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以秘密和公开的方式支持并武装台湾当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又大力支持台湾获取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甚至积极拉拢台湾当局合作发展TMD系统和技术,助长了其“武力拒统”的邪念。美国一方面在私下频繁派员与台湾军方进行接触商讨合作事宜;另一方面“回应台湾要求”,向其出售爱国者PAC-2系统、商议出售PAX-3系统,协助台湾提高自身导弹防御能力。同时,也以导弹军售为契机,在捞取政治上的好处之外,还竭力达到掌握、控制台湾军事高科技产业的目的。在美国帮助下,台湾以“强网”系统为核心的防空网建设有了很大加强,而在其防空网中,台军自制的天弓系列防空导弹则是“台独”当局挟以自重的重要“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2.
要闻     
《香港商报》2003年11月24日报道,美国军方日前称,目前台湾只能承受大陆96枚弹道导弹的攻击,若大量导弹袭击,台湾将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美国军方称,大陆对台的300枚M-9(东风-15)弹道导弹已经过改进,命中误差仅50米,一旦开战,7分钟内可攻至台湾。同时,解放军已具备运用计算机病毒及电磁脉冲破坏台军作战指挥系统能力,一旦攻台,将可掌握战场电磁空间,瘫痪台军电子设施及武器使用效能;配合反辐射导弹、三度空间火力及电磁脉冲震波弹(EMP),解放军将拥有制电磁权。解放军极可能利用导弹攻击台湾指挥中枢、空防体系、导弹阵地等目标,并对机场、港口等实施外科手术式攻击。而台湾本岛可承受的导弹攻击量为96枚,若解放军发射大量导弹,台军防御体系,指挥系统将遭致命性打击。据称解放军对台M-9型导弹已加装全球卫星定位及终端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在50米误差范围内,并可机动前进部署,发射后7分钟就可攻到台湾本岛,导弹终端落地速度每秒1500米,台军现阶段根本无力有效反制。  相似文献   

3.
据台湾《自由时报》等媒体2005年10月12日报道,台湾军方日前在美军的协助下,已经完成美军作战符号的翻译和标定工作,在完成此项工作之后,台军将比照美军的范例修改台军原有作战符号,  相似文献   

4.
《国际展望》2007,564(10)
台湾弹道导弹瞄准大陆台军秘密研制弹道导弹内幕故事2007年4月,台军在“汉光23”号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随着台军设立“飞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弹道导弹威胁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5.
前言早在第一次的海湾战争中,战术导弹防御系统已在中东地区初试啼声。然而,战后美军检讨各种武器的效率,显然导弹防御系统的成功猎杀率普遍偏低。除了导弹防御系统的可靠性偏低外,在1991年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Tel Aviv)更遭伊拉克飞毛腿导弹袭击,导致严重伤亡。虽然一方面美国积极改进其固有的爱固者(MIM-104 Patriot)防空导弹家族,先后推出了爱国者2型改良版(PAC-2+),以及爱国者3型(PAC-3)等,但另一方面,军方仍积极研究他法,革命性地改善此类的防御机制,就是“定向能武器”。终于,在2004年5月初成功测试了“激光光束拦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台军在"汉光23"号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随着台军设立"飞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II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弹道导弹已经具备了实质性威胁。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配合空军“强网”防空系统,台湾“中科院”以改良型“霍克”导弹为基础发展新一代地空导弹,除换用大推力火箭推进器,增加飞行速度及最大拦截高度外,还运用当时刚引进的电脑辅助设计软件对弹体外形及控制面进行重新设计,使导弹具有更好的气动性能。新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使导弹能以最经济有效的飞行路径进行拦截,而且不像“霍克”导弹需由照射雷达全程导引,只要在命中前几秒接受照射雷达导引即可。经过数年研制后,“中科院”造出1枚外形与美国F-14战斗机所用的“不死鸟”空空导弹相似的防空导弹,但这项计划后来因为美国答应出售“爱国者”地空导弹  相似文献   

8.
提起相控阵雷达和防空导弹,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美国的爱国者系统和苏联的S-300系统,但很少会有人知道,就在这两种声名显赫的防空导弹系统研制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隐藏在重重深帷中的型号,它也采用相控阵雷达,但豪华的配置却只使用红外制导近程导弹。这就是日本的81式防空导弹,一种独特、古怪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前言 以色列国防军向来轻视防空导弹部队的建设,在他们的字典里,进攻是高于一切的信条,他们宁可花费更多的预算去购置战斗机,也不愿意分出一小部分钱来装备先进防空导弹。这一理念在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后更被坚定不移的植入了以色列人的血液。防空导弹被认为是效率低下的防御性武器,一直排在以军武器购置清单的最末尾。直到1990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不断用飞毛腿导弹骚扰以色列,才使他们意识到了防空伞并不是可  相似文献   

10.
引子 1993年5月7日,台湾当局在高雄造船厂的船坞码头上,举行了“光华一号”计划成功级导弹护卫舰首舰(舷号1101)交接仪式。时任台湾“总统”李登辉亲自主持、众多旧民党要员及台湾军方人士Ⅲ席仪式。该舰被台湾军方和媒体称为“21世纪巡弋台湾的海上蛟龙”。由于国内媒体对成功级的技术性能多有论述,因此本文将丰要台湾研制、装备成功级后在作战思想、战术运用等方面所获得的进步来分析成助级对于台湾海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2007年度的防卫白皮书中提出,日本将在2011年之前,完成4艘"宙斯盾"驱逐舰的导弹防御功能改造,并部署16套"爱国者-3"防空导弹,以及4套FPS-5、7套FPS-3改进型预警雷达,利用综合指挥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导弹防御体系的统一指挥。按照这一设想,2007年12月,日  相似文献   

12.
◆"反恐"部队扩编 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此后,台军全面向美军靠拢,特种部队也不例外。此后50年间,台湾军方以美军特种部队为原型,相继恢复并"克隆"出10多支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与祖国大陆相抗衡的撒手锏。其主要特种单位包括:  相似文献   

13.
在近日台军进行的“汉光-22”号陆海空联合军事演习中,台军所谓“先进”军机、舰艇和导弹悉数亮相,引起岛内外媒体强烈关注,这些武器中除外购的外,基本都出自中山科学研究院。本文追踪了这一台军武器研制核心机构的历史和现实。  相似文献   

14.
FT-2000是世界上第一种地对空反辐射导弹,在1998年范堡罗航展上的宣传资料中首次亮相,是一型与S-300或爱国者同属一级别的防空导弹,但速度可能要慢一些。范堡罗航展上的宣传资料将FT-2000称为“预警机杀手”。在同年的珠海航展上,FT-2000又一次露面,引起了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15.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8月20日消息,台军在美国帮助下,从去年起训练可执行跨海攻击的空军作战中队,目标是攻击大陆东南沿海各重要导弹阵地的制导雷达,以达到陈水扁所谓“境外决战”的构想。这种被称为“野鼬鼠”的F-16战斗机中队将编配反辐射导弹,于2006年成军。自从陈水扁当局提出所谓“决战境外”构想后,台空军便在反制作战任务中加入对大陆纵深军事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台军在“汉光23”号的“兵棋推演”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动用了所谓“战略反制武器”,打击大陆纵深目标。随着台军设立“飞弹司令部”,并在外岛部署由防空导弹改造而来的“天弓-(?)B”近程地地导弹。“境外决战”已经绝不仅仅是台军空喊的口号了,来自海峡对岸的弹道导弹已具备了实质性威胁。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国际     
《南风窗》2012,(5):21-21
风云Major Issue伊朗空中设防2月20日,伊朗军方在南部地区开展了为期4天的防空演习。此次演习动用了导弹、防空高射炮、雷达以及各种战机。最近,外界对以色列正密谋空袭伊朗核设施的猜测正愈演愈烈,伊朗此次进行防空演习或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8.
台军报告称解放军将具有对台"猝然威慑"能力 10月8日,台军"参谋本部"汇总的所谓《敌情威胁暨国军防战略报告》送达"立法院"。报告声称,未来两年台海军力优势将逐渐向大陆倾斜,届时解放军虽然不具有大规模渡海能力,但已初步具有对台"猝然威慑"的能力,可能进行导弹远程精准打击、海上封锁瘫痪等战术。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阿卡什””(Akash即天空)地空导弹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2005年5月29日印度军方发言人宣布,印度当天在东部奥里萨邦的昌迪普尔武器试验场成功地试射了一枚“阿卡什”地对空导弹。笔者惊讶于十多年过去了,印度还在“试射”该导弹,这说明要么导弹的性能还不完善,要么军方对它不感兴趣。其实早在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印度就宣称“阿卡什”将于1996  相似文献   

20.
新竹空军基地是台湾最重要的空军基地之一,目前该基地驻扎台空军499联队的幻影-2000-5战斗机,由于幻影-2000-5在台湾空军承担了主要的防空截击任务,关系重大,因此该基地与台军花莲、清泉岗等驻扎 F-16和IDF的空军基地相比,似乎也更具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