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和"为特色的礼乐文化,大致可分为"和天地"、"和鬼神"、"和家邦"、"和身心"几个阶段。古琴在传统礼乐文化的嬗变过程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古琴浓缩了礼乐文化的整体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和政治模式中,"礼"和"乐"有着显著的地位和强烈的影响力。中国古代的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礼乐政治"。在这种政治中的"行政",也许可以叫做"礼乐行政"。这种"礼乐型"的政治与行政中的礼乐,实质上可以视为政治或行政的"法定程序"或习惯程序。因此,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和行政的礼乐特征或属性,实即认识中国古代法制的特殊意义上的"程序"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升华与结晶。从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社会的"大同"思想,到现代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都表明了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塑造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古代庞大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几乎每一种性质的思想文化都有其相应的文学。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彼此融合。文化思想的这种复杂关系决定了文学对于文化思想的认同也不可能单一化:在《诗经》的各类诗歌中,如果说祭宴饮诗属于礼乐思想文化体系,是对于礼乐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主要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自身的和谐,进而推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中仁学体系、中庸思想和礼乐文化等观念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诉讼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和谐,制造了人与人之闻的紧张荚系,打破了正常生产生活关系的稳定性。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中予以充分体现。从我国历史上民事诉讼的起诉、市理、裁判、执行各个环节来看,和谐理念是贯彻始终的,是我国古代民事诉讼的精髓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借鉴古代民事诉讼和谐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母体和源泉。传承传统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原则、发展创新原则、坚持政治方向原则。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转型期中国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价值,要把爱国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区分爱国的内容、性质和方式;要从古代义利之辩中构建出社会主义新型的义利观,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传承和合文化,构建和谐社会;重视修养实践,锤炼个人品德。  相似文献   

8.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宗教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必须树立"和合"工作理念,积极主动发挥宗教的和谐稳定功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9.
“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概念和政治伦理概念,被广泛用于认识自然、治国处事、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都有丰富的和合思想。进入21世纪,在我国大力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科学理解和正确发掘中华和合文化,充分借鉴和吸收传统和合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建和谐社会的论题,从重视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角度,论述了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是历史发展的内驱力,是维系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分别从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和谐社会的整合功能;兼容并蓄人类文明成果、积淀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创新传统文化,体现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等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和谐文化的深厚根基,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作为与中共通力合作的参政党,我国各民主党派在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刊消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增长建设更加和谐的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和谐的文化,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只有不断地建设和谐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内涵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追求、崇尚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我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我国古…  相似文献   

12.
赵孔云  李艳君 《工会论坛》2006,12(4):117-117,108
胡锦涛总书记于2004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本文试从中国占代传统文化,西方古代及现当代思想发展中探究这种渊源,希望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的精神内涵并不断为之奋斗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礼治"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无治而治"与"为仁由己"的文化传统及其重要表现形式——古代村规民约,作为"礼治"文化系统的重要元素,对维护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家治理背景下,要求我们深刻把握村规民约中所蕴含的"礼治"文化内涵,在中国公安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民生"为本的公安治理理念,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安治理体系,推进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主要是对这些成果从传统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契合点。传统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作用,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的作用及发展途径,中国传统和谐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这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和合思想所蕴涵的豁达、团结、包容、和谐等思想观念,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依据和文化底蕴,一国两制是和舍之道的具体运用,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创新发展和谐文化,必须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英慧 《工会论坛》2006,12(5):151-152
中国古代的廉政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廉政思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要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所产生的历史作用进行分析,以求为当前的廉政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孔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和发展了“周礼”,并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礼乐崩溃”现象,把“礼”和“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治国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理念基础。当前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响亮口号,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离不开继承和创新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应为科学理论的源头之一,尤其是孔子的“为国以礼”思想是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德治"的内涵,是儒家思想中仁政和德政结合的产物,其本质是用伦理道德来治理国家,统治人民.尽管我国当前的"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和性质特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就德治的治理方法而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和实施手段却不无借鉴作用.其中,乐教(艺术教化手段)就是推行和贯彻德治的重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庸之道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义是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过犹不及","执其两端","致中和",通过建立这样一种处事原则和政治标准来维持礼乐文化的和谐发展,但是中国封建社会本身有其致命的缺陷,时代的局限性使儒家后人一次又一次的歪曲其本义.今日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我想重新解读两千多年前孔子的中庸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