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抽取1997-2007年十年间发表在《当代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青年研究》和《青少年犯罪问题》四本杂志上的研究文献(共1646篇)为调查对象,从犯罪原因、预防矫正、研究方法、各类犯罪类型及特殊人群犯罪研究五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即1997-2007年,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主要从家庭和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研究,从学校教育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献很少。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预防矫正主要从社会文化因素当中的社区矫正着手研究,占据了此类文献的绝大多数。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实证研究在中国还是很少,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法。在各种犯罪类型当中,有关性犯罪的专项研究最多,其次是校园暴力及毒品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犯罪问题也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在世界各国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目前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许多诱发青少年犯罪的诱导因素,青少年犯罪数量一直处在波浪式上升的态势中,犯罪类型更多趋向于暴力化、智力化、团伙化,社会危害程度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15至17日,由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召开了“21世纪中日青少年犯罪问题研讨会”在沈阳市举行。会议邀请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储怀植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的王牧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等中国学者与会。应邀参会的日本学者有关东学院大学法学部足立昌胜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院内田博文教授、三重短期大学法律科刑事法研究室佐佐木光明助理教授。会议收到46篇论文,约有50人参加了学术研讨活动。本次大会以“加强中日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迎接二十一世纪挑战”为主题。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卜维义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他首先介绍了中国在近年来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所做的努力,包括立法、司法、及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他指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也需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并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对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是现代国际社会及各国立法的一种思潮和趋势。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是各国司法界乃至整个社会十分关注,并且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案人数每年始终在15万人左右徘徊,并呈现低龄化,多样化的趋势。但至今,我国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其结果是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受到刑事追究时适用的程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毒品犯罪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性的难题。伴随着跨国性毒品犯罪日益猖獗的态势,中国的毒品犯罪也呈泛滥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毒品犯罪亦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女性涉毒犯罪的研究,对女性涉毒犯罪的现状、形成原因、规律、特点进行分析,不仅促使相关部门将女性涉毒犯罪纳入工作的视角,加强对女性涉毒犯罪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日本社会问题不断发生,青少年犯罪问题更为突出,政府与国民担忧,社会学家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本文试图从青少年犯罪的种种现象,分析所产生的根源,并阐述了日本政府的对策,对研究我国青少年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青少年犯罪亦已成为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无论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的趋势,已成为困扰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管理和控制还处在不断  相似文献   

8.
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少年犯罪的研究是新中国犯罪学研究的起点。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十分严重,犯罪率急遽上升,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在此时开始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从而推动了犯罪学的研究。就整体而言,我国在犯罪现象分类研究中对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相对于其他犯罪类别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未成年人犯罪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根据福建省人大常委会的一份公报透露,2002年至2004年全省法院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迭9585人,而全省公安机关抓获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犯罪人数的比例,2002年为12%、2003年为14.7%,而2004年则为17%,是显上升超势,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个人、家庭造成直接不良后果,也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影响,现在有一种新类型犯罪,那就是计算机网络犯罪。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电脑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创造力和想像力,可以况,网络正在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模式。但网络并非一片净土,,它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也在制造诱惑和罪恶。计算机网络犯罪足信息社会中呻中新的犯罪类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案件也不断卜升。青少年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给国家安全及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忧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口益成为困扰人们现代生活的义一社会问题。以我院为例,2004年我院审理涉网案件36件48人,占41.67%,其主要特点表现为:(1)案件类型以侵财类案件为主,主要有盗窃、抢劫、诈骗(2)暴力性犯罪不容忽视;(3)犯罪主体低龄化,其中15岁到18岁的占61%:(4)犯罪上体文化程度偏低,大部分初中是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初中文化的,小部分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从这数字上看青少年涉网犯罪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人。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全世界已将其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社会公害。在我国,近些年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成员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在大幅度上升,给社会发展和稳定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比较研究了几个主要国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做法,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我国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书讯     
由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肖建国撰写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犯罪研究》一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治安动荡、犯罪增多的困境,我国在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控制犯罪增长势头,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已经尖锐地摆在我们的面前。该书理性地剖析了现代化的本质及与犯罪的关系,较深入探讨了城市化、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法制建设等与犯罪的内在联系,同时还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犯罪现象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犯罪防治战略。为了开阔…  相似文献   

12.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2):F0003-F0003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唯一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我国著名青少年犯罪学家、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徐建先生的八十大寿。徐建先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陆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的开拓者、引领者和奠基人之一。三十多年来,徐建教授开创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等多项研究的先河,使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得以全面展开且不断深入;是他促使了我国青少年犯罪学学术研究组织——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2011年更名为“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成立,使我国拥有了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和研究队伍;是他推动了我国第一部保护青少年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的诞生,使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步入了法治轨道;是他与实务部门合作创导了我国第一个少年法庭——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建立,使我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从无到有并渐趋成熟;是他创设了我国第一个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专门机构——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使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走向了世界;是他首撰了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青少年犯罪学的理论专著——《青少年犯罪学》,为我国青少年犯罪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是他首创了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出版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刊物——《青少年犯罪问题》,对本刊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鉴于徐建先生在我国青少年犯罪学、未成年人保护和少年司法制度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地位和杰出贡献,我们在徐建先生八十大寿之际,特辟专辑,特邀数位较为了解徐建先生的专家、学者共同撰文贺寿。由于版面有限,我们在众多贺文中特选了三篇以特辑形式刊发。特辑贺寿,不仅是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徐建先生,更重要是为了以此向我们的导师、我们的前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一起衷心祝愿徐建先生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4.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5):121-F0003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网法学类、社会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  相似文献   

15.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1):121-F0003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国法学类、社会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  相似文献   

16.
正《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创刊于1982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509;国内统一刊号:CN31-1193/D),是我国公开发行的,以研究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和青少年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一贯注重反映世界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的新动向、新观点、新问题、新经验;致力于整合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学、青少年法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青少年法制建设。杂志曾获得中国法学类核心刊物称号,已经两续两  相似文献   

17.
正《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创刊于1982年,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509;国内统一刊号:CN31—1193/D),是我国公开发行的,以研究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和青少年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青少年犯罪问题》杂志一贯注重反映世界有关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方面的新动向、新观点、新问题、新经验;致力于整合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资源,深化和繁荣青少年犯罪学、青少年法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青少年法制建设。杂志曾获得中国法学类核心刊物称号,已经连续两届被遴选为CSSCI期刊。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念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开展二十多年来的最大成果是唤起了人们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普遍关注。但体现在立法上,国家颁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不是青少年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体现在司法上,人民法院成立的是少年法庭,  相似文献   

19.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1):121-F0003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国法学类、社会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  相似文献   

20.
征稿征订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2):121-F0003
《青少年犯罪问题》创刊于1982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以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权益保护以及犯罪学研究为核心内容的学术性期刊。由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全国法学类、社会学类核心刊物、青少年法律保护和法制教育的指导读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