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坚持走市场化运作、多形式发展的路子,加快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72.7%,比2001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一、适应形势需要,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放在“三农”工作的大局中谋划农村各项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对村级集体经济原有的发展模式和收入途径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2001年,全市有121个村集体年收入不足2万元,由于收支缺口增大…  相似文献   

2.
杨元寿 《政策》2004,(4):34-35
黄冈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革命老区。全市共有4286个村,73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占80%。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村级收入相应减少,有些村“无钱办事”的问题更加突出,并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2002年开始,在全市农村狠抓村级发展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村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同农村公共产品特性有异、不同农户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度强弱不均以及农户间经济实力存在差别等原因,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农户有效地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必须以农户具有公共精神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建立起高度组织化的农村合作组织和具有较强组织供给能力的村民自治组织等为前提条件。从农户参与供给的路径上看,需要通过培育农户的公共精神,增加农户收入,完善农村合作组织,增强村"两委"的管理能力,为农户参与供给提供思想动力、财力保障、有效载体和领导支持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足,是贫困落后地区带共性的问题。从大姚县目前情况看,全县129个村(居)委会.有集体经济的村(居)委会仅13个,占10%,其主要来源是村管库、塘、加工站和房屋出租收入。而且大部分有积累的村由于提前收取承包金、“寅吃卯粮”变成了“空壳村”;无滚动发展能力,既使有积累的村,绝大部分也只有几千元,还弥补不了村级机构运转的经费缺口,更谈不上滚动发展和为群众兴办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5.
发展村级渔场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湖北省渔业经济学会毕千通过对稀水县大力发展村级渔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调查后撰文说:烯水县有640个村,1993年已有522个创办了村级渔场,经营水面50900亩,占全县养殖水面的63%,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6.
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农村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班子执政水平低,村党组织发展滞后,领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功能难以发挥,其他村级组织发育水平低,村级经济组织空壳化严重等。以上问题的出现既有村级组织自身的原因,也受客观发展条件的限制。对此,应当从组织、人力、资金、制度等四方面入手,为村级组织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兴化市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红色领航",充分释放"党建+"聚合、辐射、引领的叠加效应,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全市613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4.53亿元,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低于35万元的269个经济薄弱村已脱贫207个,今年底基本实现脱贫目标。  相似文献   

8.
泗阳县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比较薄弱,到1996年底全县集体经济“空壳”村达313个,占全县总村数的51.2%。村集体无钱办事,应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弱化。针对这一情况,从1997年开始,我们下定决心,把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目前,全县611个行政村中已有597个村有集体收入,总收入累计达到3045万元,村平均收入达到5.1万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增加到159个,  相似文献   

9.
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的重点和核心在于为村党支部、村委会(以下简称村两委)提供政治、经济支持,使其在村域自治、管理和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0.
李娟 《求索》2013,(2):263-264,50
本文在解释了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增长及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设立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函数和工资性收入函数.结合对湖南6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户主技能、生产性资产和有效贷款是决定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显著性因素,劳动力和耕地数量与工资性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1.
《政策瞭望》2004,(5):49-49
中库村,地处温岭市箬横镇西部,交通便捷,经济较发达, 村域面积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1亩,占总面积的90%。全村共有376户,常住人口1143人。现有各类企业15家。2003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857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87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村级工作几大难处和对策王义树行政村是联系乡镇和广大农民的桥梁。村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能否落到实处。在近年的农村工作实践中,笔者调查了解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部分村的党支部及村...  相似文献   

13.
朱慧 《政策》2010,(2):45-45
近年来,宜城市委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把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优化党组织设置,服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全市178个村中35%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无到有,3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  相似文献   

14.
彭钊 《当代广西》2012,(16):50-5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和主要途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农村市场主体。目前,全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1253家,占全国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数的1%左右;全国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52.17万家,实有入社农户4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6.4%。这对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引领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其素质的高低、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村级班子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到农村工作的开展。近些年,我县在农村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提升了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激发了这支队伍的生机与活力,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创新选拔任用机制,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结构。我们不断增强时代意识,拓宽选人视野,着力解决“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一是大胆起用政治素质较强、发展上有本事的人。在市场经济中领先一步、带头实践党的富民政策的“经济能人”,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  相似文献   

16.
<正>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我区以做好"七篇文章"为总抓手,持续用力推进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全面消灭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初步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质量的"六个转变"。截至2019年底,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年度新增总收入达16.6亿元,同比增长38.3%;所有行政村当年集体经济新增收入均突破4万元,18.6%的村当年新增收入超过10万元,5.4%的村当年新增收入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现代家庭经营,是近几年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当今条件下,是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层经营单位。由于受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影响,在论及现代家庭经营的社会经济性质时,理论界出现了较大的分异。一种观点认为农村家庭经营是农村集体承包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无疑是属于集体经济性质的。一种观点认为家庭经营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具备集体经济属性,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私人经济。还有一  相似文献   

19.
干武东 《今日浙江》2015,(10):52-53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组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村级组织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前提保障,也是改善农村民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已不单纯是一个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政治问题.只有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村党组织才能拥有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20.
农民根据庭院的环境条件 ,家庭成员的能力 ,面向市场 ,发展庭院经济 ,效益是显著的。比较起来 ,一般一亩庭院经济收入比五亩大田收入还高 ,有的农户庭院经济收入占家庭经济收入的60 %—70%左右。因而在贫困山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它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