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交互发展.生产力交互发展→→全球化→→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过程.生产力在全球范围的交互发展必然形成全球化的趋势.对后发国家而言全球化带来了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后发国家要实现民族振兴,就必须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后发国家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历史条件不同,后发展国家所谋求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常常遇到条件与目标、内生与外源、均衡与非均衡、效益与代价等一系列特殊的"悖论性"矛盾,这些矛盾构成了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困境.在克服这些矛盾时,后发展国家必须树立起对待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理性态度;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来自内部与外部的有利因素;应把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统一起来;要辨别和处理好发展中的代价.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实际上,生产力及其相应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形态的发展归根结缔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先进的社会形态要以先进的生产力为基础,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也需要生产力的快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相似文献   

4.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创新就要求深化制度创新,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开辟体制空间;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加快管理创新,倍增生产要素在发展生产力中的综合效益;坚持文化创新,调动各类人才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抓紧战略创新,在扩大对外开放中发展先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力的内涵出发,分析影响道路运输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因素,提出实现道路运输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之所以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世界生产力的具体形态在发展中是不平衡的,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层次,有着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之别。从认识论、物质论、动力论等方面分析研究,有助于在理论高度把握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思维方式、物质基础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7.
由于后发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条件和环境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现代化已经成为现实的情况下,跨越式发展自然成了后发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而生产力移植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在看到生产力移植的巨大价值的同时,后发国家必须注意生产力移植可能带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以及生态代价,应该建立起全方位的国家安全体系;同时,后发国家的生产力移植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将生产力移植与对外开放、变革国内社会结构、加强和改善政府管理统一起来;只有这样,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跨越发展观要求中国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生产力的历史逻辑与技术逻辑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实现传统工业的现代化 ,只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并且只有如此才能最终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要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必须实现科技跨越、体制的跨越和发展阶段的跨越。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由物质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收益递增决定论再到制度决定论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一种适当有效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使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关键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激励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是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考察分析铜仁和泰茶业有限公司的成功经营模式,对铜仁地区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几点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变量。因此,必须找准突破口打造一个文化品牌,培养一批产业人才,做活一批文化娱乐产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要从生产力、社会关系纬度探讨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从而指出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从新寨乡的区位优势来看,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争取项目,加快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壮大三大产业;抓好以计生、教育为重点的和谐新寨建设;工业经济引领发展;旅游活乡打造新寨名片;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新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展开和实现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手段;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实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并在坚持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确立 ,经历了资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的百年历史 ,经受了历史和国情的检验 ,最终被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所选择 ,进而证明中国现行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并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实行的是管制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管制型政府职能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尽快转变政府职能。我们可以基于西方国家公共管理变革的趋向,来研究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必要性、内容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交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交往的不断进步,交往的拓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是社会生产的前提,不仅确保了生产力的纵向传承,更促进了生产力的横向传播。生产力的发展则为交往的发展进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持续前进的客观动力。改革的对象是既有的不合理制度,为交往的发展和深化创造可能;交往的发展则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进步甚至飞跃。改革开放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交往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9.
维和行动与国家主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维和行动形成了同意、中立、自卫等基本原则.实践中,维和行动在这些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为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本身也不断得到丰富.然而由于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加之维和行动本身的缺陷,使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蜕变现象.为了促进维和行动的健康发展,第一,在处理国家冲突中,仍要强调对国家主权原则的严格遵守;第二,各国共同协商,完善维和行动的法治化;第三,明确维和行动所处的地位,不能对之期望过高;第四,应支持维和行动的合理变革.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邓小平理论进一步阐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三个代表"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创新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