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磊 《法制与社会》2011,(9):226-227
人生价值观是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它为人们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构建科学的人生价值观需要从客观现实和自身条件出发,营造良好的人生环境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需要通过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发挥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家把人生概括为功利人生、求道人生和游戏人生三种。我们都是常人,三种人生都要经历和面对。功利人生,就是追求金钱和权力的人生。商业社会,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权力,信息就是财富,现实中手机电脑常常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秘密信息更是权力更是财富,现实中掌握商业秘密、国家机密、个人隐私等内参的人往往是有钱势的人。世事洞明皆学问,当前社会上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氛,我们就在这种气氛当中,自然免不了追求功利不能脱俗。三国周郎就有“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的吟唱,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不向周郎学习,怎么能够意气…  相似文献   

3.
贺良 《法制与社会》2011,(10):19-19
冈窗人生是极其复杂与痛苦的一段人生经历。如何认识好这个时期的人生,转变道德观,笔者认为:必须用传统文化的精髓——《道德经》来引导自己,参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当一个人的人生出现某些污点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他擦掉这些污点,继续前行;不愿看到他的污点被放大,以致于人生面目全非。当一个人的人生走上歧路时,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他认清正确的方向,重新出发;不愿看到他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以致于人生走到绝境。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  相似文献   

5.
戏剧界、梨园行有句老话: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前半句,说的是人生有许多矛盾、纠葛,有低谷,有高潮,有如戏剧剧情曲曲折折地展开;而后半句说的是,写好戏、演好戏,要有深刻的人生感悟,识得人生酸、甜、苦、辣、咸,方演得活灵活现、生气淋漓戏中人。对这句老话,我却要较真一番,说它过于笼统,也有些片面,因为并非所有人的人生都如戏剧那样冲突不断、跌宕起伏,而三尺舞台上也展演不尽众生百态、人生五味。我倒是发明了一句话,觉得更能道出生活与戏剧之间的内在因缘,就是:法庭如戏,戏如法庭。这句话,并非故意卖文,而来自实际生活的体验。话说2000年…  相似文献   

6.
史爱萍 《政府法制》2012,(12):38-39
没有规划的人生是盲目的,仿佛缺少了桅杆的船儿,难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人生如果只是受欲望引导,被名利所诱惑,这种人生就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7.
蒋燕 《中国公证》2008,(12):63-64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而有的人却会用心地阅读,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每一个人都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三十多年已走过,回想起来有太多的感慨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那就是公证照亮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年轻、财富、学识、友谊,毫无疑问是人生的资本,但这些都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人生最重要的资本是信用. 信用是一种彼此的约定.尽管它无体无形,但比任何法律条文更具震撼力和约束力.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想跻身成功者的行列,肯定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高峰江 《中国检察官》2006,(2):69-70,77
人生最珍贵的莫过于人身自由,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失去人身自由,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重新获得人身自由。公诉人执正义之剑———是为不应失去人身自由却失去人身自由的人依法争得人身自由。2005年2月5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上午,辽宁省建昌县看守所的两扇黑色大铁门打开了,卢连权(系  相似文献   

10.
心理-道德教育是心理教育的一种形态,其宗旨或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服务人生幸福是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心理教育者应提高教育自觉,清晰地理解心理-道德教育理念,以及心理-道德教育如何服务于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1.
汤娉 《法制与社会》2010,(19):272-272
人生计划权即自然人在正常情况下实现其自身或其职业发展而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它作为自然人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生计划权是一项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相互契合的权利,设立人生计划权将有利于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人生计划权即自然人在正常情况下实现其自身或其职业发展而不受他人干扰的权利.它作为自然人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与其他民事权利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生计划权是一项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观念相互契合的权利,设立人生计划权将有利于实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时间长河里,45岁的人生能创造怎样的价值?浙川县原纪委副书记任朝学的一生,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对党忠诚、与民贴心的人,从不因生命短暂而使人生黯然,崇高的品质使他的人生更丰盈、更久远。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充分证明,当代大学生存在种种困惑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人迷失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建,必须从正确认识个人主义和认真批判个人主义倾向开始;应当按照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原则,建构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范式;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大学生人生理想的建构倾注最大的理论热忱,通过“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等途径,来帮助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的重塑。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幸福始终是人类向往与追求的目标。究竞幸福是什么?仍然令我们深思。作为理性的人类不能仅仅满足于生存,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思考人生。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幸福论思考人生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时,一个辩证的、意义普遍的规律需要我们去把握与认识,并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相联系,从而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当代大学生追求幸福必须在自我创新的人生历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16.
历练人生     
假如害怕风暴,你就不要跋涉沙漠;假如害怕荆棘,你就不要攀登高峰;假如害怕风浪,你就不要泅渡大海;假如害怕牺牲,你就不要冲向战场;假如害怕失败,你就不要直面挑战……失败是人生的试金石,没有失败的人生是脆弱的人生,正如没有经历风雨的树,难以长成参天大树。人能够从悲哀绝望中奋起挑战,能够从困境磨折中重新站立,这样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刘桂明 《中国律师》2006,(10):58-59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做律师,其实是一种选择。自从你踏进律师圈,你就开始选择了一种职业、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就已经选择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人生、决定了人生的旅程、决定了人生旅程的结果。于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六安市原副市长王伟在反思犯下的罪行时提到,自己"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将事业与享受作为人生的两大追求目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实主义大师伦勃朗,一生波澜起伏的人生遭际,对他艺术的创作产生重大的影响。笔者试图分析大师的人生变化,揭示艺术的真谛,对他的人文思想、技法特点及自画像进行艺术剖析。  相似文献   

20.
描人世沧桑,写人生百态,是《回望人生》专栏的宗旨。凡人经历,处世传奇,一切人间的风情景致,只要独特,都可作为本栏的选题。 本期推出一位与癌症打交道的女警官,颇有几分传奇色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古训,从女警官的经历中似可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