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风起南海,潮涌珠江。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广东作为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实践进程可以说是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生动展现。45年来,广东从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沿海边陲省份一跃成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的经济大省,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最具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如今,“春天的故事”在广东续写,一股改革创新勇争先的热潮在这里涌荡。  相似文献   

2.
近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涨”声一片。 随着今年年初江苏省在全国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几个月来,宁夏、吉林、山西、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天津等地相继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大概有20个省份计划在今年内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如果列举一个与广东如影随形的词汇,那这个词非“改革开放”莫属。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用“改革开放”划为前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广东是一个沿海的边陲省份;改革开放后,则是走在全国前列的经济第一大省,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改革开放45年,首先打响“开山炮”的深圳从一个只有几条道路、最高楼不超过3层的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广东则以年均经济增长11.7%的速度,成为经济总量近13万亿元的大省,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大学调查评价中心最近首次发布“中国发展指数”,将中国的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四个类群,北京、上海被列为第一类,总指数遥遥领先其他省份。按照中国发展指数的标准,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五个省份被列入第二类。第三类的12个省份是: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河北、山西、黑龙江、湖南、河南、湖北、新疆、陕西。第四类的12个省  相似文献   

5.
[案例]从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大面积缺电。全国共有12个省、市、区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进入2003年,又新增4个省份,全国已经有一半省份缺电。到了2004年,电力需求受G D P增量拉动继续增长,缺电省份扩大到24个。号称中国水电第一大省,也就是两年前被一些人认为“电多了,不宜再上新的水电项目”的四川省,2003年上半年拉闸限电达到5万多次,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当年冬天,破天荒地从华东地区购买两亿度电入川救济。面对2002年以来的大面积缺电,国家决策部门一改几年前的“慎重”态度,除了接连批准巨、大、中型水电站建设外,还新批了…  相似文献   

6.
“狼来了!”这次“狼”真的来了——2004年。当广东、海南、宁夏、山东四个省份在全国率先进入新课程实验时,举国上下一片惊恐,学界赞美声声、高中惊惶不定:2005年仅江苏省独步后尘.大家纷纷猜疑新课程的前路.高中教师教师那悬着的心好像又踏实了许多:2006年、2007年先后有9个省份加入到这轰轰烈烈的新课程实验大军时,大家又躁动不安,  相似文献   

7.
直到2003年,云南还是全国最后两个供销社未扭亏的省份之一,各项发展指标均落后于全国各省。面对严峻的形势,省供销社党组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把握重点,五年迈出了五大步,实现了五个新转变,一举跃人全国先进行列,位居西部省份第一,连续三年获全国省级供销合作社综合绩效考核特等奖,开启了“二次创业”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日前,全国31个省份都公开了各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文简称“六普”)数据,从31个省份的数据来看,青少年比重在多数省份已经严重偏低,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出现超“少子化”现象,四川出现严重“少子化”现象。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有26个省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已越过7%的“红线”,四川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处于统领地位,对于战胜当前这场不期而遇、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危机,重振加快发展的信心和雄心,起到了“主心骨”和“定心丸”的重要作用。广东作为全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早、遇到的挑战最大、受影响程度最重的省份,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广东经过探索、创新破解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措施,将为全国其它地方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9,(3):62-64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28个省份已召开“两会”,广东、山东和江西3省“两会”也召开在即。综观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保增长、稳就业、调结构、促改革、抓政府自身建设成为2009年各地攻坚克难的五大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浙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浙江是市场经济的先发省份,从而也先于全国多数省份遇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方式的重构问题。从基本脉络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经历了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到不加区分地将所有的文化部门推向市场、在市场化的压力下被动地开展“生产自救”,再到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实行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的原则,进而实现了从传统“文化事业”到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对海洋大省的福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深水岸线居全国第一位,福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依靠海洋资源,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今年8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微划》),使福建成为继山东、浙江、广东之后第四个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省份。“十二五”期间,我省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蓝色产业经济带,应勃酞扔好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8,(2):56-58
数据显示,继2007年辽宁、四川GDP突破万亿元成为“万亿俱乐部”第八、第九个成员之后(其他7个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河北、河南)。在制定未来5年发展目标时,吉林、福建、湖南、天津等省市都明确表示要晋级“万亿俱乐部”,而北京、湖dL2007年GDP迈人万亿大关,意味着其经济对周边地区以及全国的影响都在加大。可以预见.到2012年,全国半数以上省份都将成为“万亿俱乐部”成员。毫无疑问,它们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主导力量;它们的发展路径.也将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广东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是以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为先导的。广东正是依靠“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从广东改革开放的历程不难看出,解放思想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无止境的。每一次思想解放、观念更新都是推动广东改革开放前进的强大动力;扫除的思想观念障碍越多,解开的思想禁锢和束缚越彻底,所焕发出来的改革、创新、发展的动力就越强大。如今,  相似文献   

15.
奉节脐橙运销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在俄罗斯和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多次参加全国鉴评并荣获农业部“优质水果”和“名牌产品”称号。而今,奉节脐橙经过不懈努力,已创下了令世人瞩目的“一棵树养活了30万人”的奇迹,创造了四个全国第一:优质72-1脐橙品质居全国第一;优质脐橙产量居全国第一;用母树单繁殖、果园建设的质量尤以品种纯度居全国第一;脐橙在全国获奖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一。当前如何立足优势,加快脐橙产业发展,推进脐橙产业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事关县域经济全局。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是最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省份之一。成都市探索出的“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以及“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等方式路径,受到国家肯定,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闻     
<正>8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出炉"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公布了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这是目前为止全国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启动,上海和浙江两个省份率先进行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又启动了第二批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个省份试点。此次公布的8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采取"3+1+2"模式。新模式下的高考指挥棒将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是新模式更好满足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和生力学说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本文深入探讨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分三个阶段论证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独到地提出了这一思想五个方面“第一”的基本观点:“第一要素”、“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位置”、“第一战略”并论述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国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省份通过了“十一五”规划《建议》。这当中,欠发达省区占了大部分。我们从横向角度,对欠发达省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新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大多数欠发达省份的经济结构里,农业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像  相似文献   

20.
李君如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 “三个代表”思想是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2月在广东考察时提出的。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进一步把党的建设突出地摆上了重要位置;第二,引人注目地把党的建设与党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第三,鲜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