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问题对于多民族国家,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交往更加频繁,民族杂居更经常发生,使许多国家和地区民族成分日趋复杂化。当今世界多数国家已不再是单一的民族国家,不少民族开始由一国聚居而走向世界多国定居,成为跨国而居的民族。中国新疆作为中亚国家的近邻,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疆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政治     
民族政治是指与民族有关的人们取得并行使社会权力的活动。取得并行使社会权力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动态的过程,并事关自由和秩序、利益和要求。民族政治组织经历了群、部落、酋邦、发展到了国家。如今在多民族国家中,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涉及民族自主权、参政权、表达权等。在我国,除了宪法和普通法律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保障少数民族权力。  相似文献   

3.
杨刚 《世纪桥》2009,(11):23-24
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村老年人社会角色的认识存有偏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村老年人及其社会地位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合理。近年来,学术界和政府开始关注农村老年群体“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社会参与问题。在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作用进行再思考,鼓励老年群体参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民族精神”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 ,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 ,成为生活行为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 ,能够激励人心 ,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能起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并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 ,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 ,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于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有的学者对民族精神作了更多方面的界定 ,认为一种思想、观念只有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才能称之为“民族精神”。这五个条件…  相似文献   

5.
民族与团结     
自从不同的民族形成以后,一个民族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民族发生交往、互相联系,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斗争甚至对抗,这即是民族问题。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贯穿于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长期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民族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民族地区的组织基础,是为党完成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尽早致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长期稳定工作使命的战斗堡垒。不同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基层党组织根据自身实际应该有相应的建设模式。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模式要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7.
史艳芳 《世纪桥》2013,(13):81-82
在国家大力减贫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呈现新情况。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和政治问题,关涉到社会稳定与和谐。所以分析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并提出些许反思对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离不开彼此的交往与合作,这一社会生活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总要结成一定形式的共同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社会联系的扩大,血缘关系的落部为地域关系的民族这一新的共同体所取代。民族一经产生,既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与接触,又因为民族毕竟是基于不同特征而形成,因而他们在交往与接触中必然伴随着差异、矛盾乃至冲突。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制度安排。尽管民族间的差异、矛盾将同民族的存在而长期存在,但其实质和解决、处理的途径却因社会性质、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目前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我们党十分重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工作,在实践中也探索和积累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一)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个中心任务来进行。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解决是受着社会发展总问题所制约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只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联系起来,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声、”的基本路线,紧紧围绕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如何处理民族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的民族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管理其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贺萍 《实事求是》2008,200(1):61-6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问题,怎样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这两个当代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核心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依据我国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挑战,做出了新判断,制定了新政策,采取了新举措,正确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形成即一脉相承、又不断超越的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赵刚 《实事求是》2013,(1):78-81
新疆民族问题是我国民族问题的典型区域表现,也是"四个问题"的交织。党在新疆的民族工作坚持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干部和维护社会稳定等项基本原则。党在新疆民族工作取得伟大成就,这是新时期新疆民族工作的基础,新疆民族工作应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不断谋求新进步。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党校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学中必须讲清楚中国的民族关系、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特色 ;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理解经典作家的思想 ;注意把握尺度 ;关注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 ,追踪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发展变化 ,联系实际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员研究问题 ;对其他国家有代表性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民族工艺品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发展民族工艺品,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更有利于本民族的长远发展。西藏民族工艺品历史悠久,在西藏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其发展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如何保护和发展西藏民族工艺品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围绕着西藏民族工艺品的发展优势和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使西藏的民族工艺品能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文化包括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思想道德、科技教育和精神产品等方面的内容。文化也是历史的产物。发展先进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和发展先进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我们党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有可能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我们只有坚持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文化建设有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16.
民族干部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骨干力量.本文探究了西双版纳州民族干部成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在转型时期整个社会问题总量增加,民族关系方面也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现阶段,由于消除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各民族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此,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上是劳动人民内部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问题也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由于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民族关系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往往与其它矛盾交织在一起或  相似文献   

18.
从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西南局的领导下,中共云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认真贯沏“慎重稳进”方针,按照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类指导的原则,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逐步地解决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烟毒问题,为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烟毒问题与民族问题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睡,分别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相邻,边境线长达4061公里。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在24个少数民族中,有13个民族跨国境而居,境内外边民有着过耕、互市、婚姻、宗教、节日往来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之一。深入研究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形成演变,思想体系,活动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其反动本质,更有效地打击其阴谋破坏活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下面就以上几个问题谈些粗浅认识。一、新疆民族分裂主义的形成及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广泛传播。在帝国主义的直接染指下,新疆开始接触到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它们主要是由国内外某些势力通过开办新式学校,利用宗教活动,邮寄书刊或外国驻华使馆散发宣传品等形…  相似文献   

20.
民族平等政策、民族发展政策和民族和谐政策是中国民族政策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是民族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诉求的反映,也反映出不同历史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题不同。当然,不能把三者截然地分开,要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