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过程。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客观反映了一定时期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集中表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特征,但没有改变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生产力阶段性跃进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最根本原因。从"硬需要"到"软需要"的转型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推动力。没有绝对的"平衡""充分",只有相对的"平衡"和"充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具有中国化、大众化、制度化、辩证化等四个创新性特征。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路径,落实新发展理念,倡导真实需要,扬弃虚假需要。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要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又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点,更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仍然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但人民的需求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我们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旨归,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矛盾普遍性的把握。党对主要矛盾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其转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矛盾普遍性的体现,其依据是多种矛盾间的力量对比,这对新时代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新时代我国的历史阶段、基本国情、国际地位没有改变,这其实是"两个没有变",这是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其依据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有限定性作用,与转化了的主要矛盾都是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了我国矛盾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有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在中国大地上的活学活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在理论逻辑上体现了继承和创新,在现实逻辑上体现了成就和问题,在实践逻辑上体现了发展和变革,在价值逻辑上体现了追求和旨归。我们在深刻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重逻辑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解决它的关键问题,从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体现出百年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表现为对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关系认识上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认识中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深入分析百年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演变历程与党对社会矛盾认识逻辑发展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内涵,深刻理解在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理论源于并高于实践,也终将服务和指导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最大理论创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立足我国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转化,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找准逻辑起点;紧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之问,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从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两大层面,完整清晰地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实质和实践方略;在确立目标及推进路径的一致中,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显著标志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发生了新变化。在深入研究十九大报告基础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主要立足于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史的梳理,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物质基础和转化条件进行理论阐释,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具有三重意涵:一是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二是集中反映了"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三是集中表达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现实任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政治判断,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主义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从矛盾的表现形式、主要方面、解决方法、解决目的来阐释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内涵,从而总结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克服急躁和保守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9.
走入新时代,我党通过全面分析社会发展程度,精准对焦发展突出问题,敏锐把握人民需求变化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对需求、供给以及需求和供给三个方面发展变化的细致观察和周密分析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依循着历史、理论和现实三重逻辑,饱含着丰富的哲学和实践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包含了为迈入新时代端正思想认识,为开启新征程指出工作重点,为实现新发展汇聚人民力量等三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7,(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两段话中,第一段讲的是"变",第二段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十九大作出的精准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要矛盾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决定我们党的工作方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在社会客体和社会主体之间保持合理张力。从社会主体来看,人类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从低级到高级演进的过程,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从社会客体来看,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也日益突出,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瓶颈制约。因此,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逻辑进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提升发展质量效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推进平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会愈发感知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社会主要矛盾是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我们有必要从现实依据、理论内涵、历史回溯和实践把握等四个方面作一些必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有一个逻辑起点,而这个逻辑起点可以说是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内生动力的,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则是推动着整个体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故此,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科学定位。本文通过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依据和丰富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当前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准理解和深刻把握这一重大表述需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这对于正确处理和解决我国当前及今后的社会矛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和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不断演变,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事情,直接关系到其政策、方针、路线的制定及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客观形势、基于我国的国情,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判断,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以后到党的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推动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对新世纪我国国内外社会存在的矛盾作出了新判断,对社会主要矛盾有了新的科学认知,促进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演变,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从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出发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不断指导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可以看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体现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时俱进。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和阶段性特征,促使原来主要矛盾的解决以及新的主要矛盾产生。对此,我们应正确认识当下社会主要矛盾,把握"变"与"不变"的临界点,丰富社会主要矛盾学说,创新解决途径和方式,促使社会主要矛盾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并且特别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涵组成,对新时代文化发展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赋予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8.
优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生产力逻辑”,基于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以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综合考量,进一步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是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逻辑”。一方面,道德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在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主体力量上的同一性和成功实践经验上的传承性为从道德视角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含着道德失范和道德困惑的现实困扰,亟需发挥先进道德的引导作用。依托“价值逻辑”构建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德治体系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发展的精神需求,而且能够推动道德实践的展开,对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这个新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我们要看到三个"变",即"新时代"之变、社会需要之变、社会生产之变;同时,我们又要从"变"中看到"不变",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动态把握矛盾转化规律和社会主要矛盾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特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