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书军 《中国司法》2008,(11):54-55
本世纪初,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要依托强制戒毒场所、劳教戒毒场所,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建成一批综合性的戒毒康复场所”。据此,司法部于2006年开始了在部分省市,依托劳教场所,建立戒毒康复中心的试点工作,并明确要求戒毒康复中心应对戒毒康复人员开展戒毒、治疗、培训、心理疏导、过渡性安置和就业指导,为戒毒康复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防止劳教人员脱逃是劳教场所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地防逃呢?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防逃要“以人为本”,从“人”因素着手。作为人的因素的防脱逃措施首先就要“人(干警)”针对“人(劳教)”来进行。逃脱分子先有了脱逃的心理动机,才可能有脱逃的一些准备行为,有行为就一定会有外在表露。因此就要求我们做到能从劳教人员的一些外在表露摸清其心理动机,了解其行为动向,分析劳教人员心态,寻找他们欲逃跑的破绽。劳教人员的脱逃心理动机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不认罪错,恶性不改,留恋违法犯罪或厌恶惧怕劳动,贪图安…  相似文献   

3.
金秋九月,当人们欣喜地看到枝头沉甸甸的果实的时候,记者慕名到河南采访劳教工作,同样惊喜于全省劳教工作收获的一季。河南省现有劳教场所19个,其中省属所4个,市(地)所15个,劳教人员收容量保持在12000人左右。近几年,河南劳教工作突飞猛进,场所面貌焕...  相似文献   

4.
特别的爱     
在河南省女子劳教所———河南省唯一收容女劳教人员的专门场所,10多年来,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女警官,她们是特殊的园丁,凭着对劳教事业的忠诚,用青春和心血,拓荒着这片贫脊的土地,浇灌着一个个枯萎的花朵,重塑了一个个新生的灵魂……特殊接见一个绵绵秋雨的日子,二大队院内,一个4岁的男孩曲某“接见”了他的母亲———劳教人员段某。当天不是接见日,为何他能如此顺利接见在大墙内的妈妈?说起来还有一段动人的小故事。原来,今年36岁的段某,因吸毒被劳教1年半。此后不久,丈夫又因赌博被劳教1年。夫妻双双失足,一个原本幸…  相似文献   

5.
对抗型劳教人员是指不认罪错,不服管教,违规违纪,不接受劳教所教育矫治的劳教人员。虽然此类劳教人员占收容总人数的比例不大,但他们行为异常,心理偏差,反矫治特征明显,给民警的管理教育工作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的所管秩序,是劳教场所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根据我处2009年确定的64名重点劳教人员的违纪分类情况上看,其中:不服管理的29人,打架斗殴的7人,自伤白残的12人,诈病伪病的1人,其他类型的(包括所内盗窃、考试作弊等)15人。  相似文献   

6.
维护场所安全稳定是劳教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级对抓好场所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确保“两个不允许、一个压缩”目标的实现,使劳教场所安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笔者认为,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机制。 (一)夯实基础,建立健全制度落实机制。长期以来,场所安全工作形成了思想动态分析、安全隐患排查、危重人员包夹、信息员制度、民警“四知道”、三大现场民警直接管理、各级领导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巡查、督查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无疑,这是安全防范的基础性工作,为维护场所安全起到了…  相似文献   

7.
对劳教人员实施个案矫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劳动教养工作的教育矫治理念,具有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时代性,是劳教场所教育矫治模式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个别教育、心理矫治和教育矫治质量评价等工作基础上,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引入先进矫治手段和方法,在个案矫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司法部新颁布的《劳动教养人员教育矫治纲要》中提出:“深化劳动教养人员个案教育矫治,深入分析劳动教养人员的思想问题和主要症结,据此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矫治方案,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加强对每名劳教人员的个别谈话教育与个别矫治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确保对每名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措施落到实处。”这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个案矫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茹克雅 《法治纵横》2011,(14):69-69
经过一年的实践,新疆劳教(戒毒)管理局探索出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新的戒毒模式——新疆“三五一”戒毒模式,被证明有效实现了场所戒毒和社区戒毒(康复)的无缝对接,健全了对吸毒人员的戒治、巩固、跟踪帮教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场所文化建设将是新时期劳教(戒毒)工作的重要内容,任重而道远。 厦门劳教所文化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省局在此召开了现场会。但面对全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趋势,面对上级新的标准和要求,与江苏等省市先进劳教(戒毒)场所文化建设相比,差距甚远。场所面积狭小、地形高低不平、劳教(戒毒)人员下降带来文化“人才”不足是场所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思想认识不到位、民警队伍自身素质不高和机制不完善更是制约场所文化建设的瓶颈。就厦门劳教所而言,在场所文化建设问题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0.
劳教人员逃跑是指劳教人员为逃避行政处罚,逃避监管,非法获得人身自由的一种继续违法的行为。这是劳教人员反社会性的心理在特殊情况下的延续和发展。以去年广东省逃跑劳教人员的年龄来看,均为21~25岁的年轻劳教人员。因此,研究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变化规律,对做好劳教人员的思想转化,实现场所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基础 劳教人员逃跑的心理基础,同其所处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心理环境有紧密的联系。另外,造成劳教人员逃跑的外在因素,即逃跑的机遇,一般是由于劳教机关管理上的过失所造成的。 尽…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是一个综合性的劳教所,常年收容劳教人员达3500余名,劳教人员构成、地域、群体和罪错类型复杂多元,其中吸毒劳教人员占了在所劳教人员的57.32%;盗窃、诈骗等罪错类型的劳教人员基本上是外省籍劳教,占了在所劳教人员的26.43%。同时,还担负着全省男性“法轮功”劳教人员的教育转化任务,场所安全防范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基于这一现状,我所在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前提下,立足所情,因所制宜,确立了以半开放式为重点的管理教育模式。通过全所民警的努力,探索实践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推行半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探索(一)…  相似文献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的规定,全国许多劳教场所已陆续增挂了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牌子,部分省、自治区、市劳教局也增挂了戒毒管理局的牌子。这就意味着劳教机关已增加并履行新的职能。从2008年开始,各地积极收治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大力推进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形成了良好开局,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新入所的劳教人员绝大多数心理压力较大,思想消沉,对未来缺乏信心,忧虑重重,个别人甚至对新的环境有一种恐惧感。具体表现为沉默寡言、脾气暴躁,侍机逃跑的欲望比较强,特别是初次劳教的人员更为明显。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入所的劳教人员进行心理调适,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安心改造。 (一)要加大认罪认错教育的力度,使新入所的劳教人员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罪错,树立改造好的决心。新入所的劳教人员,部分对自己所犯罪错没有深刻的认识,有的认为是自己机遇不好被公安局抓住了,有的认为自己是一时不慎犯下了过错,作劳动教养处理过重了或劳教时间判得过长,个别新入所劳教人  相似文献   

14.
所谓重点劳教人员,是指在劳动教养改造过程中的危险分子、顽固分子、难改造分子和反改造分子,以及其他危及场所秩序稳定的劳教人员。实践证明,有效地做好这部分人的教育转化工作,对场所改造秩序的稳定和改造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项工作也是整个劳动教养教育改造工作的难点。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做好重点劳教人员转化工作的必胜信心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对头了,认识跟上了,具体工作才有了基础和保证,也有了方向和动力。那么如何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呢?其一,我们认为需要明确这项工作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15.
劳教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承担着“教育、感化、挽救”劳教人员的重任。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赋予劳教机关收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职能以来,劳教场所的吸毒类劳教人员从无到有,并呈快速增长之势。加强对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成了劳教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10多年来,劳教机关广大民警,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劳教戒毒成效显著,吸毒类劳教人员的所内毒瘾戒断率达到了100%。据我省劳教局对部分温州籍吸毒类归正人员的调查,5年以上毒瘾戒断率为14.62%,远远高于其他戒毒模式,但复吸率仍在80%以上,这表明所内的戒毒成果巩固率不…  相似文献   

16.
加强监所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保持监所安全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次会议是部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加强监狱劳教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监狱劳教所管理工作任务,大力提升管理水平,促进罪犯劳教人员教育改造和教育挽救工作,确保监狱劳教场所持续安全稳定,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劳教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既是劳教工作的重点,也是劳教工作的难点之一。新时期劳教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培养劳教人员成为有一定文化、有一技之长、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这一教育改造目标的标准更高了,要求更严了。但是,目前劳教工作教育改造质量的问题又十分突出,教育指标不够落实和教育针对性差的问题,场所规范化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劳教人员行为养成不好的问题,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很高尤其是吸毒劳教人员解教后重新劳…  相似文献   

18.
董燕  杨杰 《中国司法》2006,(5):47-49
有效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对居高不下的复吸率,近年来上海劳教场所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韩济生院士和戒毒专家的指导下,引入“绿色戒毒”防复吸理念和科学有效的医疗手段,将科学戒治方法和劳教教育矫治工作有效结合,对戒毒劳教人员进行自主治疗和矫治,进行“绿色戒毒”的实践活动。通过科学、认真的实践和规范运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出一条劳教场所“绿色戒毒”的新路。一、“绿色戒毒”在上海劳教场所的兴起目前,一些国家对海洛因成瘾者多采用“美沙酮”维持疗法。在我国,“美沙酮”维持疗法虽然已在部分省市试行,但因费…  相似文献   

19.
历时9个半月,现代劳教场所网络技术教育的标志性工程——场所电教中心,于2005年7月1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劳教所建成竣工并投入使用,此举改写了劳教场所教育工作沿袭了近50年的传统教育方法历史,是一次教育手段革命性变革。一、探索篇:顺应潮流,积极探索实现现代场所网络技术教育的新思路场所网络技术教育是将矫正信息以计算机语言的方式储存于网络服务器中,再通过电脑终端实现对劳教人员进行的网络化、个别化、迅即化教育。如何把这一先进的教育资源应用于劳教场所,是新时期探索提高劳教人员教育矫治质量的重要课题。首先是统一思想,认清现代…  相似文献   

20.
涂慧玲 《中国司法》2011,(11):49-50
劳教(戒毒)所制度建设是为了调节场所内部关系,把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通过建立规章、规定、办法等形式确立标准,依据标准规范场所管理行为,提高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水平的活动。其建设水平和创新水平直接决定着劳教(戒毒)所的发展水平,影响着劳教(戒毒)职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