对过法律生活的全身心认同。大学生法律信仰是指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对法律产生的信仰,它是大学生群体与法律建立积极关系的结果,它包括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心理与信仰行为两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根源于大学生对人类生活终极价值目标的追求,它表现为大学生愿意为法律而献身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法律信仰是主观心理与客观行为相统一的范畴,是社会主体在尊崇法律的心理状态下自觉将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并付诸于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法律信仰的支持和推动。当前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现状令人堪忧。我国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培育法治观念,树立崇高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1.
<正>"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关于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阐释则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学界议论的焦点。由此,本文试图从法律信仰的内涵与普遍法律信仰的确立、法律信仰建设与法治发展的关系的角度为长期以来围绕法律信仰的种种阐释做一次系统辨析,探讨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如何建立一种普遍的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依法治国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法律信仰蕴含着大学生对法律的最高期望,包含着实现法治中国、最终实现人类幸福生活的理想。目前大学生的法律信仰严重缺失,文章分析了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现阶段应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其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4.
法律信仰作为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 ,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 ,同时又是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和培育的结果。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法治 ,切实培养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危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宗娟 《世纪桥》2010,(1):115-117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大学时代是信仰选择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不断加剧,在当代大学生信仰体系中,积极、健康、上进、理性的元素占据主导地位,但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出现信仰迷失。社会转型期大学生的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的多样性、信仰的世俗性和功利性、信仰的非理性和非科学性。当代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不是偶然的,影响其信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多变的宏观社会原因,又有不够理想的高校思想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等微观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家高度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为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高校借助新媒体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同时,也承受着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要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网络教育载体,加强校园舆情监督和管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信仰,是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稳定社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政治、道德、宗教、法律等不同信仰维度对大学生信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媒体、学校、家庭、学生联手互动共建大学生科学信仰机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维护高校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他们的信仰状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未来.当代大学生存在信仰不稳定、信仰多元化、信仰世俗化、信仰功利化问题,导致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多元文化因素、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信仰主体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竞争力、创新大学生信仰教育、改善信仰环境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四个方面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20.
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深入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高校要从丰富理论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道德理念教育、完善实践培育机制、营造和谐法治文化氛围四个方面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