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遇与挑战:5年与50年 贵州水能资源和煤炭资源丰富,且水火互济,具备了建设能源大省的潜在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又谈何容易。 世纪之交,贵州迎来了能源开发史上前所未有的机遇——“西电东送”。 2000年初,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钅容基同志在视察贵州时特别强调:“贵州既能致富又能支持全国发展的主要是电力发展”。同年,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曾培炎同志在我省调研时又指出:“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实施“西电东送”工程重点在云贵两省,云贵的重点又在贵州”。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规划,贵州…  相似文献   

2.
《当代贵州》2007,(2):I0001-I0001,I0002
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电公司)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贵州省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把发展电力作为贵州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的背景下,为解决贵州电力建设资本金问题,由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法人股东采用发起设立方式,  相似文献   

3.
一、依托历史机遇,实现长足发展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电公司)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贵州省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把发展电力作为贵州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的背景下,为解决贵州电力建设资本金问题,由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七家法人股东采用发起设立方式,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的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4.
引言:实施“西电东送”,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把发展电力作为贵州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实施好“西电东送”工程,对于发挥我省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推动东西部优势互补,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月初,本刊派出记者到由贵州金元电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贵州西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西电东送”工程的两个重点项目纳雍发电总厂和黔北发电总厂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贵州在“十五”期间紧紧抓住了“西电东送”的战略机遇,使电力工业成为贵州第一支柱产业,为贵州、广东的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十一五”期间,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有序推进“西电东送”,贵州还要针对“西电东送”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趋利避害,使能源实现优化配置, 有力推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电东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东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西电东送”工程同时也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意义十分重大。贵州由于水力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水火互济”的独特优势,在“西电东  相似文献   

7.
2000年11月8日,我省“西电东送”首批项目,洪家渡、引子渡、乌江渡三个电站新(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图为刘方仁书记,钱运录省长与国家计委副主任张国宝,国电公司副总经理陆延昌等为工程奠基。  随着11月8日贵州洪家渡电站、引子渡电站、乌江渡电站新(扩)建工程隆重开工,贵州省电力公司将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为贵州经济的腾飞创造前所未有的伟绩。  去年春节期间,朱基总理在贵州视察工作时指出:“贵州既能致富又能支持全国的主要是电力发展。”9月,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主要在云贵两…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乌江公司(华电贵州公司)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索风营电站时对乌江流域开发作出的重要指示,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加快推进新的电源项目,多个电站同时建设、相继投产,谱写了乌江开发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9.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优化地区产业布局、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使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贵州省委、省政府根据贵州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多年形成的电力管理优势,提出要“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把发展电力作为贵州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实现贵州建成西部能源强省和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解决电源点建设资金问题,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贵州省工商局注册登记成立了贵州西电电力的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0.
“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藏在大山中的贵州一度认为是山遮住了视野,阻挡了前行的步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新一轮扶贫计划启动以来,贵州人发现大山里蕴藏的丰富的能源资源赋予贵州经济发展的“底气”,从“西电东送”,到“三农”扶贫开发,再到修路架桥,生态旅游开发,《多彩贵州风》闪亮全国,3900多万贵州人民正蓄势待发,迎接新一轮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春,胡耀邦同志在贵州视察贫困地区后大声疾呼:民富才能国强!诚哉斯言。民不富,何谈国强?民不富,何谈黔兴?不久前,在中国体改研究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振兴东北办一位负责同志谈起他从北京到东北,调查中看到东北老百姓的穷,充满感情地说,如果振兴东北搞三年,贫富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不缩小,不能算成功。他的话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宗旨上。贵州实施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年了,确实抓住了这次历史机遇。最突出的,如:以交通、特别是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以"西电东送"为标志性工程,为贵州加快电力工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13.
乌江是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之一,全长1037公里,规划在干流 开发10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0.5万千瓦。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和管理 工作。该公司1992年成立。1999年改制,明确了中央和地方产权关 系,创造了发展的良好环境。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西电东 送"工程建设,乌江公司凭借过去扎实的准备工作,"开发乌江、西 电东送"翻开了乌江水电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正牛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指出,希望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主要研究中国道路、制度和中长期战略的鄢一龙,十分关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意义。他认为西部大开发是中国地缘发展政治经济学思维的伟大实践,在扩展国家发展的战略回旋空间、扩大对外开放、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通过实施“西电东送”骨干工程,实现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改善生态环境。金沙江干流落差328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5813.7万千瓦,约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5,居我国12大水电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期间,朱镕基总理在我省视察时特别指出:“要加强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实现贵州大发展的当务之急。贵州要发展,要致富,必须搞交通,只有把大门打开,四通八达,省外的人才、资源都能进来,才能加快开发。你们的工作重点在公路,一定要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的公路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我省必须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公路  相似文献   

17.
贵州——广东直流5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安顺换流站) 建设中的安顺换流站,于2001年11月25日全面开工,是“西电东送”第二批重点项目。是世界上第一座高海拔的±500千伏换流站,海拔高度为1420米,是国内已建和在建换流容量最大的换流站之一,额定容量为3000兆瓦。换流站建成后,将成为南方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的电力支撑点,并为贵州电力外送广东提供了300万千瓦的大通道。 在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过程中,国家计划“十五”末向广东送电10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8.
国家"西部大开发"刚刚拉开序幕的时候,当"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的时候。当"黔电送粤"号角正唱响黔中大地的时候,贵州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举全省之力实施西电东送"。2000年,为落实贵州电源项目法人项目资本金,使"西电东送"工程尽快  相似文献   

19.
兰春杰 《当代贵州》2005,(15):26-27
实施"西电东送"工程,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东西部地区优势互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聂华 《当代贵州》2000,(8):22-23
在西部大开发的座标中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地位,这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整体形象问题。省委一位领导同志曾经指出:“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做到立体定位。贵州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推向外界,这就涉及到贵州形象的定位问题。只有定位准确了,贵州形象才能称得上是立体丰满的、富有魅力的。”根据这一精神,本人试就毕节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定位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