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曙光 《求实》2006,(Z1):55-56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必须高度重视党自身的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一、公共权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两重性公共权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公共权力的异化也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当社会出现阶级分化,经济利益相互…  相似文献   

2.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压器和助推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冯梦成 《世纪桥》2007,(8):48-49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4.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只有全社会崇尚法律权威,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又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利益均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创设利益均衡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当前存在的贫富分化、社会再分配能力、社会保障体制以及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应从合理分配权利资源,加强民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正确回应群众利益要求,正确定位利益冲突,寻求合理解决的渠道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长健  禹慧 《唯实》2007,1(12):35-38
网络社会是与现实社会相对应的人类生存空间,它与现实社会一道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要在和谐社会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社会。以技术为支撑、以诚信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通过制度和谐、利益和谐,实现和谐利益,最终达到安全、发展、公平、民主、文明和法治的和谐家园。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同质性.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要依靠法治来推动和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来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党刊文摘     
民主法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虞云耀在《前线》2005年第8期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一,民主法治通过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来促进和实现公平正义。第二,民主法治为人们之间的诚  相似文献   

9.
陈昊天 《新长征》2007,(6):30-31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治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阐述。但是和谐社会的上述特征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其中“民主法治在和谐社会的全部要素中是管总的,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某一部分,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07,(11)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法治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精辟阐述。但是和谐社会的上述特征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面上的,其中"民主法治在和谐社会的全部要素中是管总的,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某一部分,因为和谐社会必然是民主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必然归结于法治问题,或者与法治密不可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乃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我们必须力求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必须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体系;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民主法治",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因此,只有依靠法律制度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和谐,利益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而实现分配正义和利益关系的均衡则是法律的基本价值与功能。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完善以利益协调为基础的法律调控机制,以建立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趋于均衡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陈天云 《共产党人》2006,(24):18-19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受到权力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正确用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一、建设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用权提出的新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  相似文献   

16.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六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意义十分深远。●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民主法治的政治保障,公平正义、激发活力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宣传思想战线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环境,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臧荣华  吴小平 《求实》2007,2(8):61-63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格外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确立人民利益至上,崇尚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民主法治,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宪法的基本作用有两个基本方面: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我们要充分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社会法治政府的法律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最新 《求实》2006,1(4):67-7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法治政府将呈现出新的特征:权力均衡是法治政府的权限特征;主体多元是法治政府的主体特征;价值中庸是法治政府的价值特征;行政法治是法治政府的行为特征。深刻理解法治政府的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实现政府改革的制度创新,推动建立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