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是水、陆交汇的重要交通枢纽地带,自古就是“九省通衢”。在中国现代化的建设中,湖北的交通网络正构筑着宏伟的蓝图:横跨长江“天堑”的特大桥梁的建设极大提高了车辆运行速度:即将运行的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湖北段标志着湖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投资近20亿元人民币的“长荆”铁路将使中国铁路提速扩至更大的范围……3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2020年,武汉将成为华中的交通中心。铁路四通八达,公路辐射全国。那时候,京广高速铁路、京广高速公路经过武汉,武麻铁路向东延伸,到合肥、浦口、南通、上海等地,联络线成了东西干线。一些铁路专用线如阳逻专用线,延长到浠水,与京九铁路交汇;沌口专用线也向西南方向延伸,到荆沙市,过长江到湖南石门,与焦柳铁路交汇;应城专用线也向西延伸,到荆门与焦柳铁路交叉,直至宜昌。这样,武汉就成了“米”字形铁路的交  相似文献   

4.
一、如何认识和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提法比较空泛,这只能作为长远发展的结果,很难成为目标。发挥武汉在湖北和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和中心城市作用是比较实际的。现代经济的发展,靠一个个城市孤立封闭地运行很难成功,必须发挥经济区域优势。从世界范围看,已逐步形成欧盟、东盟、北美贸易区等区域  相似文献   

5.
实现“一带两圈”协调发展,是湖北省加快武汉城市圈和湖北全省“两型社会”建设,构建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战略举措。文章介绍了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及战略定位,明确了湖北省长江经济带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6.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7.
彭俊 《学习与实践》2008,(3):165-168
加快发展综合交通体系可以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地发展,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凸现武汉的比较优势,促进武汉经济发展。为加快武汉综合交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需要发展交通网络设施,提升武汉在全国的枢纽地位;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形成集疏运衔接配套的交通运输系统;加快信息技术运用,建设高效联通的信息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湖北省的交通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为中部崛起当好交通先行”的精神,抓住机遇,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交通建设规模持续增长,无论是铁路、民航、公路还是水运,都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势态。结合湖北省交通发展状况,我们重点就发展大交通、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以及武汉城市交通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树立大交通理念、实施大交通战略中部崛起,交通先行。这已经成为共识。湖北要在中部率先崛起,必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涉及城市内外交通,如与铁路、民航、水上运输等陆海空交通和…  相似文献   

9.
《政策》2010,(8):F0003-F0003
咸宁市是武汉城市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境内138公里长江黄金水道作为武汉新港的组成部分正在抓紧规划建设:正在兴建的杭(州)瑞(丽)、岳(阳)九(江)、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咸宁一武汉快速通道城际铁路,沿江一级公路,以及即将动工建设的城市圈外环、咸楠高速等,  相似文献   

10.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湖北地处中原,省会武汉“九省通衢”,距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各1000公里,8条国道经过省境,长江横贯东西,汉江婉蜒南北,在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推进的过程中,湖北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省境内公路里程、路网密度在全国分别位居第8位和第15位。 湖北公路、水路交通是在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11.
雄伟壮观的“中国第一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已经建成通车。江阴大桥不仅是中国建桥史上亘古未有的杰作,而且是交通、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对于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殿,实现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东部地区的腾飞将起巨大的支撑作用。位于大桥北桥头堡的靖江,建县于明成化年间,至  相似文献   

12.
开发开放沿长江地区是开放沿海地区之后中央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区位优势,东面直接接受浦东开发开放的带动,在境内又面临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的历史性机遇。长江流经湖北境内1062公里。湖北沿江地区是全省经济的重心,开发潜力大,在全国也有重要的地位。沿江地区大中城市多,交通便利,武汉是闻名于世的“九省通衢”;工业基础雄厚,冶金、汽车、电力等工业在全国居重要位置;科技力量居全国第三位;水能、矿藏、旅游等资源丰富;江汉平原是中国南方四大商品粮棉基地之一。中央加速沿江地区开发开放的决策,是湖北经济振兴崛起的历史机遇。作为沿江重要省份的湖北,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速湖北沿江地区现代化,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中央作出了沿江开发开放的决策后,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经济带为主线,加快沿江两线开放开发,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现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大加强了机场、码头、道路、通讯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各开发区的建设和招商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武汉市的吸引力和幅射力,加快了农业开发和工业发展,三峡地区的移民搬迁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统一战线》2009,(3):F0002-F0002
民建湖北省委现有会员4000多人,主要分布在非公企业、高校的经济院系、政府部门等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民建在武汉、宜昌、荆州、十堰、襄樊等15个省直辖市、州建立了细织,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湖北民建先后产生了从“两通(交通、流通)起飞”到“修建宜(昌)万(州)铁路”等一大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参政议政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4.
《长江论坛》2011,(4):2+97-F0002,F0003
武汉是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城市,被称为“首义之城”。孙中山在武昌首义第二年亲临武汉,不仅体现了他对首义区人民怀有的深厚情谊,而且表现出他对素称“九省通衢”的武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他指出:“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之一矣。”所以他为武汉规划了“略如纽约,  相似文献   

15.
涂文学  宋晓丹 《世纪行》2009,(12):31-36
张之洞自1889年任湖广总督来到武汉.至1907年进京离开武汉,历经18年,除中间两度暂时署理两江总督两年多时间外。一直在武汉推行“湖北新政”,修铁路,办工厂,兴学校,练新军,使武汉成为清末洋务运动的重要据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祥地,蜚声海内外的外贸大港及国际性城市。  相似文献   

16.
创湖北品牌 树湖北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千年前“湖北”的锦袍、漆器、越王剑令人惊叹,一百年前湖北的汉阳造、马应龙叫国人倾羡,就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长江牌、“武字头”也是中国响当当的牌子…… 到了20世纪末,湖北的产品名牌凋零,武汉的“老字号”黯然失色,昔日的辉煌成为历史。 如何重振“汉货”雄风,再创湖北品牌,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常青 《群众》2022,(12):7-8
<正>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基本建成‘轨道上的江苏’”的目标任务。江苏省铁路集团肩负交通强省、铁路先行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铁路建设发展的加速度,有力支撑了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十三五”末,全省铁路建成总里程420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2215公里(高铁里程由“十二五”末全国第14位跃升至前3位),“三纵四横”高铁网基本成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省铁路集团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着眼全省铁路建设发展大局,奋力实施“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长远平衡”三大专项行动,助力交通强国江苏试点和江苏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武汉交通大发展吴和黄,顾李唐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市,正好处在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水道与中国南北大动脉京厂铁路交汇点上。东西向的318国道和南北向的107国道在武汉汇合相交,另外,正在修建的京广(南北)高速公路和沪渝(东西)高速公路都将经过武汉。近年来,在外...  相似文献   

19.
王耀辉 《政策》2004,(3):22-23
“长江中游经济区形成之日。也就是长江经济带兴旺发达之时;中国中部地区崛起之日,也就是中国现代化实现之时。”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佳贵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陈佳贵教授首先向记者阐述了加快长江中游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区域发展作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要求,这对于解决我国东西部、东中部发展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解决东西部、东中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自身的作用。因此,我对民盟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建设的构想,始终给予积极关注、并且保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政》2020,(6):F0002-F0002
樱花烂漫,掩映逆行英雄无畏身影;长江奔流,诉说武汉人民不尽深情。随着湖北疫情形势逐步好转,根据统一安排,援鄂医疗队开始分批次有序撤回。从17日到20日,共有1.2万名援鄂医疗队员通过民航、铁路、公路等交通方式陆续撤离湖北。在这一个多月与死神赛跑的日子里,来自全国29个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军队的346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和湖北医务工作者一起,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日夜奋战,舍生忘死,打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