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习近平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这些决策如果"政令不出中南海",没有执行到位,没有落实到位,便会被束之高阁,徒耗纸张。政令不畅,典型的就是"中梗阻"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梗阻,表现在面对中央政令不知道如何贯彻、如何执行,懒政思维作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抓落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越来越顺民心、合民意,得到了群众的衷心拥护。然而,我国仍有一些地方存在着政令不畅的现象,有些市县政府从本地的利益出发,对中央的政策不执行,把国家的法律当儿戏,在他们管辖的“一亩三分地”里,筑起了“土圩子”,形成了可怕的“政治垄断”,造成了严重的政令“中梗阻”。政令不畅中间梗阻中央声音传达不到基层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本来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可是,一些地方在贯彻执行中央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时,却出现了“中梗阻”现象,有些地方甚至还断章取义,把中央文件变成整…  相似文献   

3.
“执行到位”,大而言之,就是不折不扣地贯彻组织的决策,千方百计地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简言之,就是把事情做好,把工作做得万无一失.没有疏漏。执行不到位,是我们很多事情办不好的“病根子”。教育事业要发展,学校要更有竞争力,就必须在“到位”这两个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下达的政令数不胜数,大到反腐败,小到灭“四害”。但不少政令得不到彻底贯彻执行,“文件成废纸,指令变空话”,“上头喊破头,下边不动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屡见不鲜,无怪乎有不少人摇头叹息道:“现在的人没有过去老实听话了。”而笔者感到,政令不通的症结不光在“不听话”上,而出在以下五个字上。 “软”,对政令的落实督查软弱无力。有的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对重大问题的布署,发了文件开了会议,也就算大功告成了。至于基层是否落实了,则不作认真的督促检查,以致执行行政命令者不被表扬,违令者也不受查处,有时甚至出现谁先带头执行政令谁就会吃亏的现象。久而久之,滋长了把上级的行政指令当成“耳边风”的陋习。  相似文献   

5.
年前,免职后的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大胆放言“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政令不通,中南海制定的东西有时都出不了中南海。”此言一出,立马引发了传媒的轰动效应。句中的勇于自揭疮疤、敢讲实话精神,引来一片叫好声。笔者在忆及叫好之余忽然想到,中央政令有时“出不了中南海”,其实只是形象之语。“中南海”是什么地方?那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最高司令部,在中南海内有谁会阻挡中央政令下传?有谁敢、有谁能阻挡中央政令下传?我揣摸,张保庆这话的意思可能  相似文献   

6.
杨军元 《学习导报》2011,(23):52-52
执行力通俗地讲就是“抓落实的能力”。“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不管决策多好、思路多清,如果不付诸实施,不执行到位,一切都会成为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近日向社会通报了兰州"治庸"计划实施两年来,全市党政机关180多名各类"不干事"和"乱干事"干部被降职或撤职的情况.   何为"庸"?兰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为民介绍的这些"庸官"的情况也许可以提供警示:工作作风不扎实,观念陈旧,艰苦奋斗意识不强,纪律观念淡薄,作风飘浮;政令"中梗阻",执行政令时以交情代替政令、以好处支配政令、以喜好改变政令;执法行为不规范,生活作风庸俗,用公款宴请、用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等等.……  相似文献   

8.
干部执行力指的是干部在决策、执行决策、监督决策执行所表现出来的行动、操作和实现能力及效力,主要表现为干部执行过程中行动前的领会力、预测力、计划力;行动中的服从力、组织力、创新力;行动后的评估力、问责力、调整力等几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当前,干部执行力存在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干部对上级决策拒不执行、消极执行和错误执行,政令不畅,执行不力,效率不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执行力理念尚未普及,干部管理体制的障碍,干部素质没有适应发展的需要,干部执行力制度不健全等四个方面。那么,当前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呢?笔者认为,应从培养三种素质、增强三种能力、避免三种倾向、建立三种机制和追求三种艺术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重庆嘉陵集团公司党委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坚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成效显著。 疏通参与渠道 1、统一班子认识。一度时期,党委班子中有的同志对如何实现党政职责和权力的有机结合,难以把握其度,因此,“参与”怕”干预”,“到位”怕“越位”,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针对“两怕”思想,党委组织“一班人”,把党章、中央有关文件和江泽民总书记自十三届四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11,(8):13-13
当前,一些部门和单位存在的“中梗阻”现象,虽非主流,但危害极大,造成政令不遗,放能低下,影响和损害发展环境,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予以铲除。万荣纪检监察机关坚定不移地推进环境集中整治,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努力探索遏制“中梗阻”、提升执行力、优化软环境的长效机制,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1.
政府执行力是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它是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目前政府部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执行不力、相互推诿、迟办拖办、  相似文献   

12.
把小事做细     
偶读汪中求先生《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仅粗略一翻,便被汪先生那“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的理念所折服。当今时代,正如汪先生所言,“四处热气腾腾,一派欣欣向荣;但细观察又觉得不少人心浮气躁,不少事浅尝辄止”;“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每个人都把自己岗位的事情做到位就 OK 了”。“把自己岗位的事情做到位”,其基本前提就是关注细节,把小事做细。在这方面,上海地铁二号线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对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宇白 《探索》2006,(4):65-68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执行力的弱化,直接威胁到中央政令的畅通,关系到“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由此凸显出了提高地方政府执行力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面向新世纪如何更好地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提高到时代新水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提出了新要求。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关键,是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要保证决策正确,执行有效,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保证决策和决策的执行符合人民的利益,关键是要坚持民  相似文献   

15.
邓聿文 《廉政瞭望》2014,(14):63-63
近来,“政令不出中南海”又成为热词,在其原因分析中,单单用“官商勾结”、地方保护主义等来解释是说不清的,与其说这导致了政令不畅,不如讲它本身就是政令不畅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三讲”教育引向深入呢?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搞好这次“三讲”教育,关键在领导,而领导得力不得力,关键又在于思想认识到位不到位。关于开展“三讲”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央文件和江泽民同志已经作了深刻的阐述。无论从世纪之交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还是从我们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来看,中央作出开展这次“三讲”教育的决策都是必要的、适时的、正确的。希望大家把  相似文献   

17.
<正>三分决策、七分执行。执行到位就能够事半功倍,执行不力则会事倍功半。大到国家、政党,小到企业、个人,任何成功都离不开高效有力的执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执行力指的是执行者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战略和规划转化成为理想成果的行为,它包含执行的意愿、执行的技能与方法、执行的程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政府决策执行分离模式改革是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世界各国公共行政改革为我们提供了英国为代表的决策执行彻底分离模式、俄罗斯为代表的执行从属决策部门模式、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执行部门相对独立模式.《法治视野下的政府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将三种模式在中央与地方公务员之中进行了支持度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英国模式获得了整体最高的支持度,但中央与地方公务员的意见分歧非常明显,中央公务员更倾向于日本韩国的相对独立模式.在下一步推进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应当总结不同模式的经验及教训,研究制度实施条件,探索适合我国的决策执行分离模式,并充分考虑中央与地方大部制改革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地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发展之路通畅与否。"中梗阻"问题如果横亘发展道路上,就会形成"断头路"。这不但影响当下发展,更会破坏一个地区干事创业的劲头和信心。如何整治"中梗阻",资阳市雁江区有一套。今年以来,雁江区全覆盖开展了干部职工纪律松弛、政令不畅、工作不实等"中梗阻"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深化全区各单位干部职工宗旨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促进全区党员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南昌起义决策的提出和确定.目前史学界没有具体提及当时虽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却是中央实际负责人的瞿秋白在南昌起义中的作用.只是笼统地归于“中央”或“武汉中央”等。从笔者接触到的材料看,瞿秋白不仅积极参与了南昌起义的酝酿和决策,统筹部署了起义军南下的行动方案,而且在起义失败后,以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人的身份对起义的得失进行了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