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建设监理的组织形式及实施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监理是我国于1988年提出的,作为建设领域的重大改革制度推行。建设项目监理就其性质而言,是建设监理单位受业主(建设单位)委托,协助业主进行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是一种咨询服务。建设监理公司为业主进行项目咨询。业主同监理单位签订项目监理委托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监理单位的地位、任务和职责。监理单位向业主提供的是专业化、社会化、科学化咨询服务,有利于提高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在我国建设管理事业发展过程中,根据工程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把建设监理分为;线性监理组织结构,顾问性的线性监理组织结构,职能监…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特别行政区享有的高度自治权具有授权性,不存在“剩余权力”问题。在基本法的总体背景框架下,中央与特区的权力关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也就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上述案例中业主与雇工的关系可见一斑。这是一种非常现实的一些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示意图。由此出发,所谓劳资关系讲的就是民营企业内部业主与劳动者之间,或者说是雇主与雇工、劳方与资方之间的关系。当前,劳资关系紧张,集中表现为资方侵害劳方的物质利益和人身权利。具体地说:1.侵犯工人的合同权。据调查,民营企业与雇工很少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合同,彼此关系有极大的随意性。一是雇佣双方确认相对关系以口头协议为主,基本上没有书面雇佣合同。即使有也多无法律效力,许多条文直接与有关法律规范相矛盾,尤其在那些工作比较…  相似文献   

4.
新公共管理研究重点是公共部门治理过程中契约的运用。契约制是签约外包制和政府委托代理合同的综合,包括了政府与首席执行官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首席执行官代表政府与赛局参与者签订的外包合同。这两种契约合同的运用,有优势也有其内在的缺陷和适用的限度,在运用时要有所取舍。  相似文献   

5.
张举 《人大研究》2006,2(9):12-14
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存在需要完善之处,其法定的最高政治权威与实际政治生活中我们的直接感受相比还有差距。其原因虽然十分复杂,但是,对人大制度中政治授权和政治委托作为权力配置具体样式的实质认识不到位却是重要的因素。本文从我国人大制度中政治授权和委托关系的实质、特点、原因入手,试图说明对它的形式的选择并不必然影响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变化。一、委托与授权的实质:人民权力的具体实现形式,民权产生政权的逻辑起点一般意义上来说,政治制度是权力归属问题,是对权力所有权…  相似文献   

6.
雷晓凌  倪婷 《思想战线》2011,(Z2):55-57
代建制引进了市场化管理,把传统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行政隶属和管理关系,变成基于业主、代建单位、使用人三者之间的契约关系,形成相互制约、相互激励的组织机制。区别于传统模式权力导向型的上下级关系,代建制属于合同约束型,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灵活性很大,主体间的协调统一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云南省代建制试点项目的六曼公路代建,其代建单位与业主的协调统一存在着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09,(8):41-41
梅丽红在2009年7月20日《学习时报》上载文《“公推直选”要求改革基层权力结构》认为:一、“公推直选”需要理顺基层党政职责和分工。在观念上,要廓清“党”和“政”的领导与管理关系;在制度和机制上,就要抓好基层民主决策程序的制定和集体领导制度的设计,建立党政组织的工作协调制度,实现党政之间的良性互动。二、“公推直选”要求重新分解和架设基层权力结构。从授权和责任关系的角度看,党内现有条例明文规定了党员大会与党代表,党代会与党委会,党委会与书记、副书记之间的授权关系,由此也形成了后者对前者的负责关系。但“公推直选”改变了原有的授权关系,  相似文献   

8.
林秋英 《政策》2002,(7):64-64
工程监理实行的是总监负责制,总监是监理单位驻现场履行职责的全权负责人。监理的职责是对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们之间的各种纠纷。能否履行好这一职责,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1,(2):71-71
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了租赁合同。双方约定,甲公司购买电梯设备,并将该电梯租给乙公司使用,乙公司按月支付租赁费。该融资租赁合同签订后并未实际履行。此后,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具一份委托书,载明“乙公司向甲公司借贷400万元,现委托甲公司将款项转入乙公司下属丙公司的账户”。  相似文献   

10.
影响社区和谐与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最根本的是各方利益的冲突及其调节。在调节社区各方利益、解决社区矛盾与纠纷中,要善于处理好三种法律关系:一是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该关系由双方签订的合同来确定、约束,而且合同是由房产部门提供的格式合同。  相似文献   

11.
崔立群  刘红 《前沿》2007,(4):109-111
土地储备机构一般由土地储备决策机构和土地储备执行机构组成。文章考察了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行使的权力,认为它是内部行政主体,与土地储备业务相关行政机关之间形成宪政关系。文章运用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的一般理论,分析了土地储备执行机构建立的依据、行使的权力等,认为土地储备执行机构是受委托组织或权力来源依据不足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3,(1):6-6
小保:某公司从2009年2月份开始筹建,2009年10月份正式注册成立。周某干2009年3月参与公司的筹建工作,刚开始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5000元。2009年11月,公司与周某补签了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自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止。合同到期后,公司终止了与周某的劳动关系.但未向周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3.
我和我的几个同乡走出大山.到城里打工。虽然受雇的单位不同.但都遇到了同样一个问题。这就是用工单位与我们签订书面合同只输一份存档。我们连合同的复印件都没有。一旦用人单位不按合同履行,因履行合同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打官司.我们没有凭据怎么办,这双方签订的合同应否一武两份。给我们一份?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物流合同是第三方物流合同当事人依法对合同的内容进行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明确相互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一种协议。它在本质上是一种民事合同,具有服务性、双务有偿性、诺成性和主从性。第三方物流合同法律关系包括一般物流服务法律关系、委托代理法律关系和居间或行纪法律关系。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法律适用涉及签订、归责原则、责任限制、时效、适用依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0,(22):62-62
编辑同志:梁某想将自有轿车卖掉。后梁某与俞某签订了一份机动车辆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梁某将轿车卖给俞某,办理过户手续以及其他费用由俞某负责。合同签订后,俞某向梁某支付全额购车款,梁某也同时将车辆以及行驶证交付给俞某。不久俞某开车办事时,在路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行人祝桌被俞某所驾驶的轿车撞成重伤。经交通部门勘验,俞某对事故负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16.
张凌 《公民导刊》2013,(11):51-51
<正>问:家中财物被盗,可否要求物管公司赔偿?孙仲春律师答:物管公司依据和业主之间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或是与开发商签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为业主提供物业服务,根据我国《合同法》及《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能否要求物管公司赔偿主要取决于合同约定以及物管公司是否履行了物业合同约定的义务。一般情况下,业主对自身财产负主要的保管义务,若您与物  相似文献   

17.
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强镇扩权主要是县级政府通过行政授权和委托授权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力。授权是我国基层政府纵向政府间事权关系调整的主要方式,具有组织的合理性和制度的合法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强镇扩权容易形成权力博弈、失范以及县乡间权力扩张与制约的两难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基层分权不仅调整了政府间的纵向权力结构,而且还改变了政府的横向权力关系。分权的理由和结果亦表明,分权有助于横向权力即市场和社会力量的增长。中心镇政府可通过渐进方式或制度创新培育这些力量增加自主性,平衡县乡政府间的利益博弈关系,促进政府权力异体监督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办公室行政协调工作的艺术效率谢建社办公室行政协调工作,是经领导授权、委托或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的,是理顺关系、解决矛盾、消除分歧、保证领导决策的实施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协调是一种管理职能,是整个行政单位工作增强凝聚力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它富...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我公司将负责对外签订合同的赵某解聘。谁知,赵某却以私自留存的盖有公司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与原客户甲商场订立了一份购销合同,收取40万元定金后潜逃。赵某至今未归案。我公司认为,是赵某盗用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公司没有收到该定金,就不应当履行这个合同,一切责任应由赵某自负。甲商场已经将我公司起诉到了法院,要求履行合同。请问,被解聘员工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20.
小保:我入职到一家公司已7个月,近日,公司以我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为由,决定将我解聘。我也觉得自己在公司没有多大的发展前途而表示同意,但要求公司支付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时间段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可公司认为,我与其的书面劳动合同,已经由同我一同入职、与我关系密切的同事李某代签,应当视为彼此存在书面劳动合同。鉴于我并没有授权或委托过任何人代签,且公司也不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我曾经授权或委托过李某代签,我曾多次提出异议,无奈公司却一再置之不理。请问:公司究竟应否承担支付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