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道德榜样教育是教育者以榜样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影响学生,促使其人格不断完善的一种教育方法。道德榜样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发展具有价值引领、个性导向和调节、激励示范的作用。针对当前道德榜样对大学生影响弱化的原因,道德榜样教育应注意契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不要树立过高的目标,重视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才能更大地发挥自身应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作芳 《世纪桥》2012,(13):53-54
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先头阵地,也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与冲击,也提供了有利途径。德育工作者应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整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及丰富教育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输迅捷、信息交流双向、感官感受丰富、发展势头迅猛等鲜明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形成与道德观念的塑造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它能够丰富道德认知、激发政治热情、增强平等意识并丰富校园文化;从消极的方面看,它所导致的"低智商社会""视觉文化时代"以及社会关系异化等现象都易引发种种消极后果。鉴于此,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就必须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在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面引领作用的同时,科学选择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建立健全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立体网络、大学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以数字为依托快速兴起的新媒体,已深深地浸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并对其价值观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因而了解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发展趋势及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的规律,有利于从社会、高校、个人这三个层面探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路径,着力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作用,消解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特殊时期,国民的社会道德生活及道德观念受到西方道德思潮的严重冲击,因此,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期。针对高校大学生当前的道德人格现状,分析出现道德人格缺失的原因,并提出重塑道德人格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新视点: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邦红 《世纪桥》2007,(4):121-122
网络在对丰富和便捷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张扬和重塑大学生的个性、人格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同时,也在他们身上引发网络道德危机,这也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所面临的新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是克服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最积极有效的举措。强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关道德责任方面内容的经典教育、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资源有关道德责任方面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作用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教育的科学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于优雅 《世纪桥》2023,(3):27-29
大学生道德评价,是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完善科学有效的道德评价机制,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立德树人主阵地作用的时代使命。做好大学生道德评价工作,是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发展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保证。围绕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评价统合机制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评价反馈机制这两方面,对大学生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以期推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道德评价机制得以有效运行、高校大学生道德评价工作能够稳步开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道德自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自律属于高层次的社会控制,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建设,它具有更为稳定、更为长久的意义和效果。大学生道德自律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作为网络消费的重要社会群体,大学生是信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信息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信息网络社会能否和谐健康发展。随着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现象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缺失问题的凸显,加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在当今社会是十分必要且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重新泛起,并借助新媒体平台呈现泛滥之势。"戏说"历史,"重新评价"革命英雄人物,宣称马克思主义为"历史虚无主义"等,都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高校党委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扎实抓好主题教育,营造生动活泼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运用新媒体手段,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建设,从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校BBS曾是高校校园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平台.近年来,以web2.0、三网融合和多元终端为要件的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造成了影响和冲击,使其出现了"下游化"的危机.面对该情况,本文从发挥BBS自身优势、丰富其功能以及加强研究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的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教育者要提高认识、改进方式方法、拓展教育空间,使大学生真学、真知、真用马克思主义,成为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的阅读方式从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步变成了新媒体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的多渠道获取,互动性增强,拥有即时性等特点,而且也有着许多负面影响,本文就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办法,对于大学生在树立正确价值观,心理健康的成长发展方面有着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内容博大精深,其中的精华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儒家崇尚君子型人格、希圣希贤,力求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弘扬仁爱、道义的道德志向,心忧天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诚实守信、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等等,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的确立、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责任的培育、道德品质的提升、道德行为的养成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红艳  彭勤迪  何瑾 《世纪桥》2011,(1):103-104
网络时代,复杂的网络经济环境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危机。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道德信仰就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民族传统教育,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道德信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带来了当代大学生群体语言的飞速变化,呈现出话语思维的权威解构、话语形式的逻辑颠覆、话语内涵的前景表达、话语功能的交往理性、话语场域的跨越虚实等五大特征。这些特征使大学生群体语言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间存在鲜明的语言代沟,造成权力话语优势削减、话语内容焦点分散、话语传播方式改变、话语接受机制转向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构建话语链接、构筑语言共境的方式跨越语言代沟、融合话语圈层,以确保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点的任务。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也将各种社会思想带入校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对互联网给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所带来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点的任务。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也将各种社会思想带入校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对互联网给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所带来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玲 《山西青年》2023,(9):193-195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简要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新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阐述了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实践角度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