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惩罚和教育未成年罪犯,保障无罪的未成年人不受刑事追究,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本规定有特别规定的,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惩罚和教育未成年罪犯,保障无罪的未成年人不受刑事追究,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审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本规定有特别规定的,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制度日趋完善,特别是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的颁布施行,为进一步规范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彬 《天津检察》2006,(5):25-27
笔者从事刑事二审工作已经多年,但专职审理未成年人被告人上诉案件还不满一年,在这不满一年的时间里,感到当前在审理未成人犯罪案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大学聚集在一起研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往往注意的是对未成年被告人如何进行教育育、挽救,就连撰写调研报告总结经验也都是集中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方面,但却忽视了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何保障未成年人被告人受到公正的裁判结果。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23日,修改后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正式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已于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两部法律规范加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6.
为正确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7.
《电子知识产权》2008,(3):66-66
为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8.
为正确审理房屋登记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行政审判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为正确审理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与在先权利冲突的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制定本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判例与研究》2005,(2):56-60
为了正确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现就有关问题作出以下解释。  相似文献   

12.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系到民族的兴衰与成败,是全社会面临的紧迫的任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4月12日起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施行。少年法庭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我国对未成年人的专门立法保护迄今已经走过了18个春秋,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他(她)们的保护工作一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努力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简称少年审判庭)成立于2006年12月25日,是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全国17个中级法院试点单位之一。成立近3年,该院少年审判庭在对未成年被告人与被害人双保护、未成年民事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指导下,开拓创新,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新路子,为未成年人撑起了一把法律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针对未成年的暴力、性侵案件成为社会关注与法律惩治重点。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双向保护。①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专门发布《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指导司法实践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综合而言,暴力与性不仅是成人社会中刑案构成的常见样态,也是未成年刑案中的常见样态。基于未成年身心发育、社会认知、成长教育的不完全特性,无论在实体法律规定还是程序法设置,亦或相关工作机制构建方面,都有基于对象特质的强保护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审理旅游纠纷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特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9.
司法机关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不仅要查明案件本身情况,还要对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教育经历、个人性格、心理特征等与犯罪和案件处理有关的信息做调查。必要时还要进行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方面的鉴定,以帮助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这项被称为社会调查制度的试点,是上海、北京、昆明等地开展的少年司法改革试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为正确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