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嗣同在近代湖湘文化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发展历程中,从1840至1919年的近代湖湘文化,是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谭嗣同在近代湖湘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卓越思想家,不仅在很多方面继承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使之发扬光大,而且在某些方面促进了这种优良传统向现代文化的转换。一、开湖湘现代爱国主义之先河湖湘文化历来有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传统,谭嗣同不仅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而且在以下两个方面促进了这一传统向现代的转换:其一,是将忠君与爱国截然分开。在中国古代,爱国与忠君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相继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10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秘密开始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研究院也准备开展核物理研究。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萨本栋向蒋介石提出设立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在二战中兴起的原子能和微波的研究。该方案当时未获批准,批复是“近代物理研究所可先筹划设计,暂时缓办”。1946年初,萨本栋兼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后,对该所的研究计划作了重大调整,新设原子核物理和电子学两个方向。其中,原子核物理研究计划的要点是研究“各种原子核受中子或其他高能质点之冲击后分裂情形及其因分裂而产生新原子所生之能量等”。初步计划以国币210亿元,即美金50万元,从美国订购一台静电加速器。但是,萨本栋最终只筹到5万美金。1946年6月30日,美国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进行原子弹试验,邀请英、法、苏、中四个同盟国各派两名代表前去参观。国民党政府起初准各派两位官员去,萨本栋提议应该有一名物理学家参加。外交部部长王世杰要求中央研究院和军政部各派一名观察员,萨本栋推荐了时任中央大学教授兼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赵忠尧。他托付赵忠尧在参观试爆后滞留美国,了解核物理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设法购买用于核物理研究的实验设备。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经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到民主革命运动,贯穿其中始终有一条主线,就是推实思想。惟实,顾名思义,就是面对现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惟实的出发点乃是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惟实的内容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但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批判,即“非古”,一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师法,即“师夷”。“非古”与“师夷”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师夷”又有由低到高层次的演变过程,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非古”与“师夷”交叉叠印,构成了近代中国的推实画面。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早期海军留学生,严复是鸦片战争之后向中国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与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曾被时人誉为“哲学初祖“和“新道德”的启蒙者。严复对近代中国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贡献,有人把他比作英国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一生从事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研究与著述的边沁(1748~1832),甚至说他是中国的边沁。应当说,自从有了严复,近代社会科学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来到中国。中国的社会科学能够发展到今天,严复的启蒙和奠基之功是不可没的。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在“教育救国”的思潮中,他最早明确地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宗旨,较早地设计出融合中西教育内容的近代学制,力倡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成为晚清国民教育最积极的鼓动者。他的智育、情育、意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他的师范教育思想和改良主张突现了师范教育的特殊性和强烈的爱国情操,他对女子教育的阐述和对兴办女学的筹划,开风气之先,为近代妇女思想的觉醒和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甘安顺 《桂海论丛》2000,16(3):86-88
中国近代教育经历了从开明地主倡导的“经世致用”到太平天国用“正道”培养“正人”,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到维新派的“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培养革命“国民”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理念艰难探索,使中国教育从封建的旧教育走向近代和现代教育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精英     
薛群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获得2011年度国际摩擦学领域最高奖“摩擦学金奖”。这是该奖项自1972年设立以来第一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雷菊芳 《半月谈》2005,(7):52-53
1977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作为工程师,我的科研生涯可谓一帆风顺。然而,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陇原大地的时候,看着那些虽然获得了国家甚至国际奖项,却无法从实验室真正走向市场的研究成果,我再也无法平静。1987年。国家提倡“科技人员走向经济主战场”。我毅然辞职下海.成了所里惟一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天皇观的历时性考察,对近代天皇观建构过程中所遇到的民间的抵抗等问题进行了考析,阐明了近代转型期日本人的精神动态,提出了所谓近代天皇观是在幕末前后伪造出来的“传统”的结论。作者认为,幕末的内忧外患危机意识是近代天皇观形成的重要契机,“近代天皇制是在内外危机加重的情况下用来对应秩序崩溃的重建秩序的原理”,天皇观以及其权威性“属于广大民众的幻想过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兆辉 《前沿》2008,(8):180-182
晚清军工战略所启动的不仅是近代中国的军事变革,也不单是经济、政治变革,更是一种文化、观念上的深层次演进。在军工战略的指导下,通过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促使近代中国人才的现代转型,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风气面貌,并为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奠定了人才基础与智力支持。在晚清军工战略的推动下,各种资本主义现代思潮的兴起则更新了近代中国的人文知识结构,丰富了现代人文思想内涵,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形态意识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市政问题是城市问题的核心,20世纪30年代的“市政改革”是中国近代城市史上的重大事件。这场改革运动不仅推动了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而且对整个20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近代“市政改革”运动的历史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对于破解世纪之交中国城市现代化和现代城市化诸多难题具有现实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代楚辞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的历史,一般认为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终至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它前继漫长的封建社会,是清季之余绪,后启现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新时期历史的前夜。从楚辞研究史来说,汉代创建的楚辞学,到清代末期,已走过了漫漫的长途,进入了又一个时期——如果说,汉代是开创期,魏晋南北朝唐代是继承期,宋代(主要南宋)是崛起期,元代是沉寂期,明清(尤其清代)是高峰期,那末近代就是高峰期转向现代新时期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楚辞研究总体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由于历史年代较短——比起数百年之久的明清期,它仅有短短八十年,因而,毫无疑问,无论研究论著与研究学者均不如明清时那么多而热闹;二、从研究的风格特点看,这一时期既有承袭明清传统朴学风格  相似文献   

13.
该著导论第一章开头写道:“近代私法史要追求一些,较古老的法制史学门不能全然满足的任务。罗马法制史、罗马私法史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罗马法,而且通常只处理到优帝法典为止;因为由此开始,罗马法在西欧进一步发挥其作用的历史,有截然不同的前提要件及方法。即使有一些德意志法制史的研究一直深探到近代,但其所处理的主要也比较是法源、法院组织及司法裁判,而非法学与法制度的历史;而德意志私法所致力的,向来比较是德意志,而非普通法之法制度的释义学史。最后,近代宪法史的研究对象则是:现代国家本身的法律史。反之,近代私法史必须处理今日私法在人文精神、学术上的前提要件。  相似文献   

14.
宋晓敏 《前沿》2009,(1):56-59
自由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潮源远流长,是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发生发展所依托的重要思想理论,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思潮之一。西方自由主义传入近代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对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思考和启示意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正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碰撞的结果,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近代社会密不可分。本文从自由主义的产生起源以及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联系等角度,探讨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下产生的悖论和启示.以及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总结自由主义思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理论意义与今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相继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10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秘密开始了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研究院也准备开展核物理研究。中央研究院总干事萨本栋向蒋介石提出设立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展在二战中兴起的原子能和微波的研究。该方案当时未获批准,批复是"近代物理研究所可先筹划设  相似文献   

16.
《甘肃理论学刊》2012,(4):F0003-F0003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吴晓军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甘肃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研究”(项目批准号:09BRK002),最终成果名称为“近代甘肃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1840年~1949年)”。  相似文献   

17.
李光泉 《求索》2008,(1):217-219
张之洞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其经济思想在《劝学篇》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张之洞处于近代中国的转型期:他崇尚西方科学技术,提倡近代工业,强调工农商的协调发展等,颇具改革精神;但他又忠实于传统,推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所做的贡献是绝不仅限于他曾督署的区域,更对整个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最近,萧致治教授从教50年暨《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咄版座谈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来自广东,湖南、重庆、湖北等省市的近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萧致治教授长期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教,并担任武汉大学黄兴研究室主任、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理事、湖北辛亥革命研究中心常务理事等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代史,重点是近代中西关系与辛亥革命。截止目前,他已出版著作14部,发表论文近百篇,总字数超过500万。其中《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一书熔编年与纪事为一炉,合史论和考据为一体.在体例上有所创新,填补了鸦片战争前30…  相似文献   

19.
魏源与中国近代改革萧致治中国近代的改革,是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著名的思想家、改革家魏源,就是那时积极鼓吹改革的先驱。(一)委赤卫东(1794一1857),声声男关社采,作月六首召D同日人,今年4月23日,是他200周年诞辰。他生活的时代,经济凋敝,政...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社会制度下的社会动荡不安,主权的非独立性,社会内部各种力量的剧烈冲突,决定了近代中国侦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近代侦查的军事色彩依然浓厚,外国列强在中国领土上行使侦查审判权,国家司法独立丧失,侦查制度出现了独立化的萌芽,并朝着近代化缓慢发展。中国古代侦查蓬勃发展的势头到近代日趋减弱,侦查技术停滞不前,侦查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中国侦查逐渐处于落后地位,现代侦查科学终究未能从侦查职能的发源地——华夏中国的土壤中滋生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