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奋斗》2017,(4)
<正>《东北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报纸。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东北日报》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山海关创刊,先后随军在沈阳、本溪、海龙、长春等地出版。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同年5月28日报社迁到哈尔滨。1946年12月18日,《东北日报》启用了毛泽东题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新闻事业,是随着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与发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建设东北根据地和胜利解放全东北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地发挥了组织、鼓舞、激励、推动的作用。 解放区的报纸 东北局成立后,十分重视新闻事业的建立与发展。1945年9月,东北局决定创办《东北日报》,经过筹备,  相似文献   

3.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全中国而首先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率先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在长达14年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西的广大佳木斯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  相似文献   

4.
《东北日报》是我党于新开辟的东北解放区办起来的第一张大区报纸.从1945年11月1日在沈阳创刊,到1954年8月31日为止,它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在向东北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党的政策,揭露蒋介石反共活动和宣传我军胜利等方面,特别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人民当家做主人,搞好经济建设,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东北日报》于1946年5月28日在哈尔滨复刊,在当时军事形势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坚定必胜信念,做好战时宣传,增添干部和群众的信心。同时围绕这一时期东北局的工作,报道发动群众的情况,揭露美蒋勾结的反动阴谋,起到了破除和平幻想、唤醒军民保卫家园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29年8月30日,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新闻《共党地下首领张贯一在抚顺落网》。接着,沈阳有影响的几张报纸如《盛京时报》和《奉天新闻》等也同时转发了这条政治新闻,一时间"张贯一案"引起了东北各省民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1929年8月30日,日本人控制的《满洲日报》以头版头条的醒目标题,刊登了一条新闻《共党地下首领张贯一在抚顺落网》。接着,沈阳有影响的几家报纸如《盛京时报》和《奉天新闻》等也同时转发了这条政治新闻,一时间“张贯一案”引起了东北各省民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巩艳 《党史纵横》2007,(2):36-39
1906年9月30日,林枫出生于黑龙江省望奎县,是一名从黑土地走出去的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解放战争时期,林枫曾任中共东北中央局组织部长、中共吉辽省委书记、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在执行党的干部政策、创建东满战略根据地、建立东北解放区政权系统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为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舆论宣传是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的一个重要视角。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1947年1月转移至香港出版的《群众》周刊,向外界介绍东北地区从战局扭转直至全面解放的战局进展及历次攻势的战略意义,总结以支援战争为中心任务的东北解放区建设及其成效,并高度评价土地改革运动后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对于战争胜利的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解放东北的舆论宣传,反映出解放战争在东北的胜利,是以军事斗争为主,解放区建设、土地改革运动为辅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东北解放战争在全国解放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陈云作为东北局的领导成员之一,在其中作出了五方面突出贡献:深谋远虑地提出了关于我党东北工作正确方针的建议;卓有成效地领导了北满根据地的建立,为东北解放战争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出坚守南满的英明决策,并成功领导了"四保临江"战役;周密稳妥地领导了对沈阳的接收,创造了我党接管大城市的成功经验,为此后全国新解放城市的接管工作提供了借鉴;尽心竭力地解决东北财经工作问题,为东北解放区有序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解放战争中,陈云作为东北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身兼数职,坚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正确处理了东北战场、全国战场与国际大局的关系,最终取得了东北战争的胜利并有力的配合了全国的解放战争。这种通盘考虑问题的全局观念对今天仍然有着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46年4月28日,《东北日报》在长春复刊。5月23日,由于国民党军进攻,报社转移到哈尔滨。虽然报社在长春的时间不长,但对当地新闻的集中报道,成为反映当时社会情况的珍贵史料。以长春为中心的报道成为主题1946年4月18日,我军解放长春。此时,东北局酝酿从海龙转移长春的计划。据洛蔚同志日记记载,“1946年4月19日,我们已经决定向长春移动了”。  相似文献   

13.
于1949年8月21日至26日召开的东北人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了《三年来政府工作的报告》和《东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建议的报告》,选举产生了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8月27日,东北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东北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和东北人民政府的成立,是东北民主建设取得的成果,也标志着广大东北人民将投身于建设新东北的伟大事业之中。  相似文献   

14.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陈云同志作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重要领导成员,一直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他在政治和军事上卓越的领导和指挥才能在东北战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抗日战争胜利后,鉴于东北在战略上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以彭真为书记,陈云、伍修权、程子华、林枫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并先后调集了10万军队和2万干部进入东北。陈云于9月18日到达沈阳后,即开始了领导接收和建立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到达沈阳之初,陈云同志就以一个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战略眼光,对东北的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指出:满洲的斗争是长期的武装斗争与非武装…  相似文献   

15.
吕明辉 《党史纵横》2013,(11):50-55
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以金日成同志为首的朝鲜劳动党和朝鲜政府以及朝鲜人民军和广大朝鲜人民,在朝鲜刚刚解放百废待兴的困难情况下,对中国东北解放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解放战争进行了大量无私的支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上染着朝鲜烈士的鲜血。”作家吕明辉历时两年,采访了几十位当事人,  相似文献   

16.
朱瑞同志以他科学的头脑,发扬"炮兵是战争之神"的思想,已在两年来东北解放战争中,特别是攻坚战中收到显著效果,把人民解放军的兵种,提高一步。这是朱瑞同志对人民解放军最大的贡献,对人民不可磨灭的功绩。——摘自194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等悼念朱瑞的讣告  相似文献   

17.
王越芬 《世纪桥》2003,(5):40-41
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全方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中共七大会议上,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争取东北的设想,但当时还没提到日程上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中央根据东北的战略地位和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地提出和制定了争取东北,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从而为东此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47年春,东北解放区启动大生产运动,这是中共在内外双重压力下的合理选择。其间,东北解放区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大生产运动逐步展开,并走向高潮。这场大生产运动为期不长,却成效显著,既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物质保证,并使东北成为抗美援朝的可靠后方,又对新中国(特别是东北)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孔令波 《世纪桥》2004,(1):40-43
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团结群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14年游击战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王永华 《世纪桥》2009,(12):41-45
2009年是宋任穷诞辰100周年,笔者梳理了宋任穷主政东北期间的大事,以作纪念。 1960年7月上旬到8月上旬,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工作会议上,决定在各大区恢复建立中央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