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逐渐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心跟重视,未成年人不仅在生理上而且在心理上跟成人相比都是有其自身特殊性的,我们不能用相同的刑罚制度来惩处未成年犯罪人,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呢?本文在对未成年人本身的特殊性和我国犯罪主体逐渐低龄化的现状上来看,找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减刑制度上还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试着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减刑制度,就我国现存减刑制度不足方面出发提出完善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3.
关宁 《法制博览》2013,(5):108-109
减刑、假释是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立法对减刑假释实体方面规定较为细致,但是在程序方面却有较大缺失。文章从减刑假释程序的性质归属、程序诉讼化的意义,以及程序诉讼化的实践探索等方面论证,提出减刑假释的提请、裁定程序应朝着诉讼化方向发展的设计构想,以期为构建科学的减刑假释程序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利平 《法制博览》2013,(11):156-157
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减刑假释案件的同步监督制度,由于我国减刑假释案件的适用数量多、运用范围广,司法实践中又长期存在减刑假释案件成批集中办理的现状,担负检察监督职责的各级派驻检察机构人手又严重不足。立足于现实,借鉴抽样审计的方法,能够迅速地从数量庞大的这类案件中抓住监督重点,从而保证刑罚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相似文献   

5.
刑法修正案(八)大幅度修正了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的减刑制度,特别是针对社会暴力型犯罪、严重威胁到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的减刑进行了限制使用,对实际执行刑期予以延长,是刑法制度改革的重点。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立法精神及司法实践,结合专业知识对这一制度的完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减刑、假释是对罪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一项刑事奖励政策,是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具体应用,这项政策对于充分调动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促进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假释在刑罚中的运用成绩斐然,被誉为是近代刑法的宠儿。对于少年犯而言,假释不仅具有很强的法律激励功能,而且还是避免少年罪犯被监狱犯罪因子过度污染的有效机制。在比较法的视野上,在世界上有诸多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罪犯进行了区别于成年罪犯的明确的假释立法规定及实践做法。可以看出针对未成年罪犯的假释已经成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体现,从而成为一种司法共识,这在我国也不例外,少年罪犯假释应当成为我国刑罚制度构建的重点考量之处。  相似文献   

8.
美国在刑事司法执法体系中重视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在运用刑罚手段与犯罪作斗争时,尽量将犯罪未成年人放在社区而不是放在监禁机构处置,建立有专门的针对未成年人缓刑和假释(释后观护)的机构,设有专业化的工作人员。除必要的监管和惩罚外,注重对他们的教育矫治,尽可能减少监禁机构容易交叉感染、不利于他们正常社会化过程的负面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与成年罪犯有所不同的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马武阳 《法制博览》2023,(5):121-123
减刑制度是刑罚实施过程中,服刑人员通过在狱中的良好表现而在法律上获得的减轻应受刑罚处罚的制度。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及司法改革的稳步推行,无论是制度本身、程序运作抑或司法实践等多个环节,现行的减刑制度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浅探减刑制度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显露的弊端,争取通过改革让减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彭娟  戴彩霞 《法制博览》2013,(2):191-192
近年来我国刑事制度不断更新与改革,《刑法修正案八》强调的宽严相济和《新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刑事和解制度都表明,我国刑法从以前报应性司法的刑事处罚模式在不断的向恢复性司法转变。赔钱减刑作为一种量刑考虑的情形,在一方面,能够在被害人受到谅解的前提下,得到物资的赔偿,也给被告人一个悔罪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没有被规范适用时,容易导致司法人员滥用权力,损害刑法的威严性。赔钱减刑要在实践中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辅助。  相似文献   

11.
减刑是根据罪犯在服刑期间的悔罪和立功表现,依法减少或缩短罪犯原判刑期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变更制度,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修订后的减刑规定未对原有的制度框架突破,一些固有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仍有探讨改革的空间,因此笔者根据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提出了诉讼化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等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予以减刑时,由执行机关根据罪犯的改造表现,依法确定提请减刑幅度,报人民法院审查裁定。据此,罪犯提请减刑的幅度以及最终获得减刑的幅度分别由执行机关和法院依法决定,实践中,如果罪犯在法定减刑范围内自行申请减少减刑幅度的,执行机关和法院应如何处理呢?笔者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减刑对改造罪犯,稳定监管秩序,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减刑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减刑的理论基础,然后结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意见,以保障减刑权的公正行使。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罪犯的假释率远低于减刑率,其实,假释时罪犯的激励作用大于减刑。为了充分发挥假释的积极作用,应当在现行的“酌定假设”的制度基础上,补充“法定假释”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美围是目前唯一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判处无假释可能终身监禁的国家。然而,该刑罚在其国内始终争议不断,并且曰益受到废除论者的挑战。其中,联邦宪法第八修正案更是其无法回避的制度门槛。争论的过程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理解“残酷异常刑罚”的良好契机。本文拟对该刑罚的实施现状、所产生的争议以及其未来的走向作一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由于法律关于刑法变更执行监督规定过于原则,实践中检察机关往往侧重时候监督而忽略的事前监督。本文通过某县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借鉴女性主义伦理学中关于母性思考的相关理论,从社区戒毒工作过程中对未成年戒毒人员的社工服务问题和现实需求出发,通过养成母性思维、扮演母性角色和创造母性氛围三个维度来帮助社区禁毒社工更好地教育与领导未成年戒毒人员,唤醒其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爱,从而推动戒毒社会工作目的的实现,帮助其培育积极心理和关怀与爱的伦理规范,促其顺利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犯理应享有更多获得假释的机会和可能,以使国家处罚未成年犯的政策和原则得以贯彻落实。而长期以来,法院对假释案件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仅根据未成年犯管教所请的材料作出裁定,故而法院在审理假释案件时慎之又慎,通常将假释面控制得很窄,服刑的未成年犯很难获得假释。将听证程序引入假释案件的审理,给听证参与各方提供了一个表达意见和主张的机会,使被报请的未成年犯获得假释的机会大为增加,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当下,需要从立法和实践运作两方面对未成年犯假释听证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以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要问题,根据我国刑罚的最终目标与其特殊性,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与为成年人犯罪截然不同的刑罚。新刑法只对未成年人犯罪做了些特殊的规定可是具体操作还不够完善。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犯罪的命运,无论对于现在或将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犯罪近些年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未成年教育是预防未成年犯罪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未成年犯罪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提出对未成年人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