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舟共进》2010,(3):72-72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2010年第2期拿到手,首先引起注意的是封面焕然一新。刊名“同舟共进”及文章要目由竖排改为横排,且增加了刊名的汉语拼音,丰富了封面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2.
《今日上海》2012,(7):4-4
采访之后,我们的记者排出了林宏鸣的一份“成绩表”。无论以往在上海京剧院的岗位上,还是在上海歌剧院的岗位上,抑或如今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的岗位上,林宏鸣的“成绩表”都靓丽而实在。这在本期《封面报道》文章内有详尽介绍。记者为文章取的标题,亦是对林宏鸣概括性的评价:“敢于不断挑战自我的人”。  相似文献   

3.
反对刑讯逼供反对违法乱纪———纪念毛主席指示印发“双反”教材45周年王仲方编者按: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反对刑讯逼供、反对违法乱纪指示45周年,本刊发表公安部当年遵照毛主席指示编印的内部教材的封面及王仲方同志的纪念文章。该封面上有刘复之、王仲方同志编印...  相似文献   

4.
读者表达     
海南改革开放的灵魂 作为一位关心海南的读者,读第3期封面故事《海南:20年求“特”之路》,感慨良多。文章从实际出发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20年,准确地概括为“求特”之路。一个“特”字,是海南改革开放的灵魂。魂在,海南就士气昂扬,发展迅捷;魂失,就落魄,陷入滞缓低迷。  相似文献   

5.
“无限制资本家”和“技术马克思主义”初探(上)刘琦岩编者按:美国《旗帜》周刊去年7月14日一期中,有一篇题为《无限制资本家》的文章。该文是对《布线》杂志的封面文章《长期繁荣》的评述。《长期繁荣》以美国为中心,论述了从80年代以来世界的历史变革,指出新...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7,(7):6-6
6月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文章是“香港的未来:晴间有云”。在这篇报道中,作者承认,1995年《时代》姐妹杂志《财富》关于“香港之死”的预言是错误的,今天的香港比回归前更有活力,尽管香港未来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7.
读者表达     
第4期封面故事《突破,始于1978》,颇具匠心,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文章采写和版面编辑,可圈可点之处颇多。在角度选取上,从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之一“小岗村”入手,陆续解剖了华西村、大寨、大邱庄等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典型,  相似文献   

8.
《云南人大》2008,(2):48-48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省人大工作宣传,突出对人民代表大会、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及人大代表履职事迹的报道,本刊自2008年1月第1期起,增设“人民代表大会”、“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栏目,及时对上述会议精神进行专题报道。并分别在各期封面使用人大代表风采照片,增设“封面人大代表简介”版块,简要报道封面刊登的人大代表履职事迹;增设“民主法制论坛”、“人大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要闻报道”栏目;对原“知识集萃”和“七彩苑”两个栏目进行整合,重组为新的“七彩苑”栏目。并对全刊进行调整充实,使之更具特色,更能体现和发挥本刊突出重点、兼顾包容的优势,切实提高本刊综合质量和宣传实效,努力为交流、宣传、指导我省人大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同舟共进》2012,(2):79-79
广东广州董天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新年伊始,《同舟共进》2012年第1期已送到我手上。一眼看去,封面的色彩和布局都有所刷新,与去年相比,更具整体性与时代感,体现出编辑部锐意进取的办刊精神。细读各栏目文章,深感“专题策划”别具一格,“议政论坛”、“焦点关注”、“书海行舟”敢言善言,而贯穿其中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正视转型现实,创新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压力的由来     
2008年1月1日,英国一家主流大报《独立报》在头版位置刊登以《2008:新“超级大国”诞生之年》为题的封面文章,并配发中国民众迎接新年的照片,阐述2008年将是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的一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编辑部:贵刊今年第6期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对《中国民政》的封面、内容提出一些看法,对此,我的观点不尽相同。其一,有关封面。封面是一种艺术,艺术的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有些是让人一看就懂的,有些是让人久久回味的。我认为《中国民政》的封面有一种美感,使人耳目一新,至于它表达什么意念、何种情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再说,甜瓜香菜,各人所爱。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有可能其他人喜欢,这是新闻、文学、美术、戏剧等常有的事,刊物封面也不例外。其二,有关内容。“来信”对1994年以来《中国民政》的内容加…  相似文献   

12.
走近杨凌娜     
江宁 《江南警界》2003,(1):12-16
我知道她很早,见到她却很迟。早就听说宁波海曙有位了不起的女刑警,名叫杨凌娜,此女英勇善战、艺高胆大,在刑侦战线上功勋卓著。再后来,她上了《江南警界》杂志2001年3月号的封面,成为“封面故事”——《刚能斩金削玉,柔能拂钟无声》的主人公,而我恰好是该文的发稿编辑。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墨,描述了杨凌娜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案子。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刑警杨凌娜临危不惧、处惊不变的壮举感动着。  相似文献   

13.
一个尖锐的箭头冲破“部”字。此期封面的“部”代表大部。此次两会,最引人注目的议程之一就是“大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4.
在去人才市场之前,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了精心的“包装”,不少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求职自荐材料上。有的人在材料封面上打上了自己欣赏的格言,有的女同学别出心裁地将自己半边脸的照片扫描到了封面上。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学生甚至同时携带几种不同“版本”的自荐材料,准备对部队、机关、企事业单位“区别对待”。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想一下子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追寻一本杂志的发展踪迹,选择其封面无疑是个绝佳的视点。封面作为杂志的“门面”,首先就凸现了这本杂志唯一性的身份指征,她于期刊之林中的特有的生存意义和个性张扬,而杂志人的全部编辑理念及杂志本身的全部内涵,都在一个封面中得到浓缩的、充分的呈现。撷取这20年中《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若干封面,正可以观照她的发展历程,其中颇多玩味之处。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06,(4):64-64
由本刊面向全国聘请的专家、读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出了2005年度好文章29篇,好标题29个,好栏目3个,好封面1期。现公布如下:好文章好封面第9期(设计:贾凯军)好栏目本刊特稿(栏目主办:值班副总编)经济纵横(栏目主办:经济处)群言(栏目主办:文教处)坚持科学发展保证“两个率先”(1)履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人民公安》2013,(8):4-4
看完4月1日这期的新杂志,感觉报道更有精度、策划更有思路、版式更有创新。各版块都有亮点,从“封面故事”到“特别报道”,再到“镜头”,三个栏目都是亮点,  相似文献   

18.
张哲 《现代领导》2010,(11):8-8
2010年10月18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照片格外引人瞩目——那是中国总理温家宝的头像,封面文章的标题是《温的世界》。温家宝是第35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读罢97年第1期《中国民政》,我不禁精神为之一振,为我们的刊物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叫好。透过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性、生动性、可读性、政策性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贵刊辛勤的编辑们挑灯伏案,在摞摞稿件中象蜜蜂采蜜一样,为读者摄取丰富的精神食粮,使读者阅读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受到良好的教益,其不愧为一本好刊物。从第一期来看,首先是封面内容和摄影艺术好,给了读者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其次是栏目丰富,文章生动感人,如“牢记总书记的教诲”、“呼唤母爱的孩子”。“不死的阿Q”、“赌博导演出的人间悲剧”和“文苑荟萃”、“每…  相似文献   

20.
书讯     
邵大祥 《现代领导》2006,(11):34-34
早上走进办公室,临窗桌上放着的一本新书夺人眼球,阳光照射在它那淡雅质朴的封面上,书名“资治经略论”清新醒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