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省部分鸡场,尤其是某些养鸡专业户的母鸡群中发生脂肪肝综合症(FLHS),发病鸡群产蛋率下降,有的鸡群较为严重:1981年咸阳某农户养鸡场,发生此病,死亡率高达37.8%;1983年夏季,宝鸡某鸡场自8月12日开始,420只产蛋母鸡,每天死亡4~6只,最多的1天(8月18日)死亡14只,至8月22日共死亡132只,死亡率高达31.4%。解剖病死鸡中发现多数鸡肝出血,部分鸡伴随发生,尿酸盐沉着及卵黄性腹膜炎等;1984年2月至6月,泾阳某农户养鸡场发生同样疾病2400只产蛋鸡陆续死亡116只(死亡率4.8%),同时,发生脱肛44只,死亡23只,其他疾病未见发生。本病多发生于1~1.5岁的产蛋母鸡,体况肥胖,或多发生于刚刚更换某种饲料配方的鸡群或禽舍温度过高、通风不良及鸡群密度过大,但公鸡和幼雏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市某鸡场,于1989年6月5日引进父母代AA肉鸡4792只,置一隔离场饲养。解除隔离后分4群平养,即A群1400只,B群1475只,C群900只,D群880只,以木屑为垫料。7月11日(38日龄)时于A、B两群发现病鸡,另两群也相继发病,之后病情加重,死亡增多,高峰期每天达70~80只。发病后经用多种药物治疗,病情未能得到控制,至8月13日止,本批雏鸡共死亡577只,死亡率为12.4%,其中A、B两群发病较严重,死亡数分别为250只和255只,占死亡总数的87.52%,死亡率分别为17.86%和17.29%。  相似文献   

3.
我场公鹿群1983年6月16日发生发霉饲料中毒,到27日先后死鹿13只(梅花鹿12只,马鹿1只),采取相应措施后,症状缓解,饮食恢复,终止了死亡。 发病情况 未饲喂混有发霉饲料黑面(后据分析,其中含有大量霉菌及其毒素)前,鹿群正常,在喂了霉饲料的第二天,存栏的119只公鹿中有80只发病(轻度中毒的30只,较重的30只,严重的20只),发病率占67.2%。喂给母鹿群的霉料约为公鹿的2/5,母鹿群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4.
我县一社员自办貂场,共养水貂104只,其中60~70日龄幼貂76只,发生幼貂痢特灵(呋喃唑酮)中毒,发病21只,死亡5只。现报告如下: 貂场于1981年7月3日和6日因胃扩张和肠炎死亡幼貂4只,为了治疗和预防肠炎,从7月8日起每天给每只健康幼貂的饲料中加入痢特灵0.1克、合霉素0.2克,于早餐时一次喂服,结果7月10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6只,7月11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12只,死亡2只,12日凌晨发病3只,全部死亡。12日清晨,貂场停止喂痢特灵、合霉素,发病即行停止。  相似文献   

5.
1980年9月下旬开始,我县城关种禽场饲养的三群北京鸭(共计2983只),发生了霉稻谷副产品饲料中毒。先后发病死亡537只,死亡率为18%;急宰472只,急宰率为15.82%。由于群鸭病情严重,于1981年1月下旬被迫全部淘汰。该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已有23年的养鸭历史,本病为首次发现。特将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0年9月下旬,武威市某学校新近购买的供教学实验用兔发生大批急性死亡,经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实验室诊断为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对疫源地区的兔群紧急免疫接种,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概况 该校原自繁自养兔31只。为扩大实验兔群,9月中旬从本市清水、和平、柏树等乡镇购来成年家兔81只,实验用去20只,共存栏92只。9月21日,新购买的兔突然死亡2只,26~27日死亡达高峰,死亡数分别达13只和21只。期间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均无效。至10月4日,共死亡78只,发病率84.78%(78/92),致死率100%。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情况 1985年秋季,我省某警犬声发生一种以肺水肿和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有8只犬相继发病,发病率为3.8%,致死率为87.5%,而且病犬发病很急,如卡加、凯希、长毛、卷丽仔1号、铁路3号和菲利普这6只犬均来不及治就突然死亡。 该犬场远离公路和村镇,环境较为偏僻。饲养方式为半笼养,每日舍外运动2小时,饲料为粮食、牛肉和蔬菜,并补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犬群每年均定期预防注射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犬细小病毒、出血性黄疽和狂犬病疫苗。从这次发病来看,发病犬与品种(德国牧羊犬4只,杂交犬1只,中国狼种犬3只)、性别(公母各4只)和年龄(1~2岁3只,几个月的幼犬5只)似乎无明显关系。该病不仅影响训练作业,也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一)发病情况 某新办鸡场,首批600多只鸡苗,养至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1.2市斤,生长发育均较正常。由于饲料供应不上,于40日龄后改用自配混合料(其中含玉米30%、面粉15%、淡鱼粉5%),饲喂4天即见个别雏鸡出现病态,5天后陆续死亡,最多一天死23只,计发病率81%,致死率8.6%。这次疫情过后35天,该鸡群第二次又发生症状相似的疫情。所喂饲料是质量较差的市售饲料,饲喂一周即发病,第二次发病率94.3%,致死率15.7%。两次发病中均采取防制霉菌毒素中毒的紧急措施,5~7天即被控制。  相似文献   

9.
高钙饲料引起鸡痛风近年来鸡痛风时有发生,但由高钙饲料引起的鸡痛风较为罕见,现报道如下。发病情况周某购进雏鸡500羽,饲养至30日龄后,将原配方中磷酸氢钙的含量由1%提高到3%,饲喂30天后陆续发病死亡,死亡率为10%。养鸡户孙某饲养500羽雏鸡,在1...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0月,本县中山公园饲养的8只长尾黄猴中有7只发生链球菌病,死亡4只,其余3只治疗后痊愈。 (一)发病经过 该公园的猴子是在同一厩舍用铁丝网分栏饲养,每栏1~3只。猴群年龄8月~15岁。1987年10月7日有7只发病,10月10~13日先后死去4只,发病率为87.5%,致死率为57.1%。死亡猴年龄,8个月1只,2岁1只,12~15岁母猴2只。对1只死亡猴解剖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溶血性链球菌病。并对其余3只病猴和1只未病猴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防治,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情况 贺兰山鹿场共有基础马鹿、梅花鹿180只,行全年舍饲,饲料为精料玉米、胡萝卜和青干草。从1970年以来,每年的11月到翌年元月,天气剧变时,有部分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病程3~7天,发病鹿多数死亡,也有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者。 对该病曾怀疑为酮血症、镰刀菌毒素中毒,但防治效果不大。近几年该场鹿发病和死亡越来越多,1984年发病25只,治愈12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13.8%,致死率为52%;1985年发病7只,死亡7只,发病率为3.9%,致死率为100%;1986年发病2只,死亡2只;1987年发病24只,死亡20只,发病率为13.3%,致死率为83.3%。此病发生无性别差异,各年龄鹿均可发病,但仔鹿发病和死亡更多。对本病曾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用氯霉素配合对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有关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或温和型新城疫的报道已屡见不鲜。本文报道了在某鸡场(7000只鸡)用不同免疫方法免疫的鸡群中爆发急性新城疫的情况,并对其发生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一)各鸡群的免疫及发病情况 第1群有1月龄鸡2500只,23日龄时用Ⅱ系苗滴鼻,免疫后第3天,全群发病(发病率100%),病死2000只,病死率80%;第2群有3月龄肉仔鸡900只,10龄时用Ⅱ系苗  相似文献   

13.
兰州某单位养殖场的1群40日龄仔鸡发生鸡痘,又继发感染鸡葡萄球菌病,造成较大死亡。确诊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从发病到停止死亡,历时42天,死亡率为35.11%。 (一)流行情况 该养殖场于1988年6月初从西安某养鸡场购进京白商品代种蛋一批,运回后自行孵化,7月3日出壳,放育雏室地面垫草散养,3日龄发现少数雏鸡排白色粪便,当即在饲料中添加0.05%土霉素粉,1周后排粪正常。7日龄接种新城疫Ⅱ系疫苗作首次免疫;为预防鸡发生球虫  相似文献   

14.
兔传染性口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以口腔粘膜发生水疱性炎症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又称流涎病。1987年6月,新疆军区驻乌鲁木齐某部试验站饲养的家兔发生本病。 (一)发病情况 该站共饲养中国家兔58只,其中成年兔10只,30~90天仔兔、幼兔48只。1987年6月22日~7月4日,40只仔、幼兔相继发病,发病率为68.9%;死亡19只,死亡率为47.5%。成年兔未见发病。  相似文献   

15.
莫能霉素是北京市东北旺制药厂生产的粗制品,含有效成分3.5%,我们用该药防治肉鸡球虫病收到了满意效果。 具体治法 临床预防组:4800只罗曼肉鸡,从第3日龄起至49日龄止,将莫能霉素按110 ppm的剂量掺于饲料中喂给。治疗组:病鸡系东北旺水电站饲养的17日龄罗曼肉鸡1189只,根据临床症状将病鸡分为两群,严重发病群195只,症状明显;一般发病群1070只,症状不明显。两群均用150ppm的莫能霉素治疗7天。后用110ppm的剂量喂至49日龄止,所不同的是,一般发病群始终是将药物掺在饲料中喂给,而严重发病群给药方法是前3天将药物制成糊状,逐只填喂,从第4天以后将药掺在饲料中喂给。  相似文献   

16.
20 0 0~ 2 0 0 1年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和政、临夏3个县的 8个乡、14个村农户饲养的牛羊先后发生一种以高热、突然死亡、濒死期天然孔出血的疫病。2年内共发生 14起 ,发病牛羊 6 8头 (只 ) ,死亡 6 3头 (只 ) ,急宰 5头 (只 ) ,致死率为 92 .6 %。其中牛发病 18头 (乳牛 3头 ) ,死亡 17头 (乳牛 3头 ) ,急宰1头 ,致死率为 94 .4 % ;羊发病 5 0只 ,死亡 4 6只 ,急宰 4只 ,致死率为 92 .0 %。初期因群众不了解该病 ,剥皮解剖病死畜 4 9头 (只 ) ,4头被群众分吃 ,确诊后督促群众深埋 15头 (只 )。1 临床症状发病牛羊都是突然发病 ,表现昏迷 …  相似文献   

17.
1983年7月,广东省遂溪县的群养鸡中发生一种以进行性消瘦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及药物治疗试验诊断为鸡类星形念珠菌病。 (一)流行病学调查 1983年从外地引进大批幼鸡,饲喂进口混合饲料的鸡,便开始发生本病,经调查5个单位21个养鸡户,有497只鸡发病,占总养鸡数606只的82%,死亡477只,死亡率78.7%,致死率96%。如县拖拉机站某养鸡户在1983年5月份购进3批62只本地种幼鸡,先喂进口饲料笼养,30日龄时平均每只重240克,后改为放牧。在75日龄开始发现  相似文献   

18.
肾结石在鸡很少发生。我科研所鸡场在较短时间里连续发生10多例,比较典型。现将一起成年肉鸡的发病情况报道如下。 (一)发病情况 肉鸡舍自1986年入冬以来舍内平均温度在2~7℃;湿度较高,天棚上有成片水珠,地面积有粪水,鸡体被稀粪污染,舍内空气较污浊,氨气浓度较浓,人进入鸡舍时有明显的刺鼻感觉。饲料是按鸡不同生长时期由饲料加工厂提供的全价饲料,但前段时间蛋白质含量偏高。该舍共养615只,发病死亡13只,其中公鸡8只,母鸡5只,发病率2.11%,公鸡占发病数的61.15%,母鸡占发病数的38.46%。  相似文献   

19.
1991年6月初,天水市北道区的某鸡场的雏鸡群中,60日龄的星杂288和16日龄的星杂579蛋鸡共发病3782只,在7天内共死亡812只。邻近专业户的鸡群也相继发病,至7月底共有11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的93个村有疫病爆发流行。据不完全统计,其发病率为79.4%(51523/64874),死亡率为17.7%(11514/64874)。曾对病雏用抗生素、磺胺以及呋喃类药物治疗均无效果。从发病后的第3天鸡只开始死亡,4~5天达最高峰,后渐减  相似文献   

20.
某个体养鸡户饲养珍珠鸡 10 0 0只 ,2 5 4日龄时发生一种以腹泻、迅速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 ,先后发病 15 3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诊断 ,确诊为坏死性肠炎。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场珍珠鸡采用地面散养 ,饲养到 2 5 4日龄时开始发病。起初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翅膀下垂、食欲下降 ,发病后曾按球虫病治疗 ,用马杜拉霉素拌料 3d ,未能控制病情发展 ,当天死亡 9只 ,以后继续死亡 ,共死亡 82只 ,死亡率为 8.2 %。2 剖检变化共剖检死亡珍珠鸡 12只 ,死亡鸡肌肉丰满 ,嗉囊充满饲料 ,肠道扩张、臌气 ,以空肠和回肠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