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三公”公开成为热点。笔者以为,作为享有法定预算监督权的各级人大,也应拿出切实的行动,在推动“三公”经费公开、建设透明高效的法治政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谁来对其规范性负责,谁来保证其真实性就是问题的关键,"三公"经费的公开需要规范而令人信服的"权威发布"。截至7月18日,98个中央部门已有33个部门晒出"三公"经费账单。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1,(8):59-59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今年6月底前,98个中央部门须公布“三公经费”。截至7月28日,超出最后期限巳过一个月,尚有10来个单位未公布此项数据.  相似文献   

4.
田晓佳 《人民论坛》2013,(10):88-89
“三公”经费的公开对于构建法治政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自公开以来,各种乱象饱受诟病,还需要各种制度的完善和适时跟进.一方面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政府会计体系,完善预算科目设置,加强预算控制,确立预算及公开程序与方法;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审计体制并配合相关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5.
3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中央各部门要公开本部门2010年度“三公”经费决算数和2011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5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然而,在90多家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数据后,地方政府的“三公”经费公开却没有跟上步伐,绝大多数地方行动迟缓。(9月15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纳税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利益是一种涵盖利益,那么官员从三公经费中获得的个人利益就是一种狭隘利益。在预算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三公经费越多,官员获得的狭隘利益就越多,但是纳税人享受的公共产品会变少,涵盖利益就会受损。过多的三公经费不仅扭曲财政支出结构,而且导致宏观税负过高。官员不会自发地放弃狭隘利益走向涵盖利益,所以,需要有一种约束的力量,这种约束力只能来自于立法机构和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7.
公开“三公”经费有赖于加强问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中央单位首次公开2010年三公经费支出引发外界关注。此举获得公众的一致好评。近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提升,公众极为关注自己所缴纳的税款被用于何处。而频频曝光的政府部门三公违规事件,使公众对三公经费的使用情况的关注达到极致。公众期待三公经费能够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舒圣祥 《群众》2014,(2):69-69
<正>据报载,截至2014年1月23日,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召开"两会"。地方新一年"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预算,与往年相比数字上有一定降幅。广东、北京、湖北、上海、陕西等地下降超过10%,浙江降幅为30%。但是,与公众的期望相比,大部分地区"三公经费"预算下降幅度并不大。过去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相当严苛"的公务消费文件规定,吃、住、行、游无一例外不受限  相似文献   

9.
记者4日从财政部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已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2010年中央决算的决议,经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94.7亿元,这也是首次公开中央单位“三公经费”。(7月5日《北京晨报》)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11,(8):6-7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9日报道,截至7kl18日22时,98个中央部门中,已有31个公开了“三公”经费,并呈加速态势。31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的程度和内容,有的细致,有的“粗枝大叶”。其中,审计署7月11日公布的“三公”数据,精细到了“出国人次”和具体“车辆”。  相似文献   

11.
7月19日起,中央部门如期公开2011年度三公经费。与去年首次晒三公相比,今年公布的情况更详细,并首次公布行政经费数据。但从目前公开的情况来看,人们依然无从判断某个单位、某项三公支出是否合理,该不该花这笔钱以及是不是花多了,人们只能凭感觉、想象、经验去评判,而没有过硬的标准和依据。例如,2011年中国地震局1082辆公车的运行费用共计  相似文献   

12.
“三公经费”公开怎么服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3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6月底前向全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并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我国政务公开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实质意义的一项举措。  相似文献   

13.
《公民导刊》2013,(9):8
《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草案送审稿)》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信息均属于行政机关应主动公开的重点内容。《送审稿》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公开相关内容。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应当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3,(9):8-8
<正>《北京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草案送审稿)》即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信息均属于行政机关应主动公开的重点内容。《送审稿》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公开相关内容。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应当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包括: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资讯发达的时代,在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的公开上,任何试图糊弄公众、敷衍了事的做法都是愚不可及的,永远不要低估公众的智商;相反,只有公开才能赢得体谅,才能求得改善。  相似文献   

16.
《浙江人大》2012,(4):79
日前,上海市政府印发了《上海市财政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规定将从今年起公开上年度市级部门三公经费决算和当年度预算。据介绍,上海还将逐步细化报送各级人大审议的预决算草案,将其中涉及教育、医疗  相似文献   

17.
《浙江人大》2012,(5):61
国务院再次要求三公经费公开,这一次剑指省级政府,时间要求在两年内。但是,公开质量如何,公众心存疑虑。变通的财务手段是三公消费显得神秘莫测、难以捉摸的根本原因。各级政府机关每年会产生  相似文献   

18.
“三公”经费问题的解决,毕竞是建立在公布基础上的。如果连公布都做不到,那凭什么让民众相信“三公”经费问题能解决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三公消费的神秘面纱渐渐被揭开,由此而引发的讨论也纷至沓来。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涉及三公消费的各项改革举措,有赢得喝彩的,亦有饱受争议的。破解三公消费改革的困境,除了决心外,更需要经验的借鉴和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今年各级政府将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决算、“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保障性住房、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征地拆迁、价格和收费等信息公开。《工作安排》要求公开财政部批复的全部预算表格并细化公开到款级科目,其中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等支出要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