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 责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没有人权。没有民主、没有自由,出了对自由的科学见解,从此,人类便获得了一个崭新的科学 在人权问题上搞双重标准,攻击他国的人权状况。那么,他们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理论——个人全面发展理论所体现出的哲学内涵与人本主义倡导的人的发展现的哲学内涵进行了比较。在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中,马克思和人本主义都是基于异化理论,但是人本主义仅看到了技术异化,没有看到技术异化背后的黑手,而马克思则指出真正的异化是劳动的异化,进而提出个人全面发展理论;在个人全面发展理论对自由的诉求中,人本主义将人实现发展的自由概括为绝对自由和孤立,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了相对自由和主体问性。把交往能力视为个人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通过这两个方面的比较,本文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对人本主义的超越,人本主义是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的发展是与幸福的理解密切相关的,从理想的人到现实的人,展现了马克思哲学逐步深化的历程,也为我们提供了把握马克思幸福思想轨迹的内在线索。马克思的幸福思想与哲学及其它思想是二位一体,前者在后者中孕育发展,是后者的应用和体现,后者是前者的主要存在(表现)方式。从学科性质上讲,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实质是一种幸福哲学。马克思的幸福哲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幸福论形成的基石,马克思关于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观点和共产主义学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幸福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从以物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为中心,再进入到以人的幸福为中心,这是发展观的重大转折与变革。以人为本的幸福观与马克思幸福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人类幸福理论的科学把握和正确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将其所有理论、实践活动的最高目标确定为谋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明确提出未来新社会应该是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形式。人是社会的主体,只有人得到自由、解放和发展,才能推动社会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把人从旧体制下解放出来,改变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针对技术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马克思主义主张立足宏观层面,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价值、经济、制度和技术四个维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对造成技术非理性运用的内因进行分析和批判,以此探讨技术发展和生态危机之间关系。生态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虽然具有一定的空想性,但其为实现技术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了新思路,启示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生态道德价值观、构建经济发展新模式、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推动技术的生态化转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它方面协调发展,而且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具体来说,即要保障民生、落实民主。  相似文献   

7.
我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情相结合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期,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明显,尤其需要一个核心的、占主流地位的社会主导价值观来引领和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可争议地承担起了这样的职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哲学基础、理论内涵还是目标指向上,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最根本和最核心的是要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也是我国现代化事业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执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执政思想、执政能力建设和理论创新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尤其要发挥其在执政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映照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从哲学角度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角度考察和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指导,在工作中实践该思想,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有科学的方法。恩格斯晚年所极力阐发和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实践精神、开放精神、创新精神对于确立理论创新的科学态度,明确理论创新的正确目标,把握理论创新的客观规律,探索理论创新的合理路径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创造这一理论历史前提、基本立场与最初动因上 ,以邓小平有关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手抓”等论断的精神实质与内在底蕴 ,可以确认出邓小平理论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因而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理论;列宁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中走出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新路子;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将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丰富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政权理论。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政权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在保持自身团结统一和争取同盟军的基础上实行联合专政的基本理论.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和无产阶级专政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部分.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政权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政权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政权理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政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状及其历史进程进行批判性审视的结果,其中蕴含了深刻的政治思想。一方面,批判理论不仅关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普遍性问题,对实证主义的哲学精神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解析和批判;另一方面,批判理论还注重发掘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的细节,将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从宏观转向了微观,进而通达其政治诉求。可以认为,从微观视角对批判理论中的政治思想内涵进行探索,不仅能够对其进行深刻理解和阐释,而且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将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而实质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有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在本质层次上和运行层次上突现鲜明的时代性价值。科学发展观言简意赅指明了:以人为本是基础、协调发展是动力,可持续发展是方向、全面发展是目标。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对待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发展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要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交际语言能力作为英语教学的最大目标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接受,交际语言教学也逐渐成为一种公认的教学方法体系。对交际语言能力的界定进行系统的论述,从英语教学的工具、方式及出发点三个方面阐述英语教学实践中交际语言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体现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前提下,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立场;在认识和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追求公正、公平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三次飞跃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党在科学判断自己所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长期探索作出的战略思考。科学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及重大意义,对于我们全面深刻地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增强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地位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都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三次飞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和新飞跃!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是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总结和系统升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要的是要加强我们领导经济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要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去贯彻#去实现"执政能力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去提升#去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处于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以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中国共产党指导发展的理论的不断与时俱进。时代背景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对苏联兴亡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实践基础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有自觉的矛盾意识和改革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