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进步: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党和国家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由1949年的1.1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5.3亿吨。其中,主要贡献来自于粮食单产的大幅度提高,由每亩68.6公斤增加到310公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顺义县的粮食生产连续8年总产、单产超历史,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就全县粮食总产来说,1980年突破3亿公斤,1983年突破3.5亿公斤,1984年突破4亿公斤,1987年,在全国粮食生产还未能达到1984年水平的情况下,顺义县粮食产量又比上一年增加3900万公斤,总产达到4.7亿公斤,成为近几年来增产幅度最大的一年。改革9年来,顺义县为什么能够保持粮食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艰苦创业,励精图治,把黑龙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重化工基地。粮食产量由建国初的57.8多亿公斤上了五个大台阶,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公斤以上。林、牧、渔业同步发展,199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1%,其中奶牛存栏65.2万头,居全国首位。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大中型拖拉机总动力、机耕地面积、机…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3)
<正>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作为经济欠发达旗县,却创造了粮食生产11年连增的奇迹,连续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标兵县称号2004年至2014年的11年间,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累计生产粮食150亿公斤,创造了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的奇迹,连续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标兵县殊荣。科学引领一个经济欠发达、农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旗缘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跨越?用莫旗额尔和办事处宜和德村60多岁的达斡尔族老人鄂铁玉的话来  相似文献   

5.
再创辉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进行,使我省农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突破100亿公斤、150亿公斤和175亿公斤大关。粮食出口量、调出量、商品量和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我们有过辉煌,但也面临着困惑: 全国10大产粮县,吉林省就占了5个,而全国农村经济百强县,吉林省竟是零! 高产穷乡、高产穷县、高产穷省的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  相似文献   

6.
农一师一团是一个拥有七千余名职工,23个农业生产连队的团场,1998年生产籽棉3300万公斤,生产粮食2000万公斤,财务盈利1000万元;1999年,农业生产虽连遭重灾仍获丰收,棉花产量突破3000万公斤,粮食产量实现2000万公斤。每当谈到团场取得的成绩,团长  相似文献   

7.
《求是》1999,(13)
山西省运城地区有9个国家级、2个省级商品粮基地,年粮食总产量21亿多公斤,其中小麦14.4亿公斤,玉米3.5亿公斤。粮食是运城地区的主要基础产业,产量大,购销量大,关系全省粮食供求平衡,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去年以来,运城地区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着眼大局,狠抓落实,突破难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统一认识,措施得力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深化粮改部署之后,山西省和运城地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首先把重点放在如何统一…  相似文献   

8.
高等农业教育在农业大省的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末,我们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共登了5个台阶。其中由年产50亿公斤到100亿公斤再到150亿公斤各用了17年的时间;由年产150亿公斤到200亿公斤再到250亿公斤分别用了7年和4年时间;而由年产250亿公斤到300亿公斤只用了两年时间。近年来粮食增产速度如此之快,除了政策对头外,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据统计,目前我省农业增产中科技贡献率已达40%以上,这当然同农业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分不开。 我省高等农业教育主要依托于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几十年来,这两所高等农业院校积极发挥教育与科技优势,在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1995年底止,这两所农业  相似文献   

9.
根据十五大报告精神。理解这个问题,要切实把握好两个重点—— 一、深刻理解“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的重要意义。 十五大报告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冠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标题之前;而且在具体阐述时。又特别强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包含着十分深刻的意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首先,“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农业基础的基础。我国现在已达到12亿人口,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人均粮食消耗量达到250—400公斤时,算是处在温饱阶段,达到400—600公斤时,才算进入小康水平。以小康水平低限计算,我国12亿人口,每年粮食消耗量约需9600亿斤;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到2010年国  相似文献   

10.
闫文义  王红蕾 《奋斗》2021,(1):35-38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家优先支持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所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农业工作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黑龙江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2020年粮食产量754.1亿公斤,实现"十七连丰",连续十年领跑全国。如何进一步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地位,在种子和耕地问题上取得新突破,这既是黑龙江2021年农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也是"十四五"时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成农业强省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     
4550亿公斤——在中央一号文件引领下,2004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将超过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700多亿元——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国家累计投资700多亿元,使2000多万农户、9700万农民从补助中直接受益,近6000万亩水土流失严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4%。农业又是一个丰收年,衣林牧副渔稳定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长4%。除棉花和糖料减产外,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4564亿公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乡镇企业继续迅速发展。全国工业  相似文献   

13.
正确看待我国目前的农业和农村形势,是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前提,是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决定》的前提。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二十年光辉历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连续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村形势比较好。一是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25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00公斤。二是农村经…  相似文献   

14.
黄禹 《奋斗》2020,(3):24-26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登上150亿公斤、250亿公斤、500亿公斤、750亿公斤台阶,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5000多亿公斤,贡献了占全国1/8的粮食增量。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了连续16年丰收,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关于政策性收购资金良性循环问题林德昌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990至1994年,全省粮食产量连续上了三个台阶,平均产量达到190亿公斤以上,粮食的商品率连续九年居全国之首。用于粮油收购的农业政策性收购资金逐年增长,1994年末,全...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1994,(3)
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本刊特约评论员1993年,我省农村经济在登台阶、奔小康的进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达到190亿公斤以上,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多种经营有较快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300...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形势很好。但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当前粮食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及经济建设发展对粮食的需求来看,粮食生产决不可放松,而应当把它放在首要地位: 一、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姜海晶 《奋斗》2011,(1):29-29
2010年,佳木斯市粮食生产首次突破50亿公斤。近年来.佳小斯市以农业生产标准化、加工增值、水利建设、机械化建设、科技化为重点,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拓 《奋斗》2022,(12):43-44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着力建设质量龙江。坚持质量第一、以质取胜,高质量成为龙江振兴发展的显著特征。”黑龙江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已连续四年粮食产量超过750亿公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稳居全国首位。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着力建设质量龙江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1.新中国成立50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建国初期经过三年恢复,1952年为679亿元,到1998年已增加到79553亿元。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9.8%,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2.自力更生基本解决了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到198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达到4000亿公斤,全国人均粮食达到400公斤。到1985年“六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终于实现了自力更生解决温饱问题的宿愿。经过改革开放20年,我国粮食生产已形成年产约5000亿公斤的综合生产能力。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