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蜀青铜器“手心纹”试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蜀青铜器在解放前已有出土。解放后,四川地区的考古工作取得了更大成绩,以柳叶形剑和空首钺为其主要特征的“巴蜀式铜器”更得以大量出土。铜器种类有甗、壶、盘、罍、釜、甑、鍪、盒、镜、带钩、印章、錞于、斧、凿等日常生活用具。戈、戟、矛、钺、剑等兵器。其中有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古代四川的“巴蜀式”剑,其特征是扁茎无格,剑身与剑茎同时铸成,剑身内收与扁茎相接,呈柳叶形,故又称为“柳叶形剑”。多数剑身中脊  相似文献   

2.
文物鉴赏     
<正>青铜钺,盘龙城李家嘴2号墓出土,长41.4cm,刃宽26.7cm。青铜钺肩及两侧各饰夔纹,两侧夔纹尾部为蝉纹。钺是古代用于欲杀的长柄兵器,亦可为刑具,是贵族的权力象征。盘龙城的铜钺是商代早期最大的铜钺,它的发现对判断墓主身份和进一步确定盘龙城军事重镇的性质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魅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青年文化”中的特殊类型,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当下性及当下性中的多样性,正是“青少年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魅力所在。“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另一个特质是它的易变性。青少年在“青少年流行文化”这种貌似具有统一性的文化现象中,寻求的不是集体意义,而是个体意识。“青少年流行文化”作为“同伴文化”或“同辈文化”,在为同伴或同辈间的交流提供途径的同时,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借以认识社会和对社会表态的手段。其中“表态”的成份更高一些。“青少年流行文化”不能说没有道德性和政治性,但多数“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及产品,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挑战”。现在的“青少年流行文化”,从总体上讲,不过是青少年借以寻找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一场游戏。“青少年流行文化”会不时让成人社会、“主流文化”吃惊,为“大众流行文化”提供刺激,但是制造或消费这种文化的青少年们并没有因此而更具有反抗性、更反对社会。他们所嘲弄或颠覆的东西,或许正是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所要舍弃的。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化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成功,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折。我把这个转折称之为“从对文化的外延发展的重视转向对文化的内涵发展的重视”。众所周知,“外延”和“内涵”都是逻辑学上的概念,这里是在隐喻的意义上借用这两个概念,前者表示外观和形式,后者表示内容和实质。所谓“文化的外延发展”,也就是指外观上或器物层面上的文化的发展。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来说,“文化的外延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涌现,如机场、广场、桥梁、火车站、大型商场、银行大厦、住宅楼群、电视塔、…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论,企业文化推行的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的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在当代的兴起,既是管理思想自身演变的结果,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引发的企业管理方式的重大改变,是在“知识经济”或“文化创造”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一、“企业文化”不等同于纯粹的  相似文献   

6.
关公“忠义”精神与三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元庆 《前进》2003,(11):32-34
一“关公文化”是依托三国名将关羽事迹而演绎、塑造的以“关公崇拜”为主题的历史文化现象。作为关公文化之主体的“关公”,是兼具“人”(关羽)、“圣”(关公)、“神”(关帝)三者于一身的复合体形象。不单是历史人物形象或文学艺术形象,而是依托历史人物的真实,经由文学艺术的演绎、塑造,极致地提升为“百代帝王之准则”、“千秋神圣之规模”、“独为妇孺所称”、“百世所崇”的神圣偶像。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中,关公崇拜现象实质上属于“英雄崇拜”文化范畴。在中国古老的英雄崇拜文化林苑中,关公崇拜现象的辐射力度,即其影响力的广深…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与构建性别和谐的文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性别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讨论和谐性别关系的构建问题,是国人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其关键环节是性别文化主体——人的文化自省能力的提升。对历史形成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进行理性的分析,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自觉地改造或“创造性转化”,才能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性别和谐的文化观念。所以,构建以两性平等与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的和谐的性别关系,得益于完善的“文化机制”,即完善的性别制度文化、自律的传媒导向文化、和谐的两性行为文化、性另0平等的器物文化。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和发展企业文化首先必须对企业文化作全面正确的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目前国内学者们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一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化合体”(陶寿琪);一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王中士);一说“企业文化是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四有四无”:高校红色文化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随着高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加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系列大型纪念活动和“九一八”纪念活动的推动,高校方兴未艾的红色文化热潮再度升温。然而,高校红色文化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值得认真反思。存在“四有四无”的现象“四有四无”现象指“有组织无活动(或很少开展活动)、有形式无内容(或内容往往转移到教学、科研上去了)、有学习无体会(或学习后无体会,也没有要求交体会材料)、有过程无结果(或重过程不重结果,结果不是很明显)。“有组织无活动”,主要表现为红色文化学习、研究、宣传等活动过去没有或很少开展,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与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相反,清末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着反清革命的需要,对扶持清王朝“中兴”、镇压过太平天国革命的左宗棠,则是深恶痛绝,尽情予以鞭挞和贬斥。他们责骂左宗棠为十恶不赦的“奴才”、汉奸”。民主革命宣传家杨毓麟,在所撰《新湖南》一书中,认为曾国藩、左宗棠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忝窃节钺,算入满汉名臣功绩传之混帐糊涂薄籍中,实湖南之大不幸。”《民报》临时增刊《天讨》上,以“过去汉奸之变相”为题,刊登人面兽身的曾、李(鸿章)、左的画相,其中左的下身为狮毛狗。但有些资产阶级学者,也注意到左宗棠的某些才能和事功。如章太炎在指责左宗棠“为虏将兵,以敌洪氏”的同时,就肯定左治军严整,“士卒有创伤  相似文献   

11.
何保国 《创造》2003,(3):20-21
当前,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县乡(镇)规模、建筑、道路、广场等县域文化之“形”的发展,而县域人文素质、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等文化之“神”严重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提高人文素质,挖掘文化内涵,熔铸文化意蕴,提升县域文化品位势在必行。(一)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县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培育、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四有”新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2.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学群 《湖湘论坛》2006,19(3):12-13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都是“人”,两者是互动的,并在互动中促进企业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企业文化理论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基本功能的实现都受到企业文化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同时这些功能的实现又反作用于企业文化的形成、维持及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湖北省文化厅、省群众文化学会、襄樊市文化局和谷城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湖北省村落文化研讨会”,于1992年6月19日至22日在谷城县举行。这是建国43年来第一次专题研究村落文化问题,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这个理论讨论会具有很强的的现实性、实践性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走出“泡沫文化”的误区──庄锡昌教授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魏克文化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或“文化力”,这在今天已成为普遍的共识。但文化本身的发展又从哪里获得动力并保持持续发展,却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途径会有许多;博物馆本是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当文化与学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作为文化的积累或学术的总结,通常需要出版相应的‘’文集”。但时下却有一些“文集”,确切地说是“杂集”.它既不是为了积累文化,也不是为了总结学术,从头到尾充满了浓浓的铜臭味,这些“杂集”,书名够得上”气派”,通常冠以“优秀文集”、“文论大典”、“世纪论坛”等等,不乏“巨著”形象;编者多为“集体”,常委有“本书编委会”,多以名人壮威;至于出版社,或云“中央级出版社”,或“国家级出版社”;而内容范围可以广泛到无边无际,只要是文章就可以收入,条件仅是“协助发行”。“杂集”的…  相似文献   

16.
须俭 《群众》2011,(7):63-6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并将文化发展目标落脚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力量”。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定位和作用,体现了文化作为“精神家园”的意义,为我们多角度体会文化内涵,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媒介、文化群落等种种文化因素的作用下,文学的特性正在经历着转变,“再民间化”是文学从经典观念和经典形态中蜕变出来的一种重要趋势,文学的民间性实际上成为当代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非文本化、去作者化、反经典与恶搞是网络时代文学“再民间化”的3个特征。当代文学的再民间化表明,民间文化并未随着文明的成熟而蜕去原始外壳,它其实是一直或隐或显伴随着主流文化生成发展的另外一个文化侧面。  相似文献   

18.
贵州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照经济文化类型的理论框架 ,贵州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农耕经济文化类型组之下 ,表现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和“丘陵稻作农耕”三种类型 ,其各个类型的空间分布和文化标示自成一体。千百年来 ,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在发展过程中 ,在完善自身的同时 ,也在不断发生更替或转型 ,它们共同丰富了贵州的农耕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文化发展的特征   一、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指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既有自己的个性,又有相同或类似之处。   二、文化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文化领域的关键词是“真理”和“意义”,文化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通过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来维持自身的发展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它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然而它又有相对的封闭性,体现在它的价值取向的不可替更。   三、文化的整体性与复杂性。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经过人的作用创造的“第二自然”;中层包括隐藏在外层物质里的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康衡  王敏杰 《台声》2013,(10):69-73
9月17日到9月22日,“2013湖南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周”在台湾举行,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许又声率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参访团随行参访。此次合作周以“湖湘韵味、湘台情缘”为主题,是湖南省首次在台湾举办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大型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