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等学校(指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又称公立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指校级领导制度),是高等学校内部的领导者、领导机构、领导关系、领导方式等的总称,是决定高等学校领导权的制度.它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的政治制度,是高等教育中起核心作用的制度.它统揽着高等学校办学的方向,支配着学校工作的一切活动.高等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包括领导制度、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校院管理、成本管理等,领导制度是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顶层制度,是内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决定性因素.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公立高等学校是多样化大学中的主体,高等学校领导制度的完善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我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是这一制度的两个方面.二者共同发挥着实现"统一战线范围内的民主"的作用,成为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是同我国国体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同我国政体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而人民政协则是对我国政体的一种有益补充.如果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分解为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或人民政协制度)两项制度,在理论上是不能自洽的,在实践上也不利于我国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纪检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与改革开放历程是同步的.以30年来不同时期的制度成果为标志,我国纪检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成重建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基本成型阶段.其中,纪委领导体制发生了"单一领导-双重领导-直接领导"的变迁,办公体制发生了"纪检-肩挑-纪检监察分工合作-纪检监察合署办公"的变迁.创新纪检制度和增强党内监督效力的主要方向在于提高纪检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4.
和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相比较,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笔者认为这个特色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前提;二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格局和显著特征;三是我国政党制度的设计理念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对立竞争;四是我国政党制度在文化内涵上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种政治实践和制度形式,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了,但作为一个政治概念,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由两项具体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组成的.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涵,有利于充分认识我国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独创价值,有利于推进这一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开发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6.
韩光宇 《理论前沿》2003,3(19):29-30
民主集中制和首长负责制都属于领导制度。但两者之间更有着明显的区别和本质的不同。不同性质的组织适用于不同的领导制度,同一性质的组织不能同时使用两种领导制度;两种领导制度不是从属和包容关系,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但绝不能彼此混淆和取代。在现实领导工作中,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贯彻实行两种领导制度中的问题,必须彻底清除对两种领导制度的不正确认识和理解,特别是对首长负责制的不正确认识和理解。一、两种领导制度相同之处从行政和领导工作的一般规律和规则分析,作为领导制度的相同之处有:1.领导和决策的目的和目标相同。两者在主观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本文从社会历史条件的决定性、中国共产党的制度选择、民主党派政治态度的历史性转变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成因,回顾和总结这一制度确立和发展的经验,对于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们认为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这是因为,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一党制,是一个把共产党领导与多党派合作结合起来,中国人民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党制度是在时代的前进中不断发展的,其效能具有独特的运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平衡问题构成了影响新型政党制度效能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是提升新型政党制度效能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竞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政党制度的初步确立是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60年多党合作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她的确立,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党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兴起并不断发展,说明中国工人运动 离不开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冬学运动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其具体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不仅有专门管理机构的主导,而且有群众团体的积极参与。两种力量所组成的强大统一战线,促进了冬学运动的领导与管理制度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的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合理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价值合理性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建设的领导力量,就如何科学发挥其对社会建设的领导作用,本文从政党社会功能视角,从政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性,结合十八大精神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国际因素,是共产国际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的二大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二者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共产国际战略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实践沃土,是党自身的革命实践,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革命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战略反思,对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进行战略上的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现.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实现人民民主,这表明党的领导和执政,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根本问题在于加强制度建设。当前,必须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继续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这些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重温“五一口号”,回望我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的60年光荣历史,激发各民主党派主人翁意识,继承优良传统,积极参与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坚持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开创未来中国。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党是孙中山先生组织的"中国同盟会"。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掀开了我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时期我国多党合作实现制度化、法制化。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20.
CAS理论是近年来系统理论中发展比较迅速而且较为成熟的理论视野,作为第三代系统理论的核心,它具有理论架构上的比较优势和模型运用中的丰富实践。CAS理论不仅在推衍国家治理过程中具有可行性,而且为国家治理在思维观念上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