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7年3月列宁在从西方回国前夕撰写的有关文章中提出,俄国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不能立即直接展开社会主义革命,但俄国无产阶级可以使民主革命具有巨大的规模,使俄国革命成为全欧洲及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使西方的无产阶级起来同资本主义决战。至十月武装起义胜利以至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列宁一直持上述战略思想。列宁的《四月提纲》未提出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天才计划",只是提出了使俄国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准备阶段"的思想。列宁关于俄国革命的谨慎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炳毅 《世纪桥》2005,(1):24-29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的圆桌会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而,在日本高层,  相似文献   

3.
《中央宣传部宣传要点──苏德战争形势和反对亲日派反苏反共阴谋》成文时间考陈标关于《中央宣传部宣传要点──苏德战争形势和反对亲日派反苏反共阴谋》(以下简称《要点》)的成文时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的编者断定为1941年8月26日,其根据显然是原...  相似文献   

4.
赖晨 《红岩春秋》2011,(6):48-51
在俄国十月革命中,有这样一群鲜为人知的战士——华人劳工,他们组成一支支英勇的志愿军队伍,跃马扬鞭,投身保卫苏维埃新生政权的战斗,立下赫赫战功。尽管因战争年代部分史料遗失,但从现有记载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依然能够窥见战争烟云里中国志愿军的飒爽英姿,感受到那份炽热的战友情怀。  相似文献   

5.
1917年11月7日,在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俄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那些为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同敌人搏斗的日子里,当时在俄国的中国人曾经同俄国人共同战斗在一起,共同培育了中俄两国人民深厚崇高的兄弟情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劳动力非常缺乏,沙皇政府曾经通过中国的官僚买办,招募了几十万中国的苦力到俄国去做工。这些苦力大都是东北、河北和山东一带的穷苦工农。他们豪一群牛马,被贩喝着赶到了俄国,过着奴隶般的悲惨生活。俄国1917年的十月革命,给中国_二人第一次带来了希望。成千匕万的中国工人自动地同俄国工人…  相似文献   

6.
1964年2月起,中苏双方开始在北京进行边界谈判。中方这次谈判的底线是一定要苏方承认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署的界约是不平等条约,同时告诉苏  相似文献   

7.
叶艳华著《俄国早期政党研究》,是近几年来出版的有关俄国早期政党研究的颇有价值的学术著作。该书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社会、俄国主要政党的产生、1905年革命与俄国政党、反动时期的俄国政党、二月革命前后的俄国政党以及一党制的形成等问题,全面、深刻地阐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政党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分析了该时期俄国各个政党和政治派别在不同革命发展阶段的表现和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政党的演变俄罗斯的政党发源于19世纪。1816年俄国进步的贵族军官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12年俄法战争的影响下,成立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个秘密革命团体“救国协会”。1821年俄国又成立了“北方协会”和“南方协会”。他们主张废除农奴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相似文献   

9.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苏俄仍然属于协约国一方,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顺应民意,退出战争,保住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苏俄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相似文献   

10.
尚志发 《奋斗》2006,(8):53-53
跪倒在莫斯科大剧院舞台上的人群里,竟然有夏里亚宾,连沙皇尼古拉二世也不敢相信。夏里亚宾是俄国白银时期最活跃的人物之一。当时的文学界、哲学界及音乐界都把他当作“自己人”.他的自由民主形象在俄国二月革命前后达到了颠峰。  相似文献   

11.
巨大的代价不朽的功勋─—浅谈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作用蓝天俊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同轴心国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之间的一场大搏斗,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次战争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国家的胜利而告终。中...  相似文献   

12.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配合!  相似文献   

13.
诺门罕是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与蒙古之间的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上世纪末30年代,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相似文献   

14.
1945年2月初,黑海之滨的克里米 亚半岛上戒备森严,在雅尔塔松林深处 的斯人林别墅中举行了美、苏、英三国 首脑罗斯福、斯人林、丘吉尔的圆桌会 议。共同商定战争结束后如何处置战败 国德国等问题,签订了著名的"雅尔塔 协定",当时是绝对保密的。其中相当重 要的一项条款便是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 至3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然 而,在日本高层,不少军政头目并不知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界近30年俄国史研究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至今的30年是国内俄国史研究全面深入发展、成果数量和质量显著提高的一个时期.但是也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差和问题,主要是:国别史名称混乱,忽视俄国历史传统与苏联历史的内在联系;帝俄时期(俄国史)研究不足,苏联时期(苏联史)研究不广;等等.进一步推进俄国史研究的发展,应在以下两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第一,打破学科界限,将俄罗斯语言学、文化学、翻译学、哲学和文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有选择地引入俄国史研究之中,建立中国学派的"俄罗斯学";第二,俄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要特别注重借鉴俄国文学研究方法和文本资料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战争时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那些在战争年代出生的孩子们,更是在战火的洗礼中长大。他们不仅跟随着父母南征北战,颠沛流离,而且随时冒着生命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民族自决权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为俄国党提出的制定民族纲领与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原则。它的适时提出与运用曾极大地激发了俄国各被压迫民族人民的革命热情,对推翻沙皇俄国、创建苏联起过重大的作用。但是,在前苏联,无论是革命前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是有人误解甚至故意曲解列宁的这一思想,这不仅有损于列宁的思想体系,更为严重的是遗害于苏联的民族建设。在前苏联的民族主义运动中,许多人打着“民族自决”的旗号,行分裂苏联之实便是典型的例证。因此,在研究前苏联兴衰的历史时,重新认识和全面…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爆发前毛泽东和斯大林对朝鲜局势的看法一致 1945年8月,在对日本侵略军进行最后打击时,苏联军队全歼在北朝鲜的日军,解放了北朝鲜。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军队歼灭了南朝鲜的日军,占领了朝鲜南部。苏、美军队基本上是以三八线为界,分别占领朝鲜北方和南方。  相似文献   

19.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皇俄国站在英、法一边参战。战争几乎耗尽了国家的资源,地主资本家趁机囤积居奇,投机倒把,造成物价飞涨,食物匮乏。人民饥寒交迫,度日维艰。前线供应不足,装备极差,士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军队屡战屡败,伤亡惨重。沙皇俄国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新的革命高潮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谭丁 《前线》2016,(9):48-51
正《论我国革命》是列宁1923年1月在病中口授的一篇短文,是对俄国的孟什维克维尼克·苏汉诺夫《革命札记》一书错误观点的批判。苏汉诺夫在他所撰写的《革命札记》中错误地认为,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还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等,从而以此否认俄国革命。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阐明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个别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表现出的特殊性,论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条件、政治前提、经济前提、文化前提的辩证关系,有力地批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