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法官法》,大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品格高尚的法官队伍,为全面实现“公正与效率”世纪工作主题,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我院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和布置,制定了《关于开展以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的专项教育活动计划》。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行司法改革多年来,合格法官的选任是困扰我们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法官遴选制度比较,论述我国法官遴选制度中的困境并提出个人设想,希望对我国的法官职业化中法官队伍的建设带来思考.  相似文献   

3.
吴家友 《政策》2003,(7):32-33
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是今后一个时期法院的重要工作。法官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司法丈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结果,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开展法官职业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各级法院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全面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努  相似文献   

4.
法官的职业使命是赋予法律以生命,法官的司法活动以法律解释为中心,然而,在我国法官职业化缺失,因而法官职业化的过程要在法律解释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符合法治要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法官多数是以公务员的身份出现。我们在描述法官时更多的是强调它与一般公务员的共性,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作为公平、正义象征的个性。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法官职业化逐渐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2001年,法官职业化这几个字首次在我国被正式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6.
毕节市人民法院现有业务庭7个,人民法庭14个,受理案件辖41个乡(镇、办事处)3414.9平方公里128万人。全院现有法官78人,正副院长4人,审判执行法官69人。法官年龄为:31-35岁4人;36-40岁30人。  相似文献   

7.
王道国  钟俊 《理论月刊》2006,(2):110-113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从整体上对我国法官职业化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意义深远。但具体如何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仍涉及到不同的改革策略和方案设计。对此,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有不少论述,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研究表明,由法官大众化带来的法官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已成为我国法官职业化的主要障碍。因而,在中国特定的国情中,实现法官职业化的关键,在于尽快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法官的职业化、专业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司法正义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法官的职业化、专业化有利于辩论式审判方式和主审法官制的推行●法官职业化与专业化有利于防止司法腐败所谓法官的职业化是指法官不仅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履行国家公职人员的职责 ,而且更重要的是属于特别职位 ,以特殊的工作方式 ,实现特别的职能——法律裁判职能。法官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 ,依法行使国家的审判权 ,他从公正的、超然的国家职能第三人的位置 ,以高洁的品德、渊博的学识、清晰而理性的思维、明察善断的能力以及相当的独立性 ,并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官职业化建设存在着三个缺失:精英理念的缺失、制度性独立的缺失和法律方法论的缺失.法官职业化建设只能依照精英化的策略来完成,制度性独立是实施法官职业精英化策略的基本条件,法律方法论是法官职业精英化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10.
论法官职业化是司法改革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林 《理论月刊》2003,(10):93-94,138
我国司法改革的目标是“公正”与“效率”,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保障这两个目标的实现。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在司法改革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法官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实现司法改革目标必须有合格的法官作保障。法官职业化将对我国司法改革发生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加强思想教育应放在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首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公正是审判工作的灵魂和生命,要做到司法公正,就要求法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长期思想教育的结果。所以,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7月首次明确提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它是一场重新塑造我国法官新形象的运动,是我国法官队伍改革的主流思路。法官职业化不仅是我国法官形象的重新塑造,而且是通向司法公正的必由之路。我国法官职业化的改革途径是:实行法官定额制度;改革法官遴选、晋升和管理制度;改革法官的职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是专门从事司法审判工作并具有一定权威和社会地位的特定职业和职业群体。法官职业化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按照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的说法:“法官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法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法院队伍建设的一条主线。”笔者拟就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当前法官职业化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途径谈一点粗浅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杨浦区法院按照《人民法院三年改革纲要》的要求,大力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关于法院院长辞职的暂行办法》、《部门主要负责人考核办法(试行)》和有关庭长(主任)助理管理规定,在干部任用上强调能上能下,在干部选拔、考核上强调公开、公正,在干部培养上强调年轻化,努力建设一支能担当得起跨世纪重任的高素质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5.
邱天 《协商论坛》2010,(5):47-49
司法权公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如何根据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司法中,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丰富司法民主方式、拓宽司法民主渠道,践行司法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硬的领导班子带动人.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人,以廉洁的司法文化凝聚人,以良好的学习风气净化人。”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人民法院紧紧抓住法院队伍建设这一根本.以公正司法为核心.以和谐司法机制建设为方向,全面加强人民法院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司法公正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提出了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命题,作出了大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大报告则更加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而且专门对司法体制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改革要具体抓好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涉及司法体制改革的法官职业化建设,必须坚持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推进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应当着重从制度上予以设计和保障法官职业化,是指法官以行使国家审判权为专门职业,并具备独特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法官职业化建设,就是要根据审判工作规律和法官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个闯红灯的教师被带到了法官面前,她为自己争辩,说闯红灯的理由是急于到学校改作业。法官仔细地问:你真的是个老师么?那老师以为会有从宽处理的可能,便很明确地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9.
在英格兰的司法制度中,职业法官的人数一直很少。而治安法官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承担了英格兰98%以上的刑事案件,是确保英国法治秩序的中坚力量。文中通过对英格兰治安法官模式研究,发现英格兰三种类型的治安法官互相补充,不可分割。无薪治安法官是基础,有薪治安法官是补充,行政治安法官是后盾,他们共同构成英格兰低成本高效率司法传统。将三种模式的治安法官整合成一种以职业化为基础,其它分工有效进行的治安法官制度是英格兰法官制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成功人士喜欢炫耀家世,想不宣传也不行。如果自己不宣传,好事的帮闲者也要起劲地宣传。如果是世家子弟,可以说名门之后,本非等闲之辈。出身贫寒的,也可以大吹特吹,说是历经千辛万苦,非常人可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