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关于民生的关注之多、热点之众,为历年少有,开历史之最,这无不体现了人民代表和人民公仆的亲民之风。新华社记者在论及这一现象时,以“关注民生,掷地有声”为题而颂扬之。  相似文献   

2.
读《前进论坛》2003年8月号“旧闻掌故”专栏发表的王培洁先生的文章《明清太医院》一文,获益多多。今略作补充,以飨读者。清初的太医院由110人组成。设院史一人相当于院长,院判二人副院长。下设九科:大方脉科、小方脉科、伤寒科、妇人科、疮疡科、针灸科、眼科、口齿科、正骨科。医生分为:御医主治医师15人,吏目资历深的医生30人,医士一般医生40人,医生助理医生30人。按照康熙朝规定,院史为正五品顶戴,年俸银80两康熙朝米价为8钱或一两左右一石。院判为正六品,年俸60两。御医年俸40两七品,吏目年俸33两,医士年俸30两。御医专门为皇帝、后妃…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看到这样一幅漫画:画上只有猫,其“尊容”着实凶悍,足以让大小鼠辈胆寒。但此猫徒有其表,躲在夜幕下“赋闲”。有人厉声问道:“你怎么不去捕鼠?”猫反唇相讥:“有奖金吗?” 论理,捕鼠是猫的先天本能,缘何节外生枝,索要“奖金”?想来事出有因,或许某个“实绩突出”的猫,曾得过类似的奖励,谁知此例一开,众猫们看到有利可图,一个个爪儿伸得老长,邀功请赏,待价而估,以至于没有物质刺激,就连份内  相似文献   

4.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5.
《石涛画语录》向来以复杂晦涩著称,围绕着“一画论”形成了多种看法,并提出禅学、道学、理学和易学等假说.种种争论反而忽视了与“一画论”并列出现“乾旋坤转之义”的重要性.“乾旋坤转之义”来源于易学,是指变易之法,具有“神”和“生”的特质.人需通过蒙养与生活秉养此法而运用到具体的笔墨操作中,最后形成氤氲的艺术境界.而它与“一画论”之间是体用的关系.并由此可以看出,“一画”为石涛画学体系当中的本体性存在,为法之体,“乾旋坤转之义”为法之用.《石涛画语录》正是借易学渊源建构起自己的画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黄宾虹,享誉海内外。而一生孜孜以求黄宾虹精神到了寸步不离的痴迷程度的,当推近百岁高龄的浙江奉化人王康乐画师。黄宾虹的山水画,开宗立派。他综“五笔七墨”之法,创“黑密厚重”之貌,晚年墨法、水法大有创举,在墨法上可与石涛颉颃,在水法上前无古人。宾老精通考古、金石、书艺、印学、诗文、鉴赏,还熟稔美术教育和编篡出版,涉猎宽广,博大精深。黄宾虹画是大学者之画,崇品藻法自然、深哲理、重笔墨、主内涵,他是力主“气在笔力,韵在墨彩”的。从外观上看,宾虹山水笔纵横,墨淋漓,点掷随意,似不难学,故学者众,惜往往徒袭…  相似文献   

7.
散思录     
每日读书、看报、写字、作画,随看、随想、随写。散乱的思索,既非“金玉良言”,但也绝非庸人之见(有些不谦了) 因名“散思录”,是为小引。 △字怕悬、画怕挂。越写越难,越画越不容易。逾越了形形色色的“难”,就看到了绚丽多姿的“易”。所谓“千难一易”是也。  相似文献   

8.
“通志于众”一语,出自《黄石公三略·上略》,其上云:“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认为将帅的意源与广大战士相同,是克敌制胜的保证。《孙子兵法·计篇》也写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同样强调了上下意愿相通的重要性。“通志于众”能体现在先进企业文化中吗?回答是肯定的。事  相似文献   

9.
朝三暮四     
宋有狙(音居)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音絮),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相似文献   

10.
人们所谓“大处方”,是指如今某些医生为了赚取“医药回扣费”而不顾病人实际病情和治疗需要,多开药、乱开药、开贵药的做法。可见,“大处方”是不规范的商品  相似文献   

11.
近与在机关工作的几个朋友闲聊,叹起苦经,众推置身于会海为之最。“会议”本是人类传播信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活动形式。不知源于何时,会议的本来功能急剧弱化,倒被一些人作为向领导邀功请赏的手段和年终总结最主要的政绩。于是乎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可开可不开的会要开,短会开成长会,小会开成大会。各大“寺庙和尚”整天忙于上级听会,回到单位分层次开会,再到下属查会,加上到兄弟单位的取经交流会,互通有无的捧场会,向领导交差的汇报会。会来会去,“华威”先生们的工作可谓满负荷,对上对下似乎问心“无愧”。然而…  相似文献   

12.
幽默六则     
《劳动保障世界》2009,(10):63-63
“格林先生,我简直不明白。”医生不满地说:“你总请我给你开安眠药,可你怎么每天深夜还总是泡在酒吧里呢?”“这你就不懂了,这药并不是给我服用的,而是为我妻子准备的。”  相似文献   

13.
漫画时事     
宜居易居?!先要“易居”,才能“宜居”。当房地产业打出响亮的“宜居”宣传口号时,对大多数百姓来说,是不是有些奢侈?烧钱的楼市朱江画房与羊新对话朱江画你这是“虚症”,开点儿去火的药吃吧!虚火朱江画罪魁原来是他唐志顺画较量①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②面对职业拳手,要做好思想准备。③经贸岂能与“人权”挂钩?★针对台独势力总代表李登辉抨击连战、宋楚瑜赴大陆访问的所谓“诸多不对”,宋楚瑜以“一个不对”回应自称20岁之前是日本人的李登辉:他是“根本不对”——既忘了根,也忘了本。★曾获普里茨克建筑奖的美国建筑大师库哈斯说:“中国…  相似文献   

14.
在不少医生习惯于给病人开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的大处方,有些医生明里暗里通过处方拿“提成”的当下,王争艳却经常开出小得不能再小的“两毛钱处方”,她的选择似乎显得特别地不合“时宜”,然而又特别地契合了社会公众对白衣天使和良好医疗服务的由衷期待。王争艳用她的“两毛钱处方”,以她对患者的殷殷关怀之情和堪比“父母心”的深切体谅,完美地诠释了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克雷洛夫一则寓言说:有一个叫杰米杨的人,烧得一手鲜美的鱼汤,深得朋友赞许。宴请时上一道鱼汤,就使众人胃口大开,余兴未尽,欲尝下回。然而,一次他宴请众友,上了十道菜,竟道道是鱼汤,吃得朋友大倒胃口,再也不敢上他的门。 这则寓言说明,凡事都讲“度”,产品亦然,少为佳、俏则好、稀则贵,“饥饿”创市场。同一品种超出人们的消费需求,规模和批量过大,焉有不积压、霉烂、溅价之理?  相似文献   

16.
“两毛钱的处方”并没有成为历史传说,只要医生愿意开,低廉的药方还是在现实中能够存在的。正如王争艳所说,药方“就看医生一支笔”。当然了,或许对于一些矫情而又“富贵”的患者来说,“两毛钱的处方”是不屑的。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们来说,这就是一种福音。要不然,王争艳也不会在江城20000余名医生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7.
一个敦煌生,敦煌长,自幼随父学画,伴着飞天长大的农家孩子,13岁开始拿起画笔画飞天,自此母亲“上课不听讲,不务正业画娃娃”的责骂就未曾间断……23年后,这个“不务正业”的敦煌人,操笔以画为业。一个“缘”字使我们相识。那天她拿着多幅画作让我欣赏。“观音”、“普贤”、“飞天”、“胡旋舞伎”一幅幅人物生动传神、呼之欲出的工笔画吸引着我,大漠黄沙浩荡之气弥漫其间。  相似文献   

18.
岑磊 《今日上海》2013,(11):52-53
“西画能够参些中画成分其中,带点东方色彩……西画人皆将国画之精神技法来写西画,实可开一派新中国西画,又成为最新之现代国画。”——摘自岭南派绘画大师高剑父《我的现代绘画观》  相似文献   

19.
“德不责众”是我杜撰的一个新词儿。所谓“德不责众”显然从“法不责众”比附而来.是说这样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从个体角度说,明知一种行为背离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却明知故犯、照样去做;从社会角度说.是因为大家都如此,所以不作道德谴责.对其听之任之、麻木不仁。个体的背德行为根源于从众心理和社会的“德不责众”的道德评判现象。  相似文献   

20.
真画者也     
庄子外篇《田子方—之七》,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篇描写画家活动的文字。它的全文是:“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亻亶)(亻亶)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它说的是在古代,宋国君宋元公,要选取一名画家,众画师都去应聘,大多接受了国君的行揖答谢之后纷纷就位,濡笔调墨。因为应聘的人太多了,还有一半的人在外面没有座位。这时,却有—个画师来得较晚,一副安闲自得的样子,也不着急挤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