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杰  朱江 《时事报告》2006,(5):60-61
两会的召开,使“十一五”规划蓝图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增量已占世界的14%,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助推器。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形容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中国人就这样来了。”那么,我们将有一个什么样的“十一五”?  相似文献   

2.
酷玩 《今日广西》2008,(23):13-13
“我适合什么职业?如何把工作做得出色?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相信每一个职场新人都曾为类似的问题辗转反侧。有关专家对新人支招: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菜鸟”,可是现在已经不再是完全靠自己,独自打拼的时代。只要灵活善用公司的职场资源,可以助你尽快从职场“菜鸟”变身为“达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手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智慧。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福?古人说的是好德、行善、温饱、无病、子孝、长寿、善终。如今生活需要不断“刷新”,工作每天都在“复制”,爱情不会只有“粘帖”,忧虑无时不在。每当我在翻读一页页书,一张纸报时,心中油然而生便多了几分满足、充实和幸福。什么是福?健康是福。什么最爱?如果说还有最爱的话,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身体。什么才是幸福?活得简单自在就活得幸福,还需给生活留点空间。许多东西,我们觉得美好,  相似文献   

5.
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6.
丁成荣 《研究与交流》2002,(6):28-28,26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该时代的流行用语,这些流行用语,有的只能在市民生活中广泛使用,有的只能在国家生活中广泛使用,既能够在市民生活中广泛使用,又能够在国家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并不多。当今中国,既能够在市民生活中广泛使用,又能够在国家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词语,大概要算“与时俱进”一词了。电视、报纸、广播、领导讲话、市民交谈,“与时俱进”总是与你俱在。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加速”。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时,留给我们的时代和生活的最大特征就是不断加快的社会变迁速度、信息传播速度以及越来越紧张的生活节奏,如哈特穆特·罗萨所言:这是一个加速的时代。当下的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加速。那么,这样一个加速时代会对人际交流产生何种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怎样实现“说理”?我想有以下三点可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22):48-50
你相信吗?一位女士到法院起诉要求与先生离婚,却被法院告知十年前在另外一个法院自己已经“被离婚”。完全蒙在鼓里的她尽管与先生聚少离多甚至是不见面。但她认为自己还是他的人。那个“他”,其实不是一般人,而是国内闻名的“钢铁大王”,是腰缠万贯的巨贾富翁。结发妻子何故“被离婚”?当事人何故成了“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9.
贾非 《公民导刊》2007,(9):56-56
你参加一个晚会,场内突然失火,火势很大无法扑灭。你想逃生,面前有两个门。你必须选择左门或右门,而其他人也要争抢这两个门出逃。如果你选择的门是很多人选择的,人多拥挤,你将冲不出去而被烧死;如果你选择的是较少人选择的门,你将逃生。就是说,你的选择必须考虑其他人的选择,而其他人的选择也必须考虑你的选择。这就是博弈论所说的“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10.
周峰 《岭南学刊》2014,(4):17-20
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从“1.0时代” 的计划经济--向“2.0时代” 的市场经济不断转型.随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着范式的转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3.0时代”的到来,这是一个更为深入的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确证中国道路认同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必须能够主动地面对它,给予现实的回应.  相似文献   

11.
一个平日里身体强健的人,突然因出现“状况”而被疑为肿瘤转移病人的时候,一个对工作非常热爱且执着的人,突然被“告知”将远离工作静静休养的时候,一个刚知“天命”、热爱生活且有着众多亲朋好友的人,突然需要“强制思考”未来的人生之路还有多长的时候.这个人会怎么想、怎么做?  相似文献   

12.
猫一样的员工 你知道“80后”在早上是如何叫醒自己的吗?80%的人不用闹钟而是手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新一代员工!他们有着猫一样的性格:有些粘但又不会太粘,你叫他时他不会听你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最近和许多老总聊天,经常提到的问题就是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过去几十年的管理经验现在突然失灵了!那么,什么办法管用呢?  相似文献   

13.
解读“90后”网民“火星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时下,在一些以青少年为主的网络论坛和贴吧里,流行的“火星文”就是青少年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最好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但由于青少年尚处于社会化过程中,尚未完成对社会规范的习得,所以,社会各界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群被称作粉丝(英文fans的音译)的年轻人,在偶像出现时喊破嗓子、在偶像离去时流下泪水。偶像崇拜,成为他们“体制内”生活后的放松方式。在粉丝眼中,成为一个人的“粉”,只是年少轻狂时的一种大胆尝试,无碍他人。但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粉丝式”生活方式,已然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特征的重要因子,同时,引来了粉丝旁观者们关于“粉丝现象,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你”的集体疑惑。其中,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更被这粉丝风潮裹挟着去思考:这些享受着追星快乐的青少年,到底获得了什么样的心理体验?青少年偶像崇拜,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与心理机制?教育,应该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推动力,“中国制造”不但使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使神州大地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然而,中国人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是低端日常生活消费品,产品技术含量低,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下游,从而只能获得较少的利润。  相似文献   

16.
“微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时代”是一个蕴涵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1]本文紧紧围绕“微时代”这一特定的社会背景,深入分析“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存在的困境和不足,及“微时代”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启示,探索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平台等举措,试图构建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女儿10岁了,有一天,她突然跑到我的面前来,和我聊起了“钱”这个话题——“爸爸,妈妈说钱并不是什么都能买到的,对吗?”“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非常正确,你觉得有些东西无法买到,是因为没有人卖这个东西,没有人卖,自然也就谈不上买。例如你想买一个太阳,可是因为没有人卖太阳啊,你又怎么能买到昵?  相似文献   

18.
俞评 《观察与思考》2002,(10):38-38
<正> 一度引起杭州市民特别关注的“平改坡”(即把原来一些社区的平顶房改为尖顶房)行动,启动没几天便又“紧急刹车”,有关部门对此给出的解释是房主们的意见不一,“有的出了钱,有的不肯出钱”,所以计划无法实施。这与日前“喊停”的“个性化牌”成了一对“难兄难弟”。不管真实的原因究竟为何,政府信用将因“平改坡”和“个性化车牌”一动一停的草率而受损,却是不争的。这无疑是某些部门权力运用的一次失误,其要害便是对进入公共领域的个性化行为依法行政的失位。在这个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个性化的选择、个性化的操作、个性化的表达,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彰显个性已成为时尚生活和获取成功的一个重要元素,缺乏个性反倒让人觉着乏善可陈,难以打动人心。从今年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自执政以来,为推行“台独”路线,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目前似已发展至一个新阶段,这就是对“去中国化”的深化,到了“刨根”的阶段了。  相似文献   

20.
“您好,请问您贵姓?”这是人们初次相识,一句很普通的问候语。然而,你能想到吗?就是这句简单的问候语,却给有心人带来了无限商机。在南京,就有这样一位28岁的女青年,她叫郑雨,她专靠卖“姓”赚钱,这钱是如何赚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