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知荣明耻     
退休干部自费赡养百余老人陕西南郑县工商联原副主席郭义成退休后,租赁了20亩山地建起了"养老基地",15年自费收留、赡养了109名孤寡残疾老人。郭义成在部队服役的儿子表示,退役后将接手父亲"养老基地",继续赡养孤寡残疾老人。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07,(8):66-67
我的三个儿子都各自成了家。1990年,我们家人就家庭财产和赡养老人的问题达成了一份协议,约定:长子另申请宅基地自己建房居住,老宅五间房归老二和老三所有,同时两兄弟负责供养父母。老大没有分财产,大家同意老大对父母生不养死不葬,不负担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3.
《廉政瞭望》2013,(6):29
古人有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现代人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但亲情却日渐淡漠,赡养老人起纠纷的事常见诸于报端。在赡养老人方面,人们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4.
以赣中南农村为例,考察农村家庭代际关系与老人赡养之间的关联,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赡养问题严重。其直接原因在于赡养原则的变化——从传统时代的无条件"孝道"转变为当代的有条件回报,深层原因则在于代际权力关系的变迁——家庭权力从父辈手上转移到子辈,尤其是媳妇家庭地位的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5.
正未来五年,深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常住老年人口将增加到76万人。如何应对这一形势?日前,《深圳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公众征集意见,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意见稿提出:"将对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给予优惠政策,适度增加与老人居住在一起的子女的工薪所得税费用扣除额,实现赡养费用税前扣除。"赡养费用税前扣除,即赡养费用不缴税;增加工薪  相似文献   

6.
<正>在十师屯南矿区,有这样一对夫妻,赡养着3位年近70岁的老人,养育着妹妹寄养在家里的孩子,哺育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再加上定期汇钱赡养在四川的奶奶,9人组成了四世同堂的的大家庭。"罗天福两口子对老人挺好的,老人们也都挺好,也没有见过他们一家人生过气,老人一有病着急得啊,赶快给老人看病,都心疼的要命。"邻居大妈陈玥兰说。这位大妈口中的罗天福,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男主人,在十师新疆屯南  相似文献   

7.
文心 《大特区党风》2003,(12):28-32
在成都,市民们传扬着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视老人如亲人,自己和家人还人老人当保姆;当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她又为老人请来了一位又一位保姆……  相似文献   

8.
如今,在绥棱谁要不赡养老人将被曝光,而且还要受到相关规定的约束.如还不行,则由有关部门出面执行,或代替老人将儿女诉诸法律,将子女占用老人的土地归还老人,发包后作为老人的生活来源或交付敬老院的费用.  相似文献   

9.
问:一名党员不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在法院强制执行后,仍不能按时履约。请问党组织对不承担赡养义务的党员有什么党纪处理规定?/海疆答:党章要求党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是道德楷模。对拒不承担赡养义务的,党的纪律处分条例有明确规定:情节较重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月前,北京房山法院窦店法庭,83岁的父亲朱海洋状告6名儿女未尽赡养义务案开庭,老人的诉求很简单,子女每周至少探望一次。老人称,自己不缺钱,有退休金和医保,但就  相似文献   

11.
邵娜 《党课》2009,(4):91-93
案例: 张明夫妇生活殷实,可弟弟张亮夫妻双双下岗,日子过得很拮据。兄弟情深,张明心疼弟弟,经常偷偷接济,并主动承担起了赡养老父亲的责任,老人衣食住行及看病的全部花销也全部由张明夫妇承担。张明的妻子关玲虽然心里有些怨言,可还是兢兢业业地承担起了赡养公公的责任。2008年,老父亲辞世了,可谁都没想到老人除了房产外,居然还留下一大笔存款。  相似文献   

12.
吴仁 《党建文汇》2002,(2):25-25
赡养老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一辈人养一辈人”的习俗却着实让曹老汉一度陷入难以自拔的尴尬。  相似文献   

13.
亲情动草原     
王海军 《实践》2008,(10):38-38
在科右前旗德伯斯镇阿日林一合嘎查,提起嘎查党员特格舍一家十余年如一日悉心赡养卧病在床老人的事儿,人们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夸赞的。牧民那申温都尔说:"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孝敬老人方面,特格舍以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他是我们嘎查农牧民群众尊老敬老  相似文献   

14.
周云树、曾元福夫妇育有二子二女,均已成家立业.1998年,经大儿子曾云华夫妇建议,通过抓阄的形式来确定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结果曾云华赡养母亲周云树,二儿子曾云东赡养父亲曾元福.1992年2月,曾元福病故.曾云东即找曾云华商量一起承担安葬费用,曾云华以父亲是通过抓阄确定由曾云东赡养为由,拒不承担其父的安葬费用,曾云东一人承担了其父生病期间的全部医疗费用和去世后的安葬费用.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4月,张强民扑奔大儿子进城当了更夫。进城前,他和小儿子就如何赡养自己80多岁的父亲张文清达成了口头协议:自己把老房子和承包地留给小儿子,由小儿子负责赡养爷爷。没想到,小孙子对爷爷的照顾并不那么尽心。入冬后,因为柴草供给不足,老人靠土炕取暖的独居小屋挂满了冰霜。不堪寒冷的老人多次央求小孙子多给自己送些柴火,却总被  相似文献   

16.
<正>赡养老人既是义务也是责任,但如何赡养好老人,存在诸多问题"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但是,养儿真能防老,多子真能多福吗?家住广西防城港市94岁的文老太当年1个人养大7个孩子,如今却未能体会到儿女多带来的保障和福气,大过年摔断腿躺在医院里也盼不来儿女们的探望和问候,亲情只能依靠法律去维护。许多老人都是在为儿女的求学、婚嫁、购房倾尽所有之后,才开始谋划自己的养老问题,而子女因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往往无法照顾父母,不能日常陪护,又疏于或怠于直接给予父母情感呵  相似文献   

17.
家在浙江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2004年初,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两个儿子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二儿子赡养母亲。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鄄城有一位革命老人李凤英,她11岁参加八路军,为革命立下功勋,几次身负重伤,濒于生死之界,是鄄城的普通百姓救了她。此后四十多年,她始终怀着向鄄城百姓报恩的念头,先后赡养过18位老人,收养抚育了11位弃儿和孤儿,真是——人民之恩涌泉报  相似文献   

19.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面临的困境及其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日常生活照料缺位现象日益增多,普遍缺乏精神慰藉,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农村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改善农村"空巢家庭"老人的生活状况,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部分困难"空巢家庭"老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要大力弘扬"孝道"美德,强化儿女在农村老人赡养中的作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社区养老事业,为农村"空巢家庭"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农三师四十一团九连维吾尔族青年买买吐逊赡养瘫患在床的汉族孤寡老人瞿庆阳8年之久,直到老人去年病逝,这民族团结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可买买吐逊还有最后一个心愿,那就是一定要为这病故的汉族老人立一块碑,作为纪念。近日,他的这一美好的愿望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