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重构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将联合、拥护苏联,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略转变为既联合苏联又积极争取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新战略。在新外交战略的重构过程中,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延安的访问、报道,不仅宣传了中共的新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共外交战略的重构进程。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4,(1)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延安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的实践,得到创新与发展。延安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充分适应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格 《世纪桥》2014,(1):20-21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延安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的实践,得到创新与发展。延安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充分适应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对外交往形势。为了改善对外交往状况,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与共产国际建立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努力与西方国家交往。不仅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也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党的自身发展。延安时期党在对外交往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对于今天党开展对外工作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世义 《世纪桥》2010,(15):56-57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对外交往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和全球趋势的不断发展,多边外交日益频繁的出现在中国的外交活动中。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沿革。对多边外交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所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有助于把握国际形势,更有助于未来中国对外交往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1944年,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了与美国政府的外交活动。毛泽东把这种在当时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统治下的外交活动称做“半独立外交”。这个鲜为人知的外交活动,不仅是中共外交的开始.而且对中共在二战乃至以后的解放战争中赢得中国,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并成功地执行了正确的对外政策,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外交工作的经验,对党在当今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的外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一、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所进行的党建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工作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延安时期是指中共中央、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后转移到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直到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再次转移,这一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一时期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与极好的效果。这一时期党的建设有着深刻的背景与必然性,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指从1935年10月长征红军安家陕北至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的13年峥嵘岁月。延安时期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党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时期。在改革与开放新形势下,回顾延安时期党在政治、思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国际活动空间极其狭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分析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及时制定和调整党的对外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抗战环境,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解放区的狭小天地,走上了世界政治斗争的大舞台。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干部,对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相对于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反恐外交、气候外交等来说,交通外交可能有些读者不那么了解。外交活动离不开交通工具,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其他政要或前政要出访期间,在到访国进行外交活动,通常使用小轿车;交通外交则是指出访团组故意不使用传统的交通手段,不坐小轿车,而是乘地铁、轻轨、马车或骑自行车进行的外交活动。交通外交大大降低了外交成本,拉近了来访客人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丰富了公共外交、城市外交的方式和方法。交通外交这些年一步步流行起来。例如:2013年10月15日,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一行来中国访问,来访期间,他们乘坐了北京地铁一号线;2014年3月11日,到访韩国的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一行乘坐轻轨游览龙仁市;2014年4月24日,法国前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主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国际活动空间极其狭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分析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及时制定和调整党的对外政策,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的抗战环境,同时也使中国共产党突破了解放区的狭小天地,走上了世界政治斗争的大舞台.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干部,对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常城  李慧 《学习月刊》2011,(4):41-4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对外推行经济外交成为了各国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外交虽然是一种政府行为,但它却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党的烙印,党的经济外交思想直接决定着国家经济外交的战略和政策,指导着经济外交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对外新闻宣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期的斗争实践,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打哑巴仗”是要吃亏的。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抗战时期党尽一切力量创办对外宣传阵地,并充分利用外国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进行对外宣传报道,还派遣部分同志到南洋进行新闻宣传工作。皖南事变后,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为保存进步文化力量,把在重庆、桂林等地的大批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疏散到香港,建立了新的文化阵地。1944年,随着中外记者团访问延安,中共对外新闻宣传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通过长期努力的对外新闻宣传工作,中国共产党打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并使之有力地配合了党的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为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共产党开展武装斗争及夺取国家政权的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对外活动。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先后建立和参与建立了“南方局及其外事组”“延安交际处”“中央军委外事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南京局外事工作委员会”“中央外事组”等外事机构,为中共讲好“延安故事”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新中国的外交队伍培养了大量人才。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场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这些高规格、宽领域的中国主场外交活动不仅传播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更使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在中国全面展开特色大国外交的新时代,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内涵及重要价值,准确把握主场外交中党的成功实践和形象定位,塑造具有时代担当、人类胸怀和国际影响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对塑造好党的形象、传播好党的声音,增强中国国家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改变革命局势的关键时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与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构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进行党员干部培养,巩固马克思主义地位,不断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取得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话语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的红色歌曲一般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13年所广为流传的革命歌曲、向上积极的战斗歌曲。延安时期的红色歌曲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岁月中形成的,与民族精神一起成长、传承与发扬的歌曲,它是启迪身心的歌曲,更是20世纪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反映。通过对延安时期红色歌曲价值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追求理想的艺术品格,能够汇聚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增强中华民族无比的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使广大人民群众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张飞虹 《党的文献》2011,(1):107-113
在刘少奇思想生平研究中,刘少奇外交活动与思想研究相对薄弱。1988年以前这方面研究基本空白;近20年来研究有了一定进展,一批档案相继公布或解密,若干当事人回忆录、外交史著作陆续问世,论文选题的深度与广度有所提高,突出反映了刘少奇在党际外交和贯彻执行新中国外交方针方面所作的贡献。一、刘少奇外交活动与思想的基本脉络从1949年6月至1966年8月,刘少奇的外交活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主管党的对外工作。与之相关的重大外交活动有:1949年、1952年、1956年、1960年四次出访苏联;会见各国政党领导人和宾客280多人次,由此形成的谈话记录、内部报告、文稿和批示仅中联部保存的就有3000多件。这些文  相似文献   

20.
《世纪桥》2017,(3)
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现实意义。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延安时期延安的知识分子概况,随后阐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再之后,文章通过分析指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现实意义。在文章的最后,对本次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