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叶炳昌 《台声》2001,(2):13-13
日前,台湾“教育部国语推动委员会”公布了“中文译音统一规定”草案。草案以台湾自行研发的所谓“通用拼音”取代国际通用的“汉语拼音”,并作为岛内人名、地名、街名的英译统一规范。同时,修改中小学教材,试图把“台语”变成“国语”,以代替普通话。这一倒行逆施的草案甫一出台,便遭到台湾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指责台湾新当局这种有悖民意的做法是愚蠢行为,根本就是寸步难行。  针对台湾新当局这种企图削弱台胞,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华民族意识,切断台湾同胞同祖国历史文化的血脉关系的拙劣表演,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先生及祖国大陆…  相似文献   

2.
林承铎 《台声》2000,(11):10-10
最近台湾地区掀起了一波关于汉语拼音的讨论 ,主要是台北市日前率先采用了汉语拼音来作为路标的拼音 ,这与长期在台湾的路标中采用通用拼音的方式不同 ,也因此引起了台湾“教育部”“部长”与“次长”意见不同的情况发生。“部长”主张的是采用符合世界潮流的汉语拼音 ,而“次长”则坚持沿用传统的通用拼音。本来文化层面上的专业问题的讨论是很正常的,但这场讨论却引发了不太正常的广泛争议,据说参杂了许多政治因素,反映了近年来岛内的某些社会思潮。     汉语拼音到底与通用拼音有何不同?其实很简单 ,例如 :就拿“台北”两个字来…  相似文献   

3.
民进党候选人上台执政后,国民党籍的台北“市长”马英九顿处于民进党“绿色执政”县市的“重重包围”之中,不和谐的争议渐多,首当其冲的便是争议已久的中文英译系统。民进党执政县市以推动“本土化”为借口,要推行“通用拼音”,而台北市政府支持采用国际通行的“汉语拼音”。 过去台湾使用泛称的“罗  相似文献   

4.
林寒生 《台声》2002,(11):13-14
台湾当局“行政院”已于10月中旬悄悄通过采用“通用拼音”案。在此之前,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曾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在全委27人仅有13人出席、2人提前退席与主席不投票的异常情况下,以10票对0票的结果表决通过了采用通用拼音系统,客家话系统也采用此系统。通过该案后,“行政院”还提出:采用“通用拼音”的县市可以得到“政府”补助。众所周知,汉语拼音方案无论从学理上还是从实用价值方面考察都是比较理想的方案。它是几百年来汉语拼音字母运动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创造拼音方案的总结。多年以来,汉语拼音方案在汉…  相似文献   

5.
北京在2008年主办奥运,最不高兴的恐怕是通用拼音的倡议者。主办奥运让中国门户大开,未来七年,全世界都会把目光放在中国,也会更主动了解中国。中国显然不会为了办奥运去修改汉语拼音使其适合“外国人发音”。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不管懂不懂华语,了解汉语拼音的人都会大幅增加,最起码连不懂华语的人也会懂得汉语拼音中较为特别的符号如X、Q等大概该怎么发音。通用拼音的倡议者反对汉语拼音的理由,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媒体上看到了一则令人莞尔的报道,说是不用多长的时间,台湾的爷爷和孙子英文的姓就不同了。原因是爷爷姓用的是汉语拼音,而孙子的姓用的是通用拼音,两者的拼法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据说就连台湾领导人陈水扁的个人资料将来在资料库里面也可能查不到。 细看一下媒体的报道才得知,原来在台湾吵嚷了数年的中文译音系统的争议,7月10日有  相似文献   

7.
台湾是中国领土,依据国际法,其归属只能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在台湾当局近年来推行的分裂国家的活动中,“法理台独”是其采用的最主要形式。陈水扁在今年元旦讲话中称:民间版“台湾新宪法”草案将在今年诞生,如果台湾社会条件成熟,2007年将举办“新宪公投”,要自下而上,由外而内,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3,(1):2-2
领科教育集团董事长梁洵安,是第一个将剑桥大学国际通用考试课程引入中国大陆的人,是将100多名中国学子由中国本土直接送进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的人。2012年7月4日,梁洵安获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贡献奖”,成为目前唯一获此奖项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观点     
《中州统战》2003,(5):25-25
信息 2月10日,台湾“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迫不及待地抛出所谓《语言平等法》草案,把“华语”(即普通话.台湾称“斟语”)等14种语言定为所谓“国家语言”。没过两天,“教育部”又悄悄通令各级学校,废止实施数十年的《“国语”推行办法》.. 《语言平等法》草案规定,“华语”、“Ho~lJ0话”(即闽南话,“台独”分子称之为“台语”)、“客家话”、11种“原住民涪”共14种语言为所谓“国家语言”,岛内使用的所有语言文字“在法律上一律平等”。《语言平等法》草案还故意用罗马拼音“I如一L¨”命名所渭“台语”,舍弃一般较常用的河洛话、闽…  相似文献   

10.
论现行拼音读物的注音规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行拼音读物的注音许多没有按照国家出台的相关规范处理,引起一些混乱现象,本文列举出“分词连写”、“字母大小写”、“声调标注”以及“计算机自动标注拼音(多音字注音)”等问题,认为造成不规范的原因主要是“字本位”思想的影响、汉语拼音拼写规范意识的缺乏、现有规则贯彻执行不力、相关规则不够完善等。提出了强调“词语”单位概念、进一步加强规范意识、加大力度贯彻执行现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肃清混乱现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世纪行》2007,(11):36-36
政协协商文字改革问题,集中体现在对汉字简化方案和汉语拼音方案的协商。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后改为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确定文字改革的任务是“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汉字改革的方针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汉语拼音的字母形式则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并加以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近期以来,台湾当局领导人反反复复地对国际传媒说,反对以“港澳模式”或“一国两制”与大陆进行统一,而且还加大了对“一国两制”方针的攻击力度。究其原因,一是台湾当局坚持分裂立场、阻挠统一进程;二是“九六”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即将由构想成为现实,“‘一国两制”对祖国和平统一的好处看得见、辩得清了,对台湾将产生直接的影响,这也是台湾当局惧怕的因素。的确,香港回归后,台湾当局在抵制“一国两制”方针对台湾的直接影响方面遇到了难以化解的压力。首先,香港回归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事实,将使台湾当局再也难以…  相似文献   

13.
邓亭 《台声》1998,(10)
“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一年来的成功实践,受到了香港及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认同率也比香港回归前有明显升高。可是,最近台湾当局有些人却不顾事实,肆意低毁“一国两制”,胡说什么“一国两制”具有“暖昧性、矛盾性、不民主性”,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台湾”,台湾“坚决拒绝一国两制”,并表示只有用台湾的“民主制度”统一中国才是解决两岸问题的“唯一出路”。台湾当局认为台湾不同于香港,因而“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的一条主要理由是“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O这里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理念与概念,…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地方性法规草案由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的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是指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设立的专门委员会”的通知要求,自治区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过程中的统一审议工作应由自治区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已经半年多广。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越来越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和国际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当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如何完成两岸和平统一。综合各方观点,“两制”不是争议的中心议题。因为完成两岸统一后,大陆和台湾各行各的社会制度,照现在的大陆和香港一样,平平安安。此外,台湾还可保留军队。台湾当局在香港回归前后,扬言要“一国良制”、“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是有意搅浑局势。“两制”是对任何一方的制度不作触动。台湾“良制”也罢,三民主义也罢,与大陆…  相似文献   

16.
立法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 :“地方性法规草案由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规则 ,参照立法法有关法律案审议程序的规定 ,对地方立法中的“统一审议”可概括为 :对列入代表大会或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 ,在各代表团或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专门委员会提出审议意见的基础上 ,由具有统一审议职能的机构进行审议 ,并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委会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由此可见 ,“统一审议”包括三层涵义 :第一 ,统一审议的主体是具有统一审议职能的机构。这个机构必须是人民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台湾当局以大陆导弹“威胁”形势日趋严峻为由,加速筹建反导弹防御网,将各型导弹的采购、研发和部署列为军事投资的最优先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导弹防御实力正进入关键阶段。(一)中、低空导弹防御网已基本成形在中、低空防御(离地150—7600米)中,台湾主要部署了“天弓1型”、“天弓2型”及“霍克”改进型等防空导弹。“天弓型”防空导弹是台湾“中科院”在引进美国有关导弹技术基础上研制的系列防空导弹,其接战范围达200公里,是目前台湾在海空防中的主力导弹。由“天弓1型”、垂直和机动发射架、相位雷达…  相似文献   

18.
《公民导刊》2005,(3):20-24
新闻背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2004年12月26日上午分组审议反分裂国家法草案。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建议,草案经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该草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草案以宪法为依据,贯彻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紧紧围绕着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这个主题,充分体现了我国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主张,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19.
张敏 《台声》2002,(9):4-5
连日来,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台独”言论,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分别举行座谈会,与会台胞纷纷表示,陈水扁无视台湾人民的福祉,正在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台独”是一条绝路,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独”在国际上是没有空间的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已经广泛承认的事实。陈水扁以“一边一国”公然挑衅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20.
立法法第六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地方性法规草案由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提出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这一规定确立了地方立法实行统一审议制度。为此,全国各地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都设立了相应的负责统一审议的机构——法制委员会,且大部分还设立了法制工作委员会,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工作服务,为法制委员会的统一审议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