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辖区内自杀案件的特点,对其中自杀方式较为特殊或复杂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将之归结为非典型自杀,根据其损伤方式,伤口形态等的不同将其分为多种方式自杀和特殊创伤型自杀,分别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非典型自杀的法医学特点的分析,为非正常死亡案件性质的正确判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平原地区农村井尸案发案率较高,自1990年至2013年,笔者单位共受理井尸案68起,约占法医出死亡案件现场总数的7%。68起井尸案中,他杀案件12起,约占18%;有明显自杀动机的占60%,其余22%可排除他杀但自杀或意外不能确定。现就井尸案中他杀案件法医鉴定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1井尸案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425例自杀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统计 ,2 0 0 0年 ,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815 0 0 0 ,相当于每 4 0秒有一人自杀 ,自杀已成为世界第 13位死因[1,2 ] 。在我国 ,自杀也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作者收集本室 1987~ 2 0 0 2年 (上半年 )检验过的 ,并且有详实记录资料的 4 2 5例自杀案件 ,通过对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渴望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的研究及自杀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 资料分析1 1 自杀人数在三个年份段的分布情况以每 5年为一个年份段进行观察 ,该 4 2…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于高坠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为相关研究和鉴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至2014年间,武汉市汉阳区范围内公安部门受理的所有高坠案件,共152例,对案件性质、高坠地点特征、死者年龄、性别、损伤情况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例高坠死亡案件中自杀118例、意外28例,6例性质未能确定;高坠案件无论性质为何,发生地点均以居民住宅区最多;女性在自杀中占比略高,且年龄偏大(50岁),而意外高坠中全部为男性;损伤在两类性质的案件中均以头部和四肢为最多;自杀案件中有四分之一左右的死者有精神疾病史。结论国内高坠案件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征,而对高坠的尸体检验需要更加仔细和全面。  相似文献   

5.
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对这类案件中的刑事责任问题,在群众舆论中常有不同的议论,在处理上也有争论。因为许多自杀案件形成的原因错综复杂,有些  相似文献   

6.
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剥夺自己生命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自杀案件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情况复杂,在认识上不尽一致,所以从刑法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对正确解决这类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一、自杀案件因果关系的对象和研究目的自杀事件是多种多样、极其复杂的。刑法学中所要研究的是与追究他人刑事责任有关的自杀案件。自杀案件的因果关系,是指他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同被害人自杀死亡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自杀案件同其他刑事案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点,就是自杀身死的危害结果,不是他人行为直接致死的,而是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致死的。这就是自杀案件因果关系的特殊性。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虽然直接剥夺了自己的生命。但它却不是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原因。因为在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把自杀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不能把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杀亲案件的特点,为此类案件的分析、预防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溧阳地区2004—2014年破获的17例杀亲案件,对原始登记信息、现场勘验笔录、尸体检验鉴定书、破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杀亲案件中受害人以女性居多,嫌疑人以男性居多,杀人动机以配偶不忠或怀疑配偶不忠占较高比例。杀亲案件中有精神病患者杀人、伪装杀人,嫌疑人杀人后自杀占有一定比例。结论杀亲案件多与婚外性行为、精神病患者杀人等家庭因素有关,部分为杀人旋即自杀,致伤工具具有简单随意、易于获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杀案件的法医学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自杀正成为我国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作者对本中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三年间所有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察综合分析,确定为非正常死亡的自杀案件进行了总结、统计和分析,并对死者的性别、年龄及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对广州市白云区2011~2015年发生的57例烧炭自杀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供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1.1资料来源57例烧炭自杀案件均来自于2011~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现场勘验并进行解剖检验的案件。1.2案件数量案件数量在2011~2015年呈现上升的趋势,2011年5例(8.8%),2012年5例(8.8%),2013年14例(24.6%),  相似文献   

10.
自杀是一种直接自我毁灭行为,是多种社会、心理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是对黑龙江农垦区1981~1994年,14年来检验的608例自杀死亡案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分析。 结果 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1.1 年龄 年龄最小13岁,最大90岁,20~39岁年龄组378例,占62.1%(男性178例占29.3%,女性199例占32.7%),见表1。  相似文献   

11.
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垦区10年来检验的213例自杀死亡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资料是1983~1993年,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调查、法医检验鉴定的自杀案例,经筛选资料齐全的213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自杀案中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 1 结果 1.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相似文献   

12.
<正>自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尤其在城市,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作者收集某区1993年1月~2002年12月10年间经法医检验及现场勘查可确定为自杀的355例案件,并对与之相关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13.
272例自杀案件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万飞 《法医学杂志》1993,9(2):89-90,93
目前,在整个死亡案例中,自杀死亡占相当大的比例。有资料表明,近年来美国自杀人数已占全年死亡总人数的1%,在死因中居第八位。虽然我国目前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统计资料,但因人口基数庞大,估计自杀者的绝对数也不会少,且有逐年增多趋势,这是向社会显示的一个危险的信号,成为危及人口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统计了本地区近年来发生的272例自杀死亡案件,并对这些案件的自杀方式、年龄、性别、文化与婚姻、诱因等进行统计分析,供同道参考。1 材料来源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2000年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815000人,自杀已成为世界第13位死因。本文对郑州市188例确定为自杀案件中死者的性别、年龄、自杀方式、自杀原因等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烧炭自杀案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2018年晋江市74例烧炭自杀案例,对死者性别、年龄、案发时间、场所、现场特点、法医尸检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例烧炭自杀中,男性多于女性(3.625:1),20—40岁年龄段最多(占79.7%);案例数逐年上升,12月份、 1月份及2月份案发相对较多;50%同时合并服用酒精、安眠药、农药等辅助手段。结论烧炭自杀案件具有一些较突出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为法医学鉴定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家庭关系中不道德和违法行为不断增多,家庭成员间的纠纷十分突出,由于处理不及时或不适当,引起自杀、凶杀案件的,时有所闻,已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九八二年上海市发生的凶杀案件中,有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本文统计了1980年至1985年在本市发生的自杀案件,并对这些案件的自杀手段、性别、年龄、季节、职业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六年中非正常死亡的尸体总数是1031具,自杀而死的男性101具、女性79具,合计180具,占全部案件的17. 5%,男性占总数56. 1%、占女性43. 9%,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杀人后自杀案件分为两类:一是因心理扭曲、发泄私愤、报复社会而杀害无关人员的案件;二是因矛盾纠纷而杀害明确关系人的案件。前一类案件因作案动机明确、多发于公共场所、目击证人多,调查取证的难度较小。实际工作中,后一类案件比较常见。由于作案人死亡、目的动机难以明确、缺乏目击证人等原因,直接证据缺乏,甚至在个别案件中可能出现受害人与加害人直接接触的证据都无法确定的状况。作者通过收集2000年以来发生在某市的17件杀人后自杀(已遂)案件的证据资料,对其认定过程进行分析和回顾,探讨构建证据体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彰永清 《检察风云》2012,(18):33-35
2011年10月11日,当时13岁的日本滋贺县大津市立中学二年级男生因为遭到同学凌辱跳楼自杀,此事引起日本社会巨大震动。2012年7月6日,大津市市长越直美终于作出重新对事件进行调查的决定,但这只能说是亡羊补牢之策。但自杀案件暴露出日本教育制度上存在的严重漏洞。 学生自杀再引轰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广州某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地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资料,对一般情况、现场勘查特点、尸体检验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24例烧炭自杀案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2.43∶1),自杀实施者以青年男性居多(P0.01);自杀案例的发生无明显季节倾向,现场密封行为及辅助手段的实施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自杀原因以感情问题居多。结论烧炭自杀案例在本地区发生具有明显年龄及性别趋向,且自杀现场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在实际现场勘查和鉴定工作中可根据现场勘查特点及年龄性别特征加以重点考虑。因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案件特点的不同,本文仅对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