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卫生的界定是:食品是安全的,食品是有营养的,食品是能促进健康的。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然而在食品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食品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一个时期以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事故频频见诸于报端。从"红心鸭蛋"、多宝鱼到福寿螺......昔日美味如今让人谈食色变。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还有多少"问题食品"在不知不觉中被食用?今天,在本栏开办的首期,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话题。  相似文献   

2.
食品卫生法对食品卫生的界定是:食品是安全的,食品是有营养的,食品是能促进健康的。其中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然而在食品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食品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一个时期以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食品安全事故频频见诸于报端。从“红心鸭蛋”、多宝鱼到福寿螺......昔日美味如今让人谈食色变。这不禁使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还有多少“问题食品”在不知不觉中被食用?今天,在本栏开办的首期,我们就来关注一下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话题。  相似文献   

3.
今天,为纪念《食品卫生法》颁布实施六周年,卫生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在这里举行"食品安全与消费者高层论坛"。我代表卫生部对出席论坛的各有关部门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刚才,何副委员长阐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并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将认真组织传达学习。食品安全是指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  相似文献   

4.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直接相关,这是食品与其他一般产品的主要区别。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都设定了食品卫生许可制度,规范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场所卫生条件、防护措施、功能区布局、生产设施和从业人员的健康要求,保证食品的卫生与安全。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不是食品卫生发展的高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食品的定义和对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等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对食品在卫生与安全上存在的既卫生又安全的食品,卫生但不安全的食品、安全但不卫生的食品和不卫生不安全的食品四种现象的描述,提出了食品安全不是食品卫生发展的高级阶段、两者将长期并存、不会互相取代且反而可以相互促进的观点,并对两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话题背景 食品安全是指确保食品消费对人类健康没有直接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是食品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随着食品生产的工业化和新技术、新原料、新产品的采用,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日趋复杂化,高速发展的工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波及到食物并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的食品污染事故.  相似文献   

7.
在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中,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加害行为要件为食品有缺陷。而何为缺陷食品,如何界定食品缺陷,我国法律目前并无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法》规定了食品安全标准。那么,食品缺陷是否可以等同于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呢?或者说,是否可以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判定食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侵权责任?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世界各国关于食品侵权责任或者是产品责任均采用的是产品缺陷作为判定标准。同时,对于产品缺陷的定义和分类历来是各国产品责任法  相似文献   

8.
闫鹏 《法制与社会》2011,(35):88-88
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促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维护食品的安全。通过法律法规来约束不法商贩的行为,但是如何能够更好的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求不断优化和改善目前的食品安全犯罪法。  相似文献   

9.
范丽红  顾玲玲  管愉 《法制与社会》2013,(29):232-232,235
《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环节众多、过程复杂,难免因某个环节的疏漏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政府和群众对食品安全事故均高度敏感,本文旨在通过探讨在餐饮服务环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如何追究肇事单位的责任,并对其实施行政处罚,达到惩戒和警示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平息群众情绪,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保障消费者就餐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尽快建立我国食品召回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悦 《中国律师》2005,(12):54-54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被炒得沸沸扬扬,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事件等让消费者期盼尽快制定食品召回法。事实上,我国现行的涉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中,并未对食品召回制度做出明确规定。与1966年建立产品召回制度的美国相比,中国整整落后了39年。据了解,我国相关部门正在就《食品安全法》(意见稿)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修改,而且将首次确立食品召回制度。国家发改委表示,经过规定程序,《食品安全法》将有望在2006年出台并实施。这是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何悦的一份提案,表达了律师对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易丽 《法制与社会》2010,(34):207-207,210
近几年我国接连不断地出现食品卫生安全事故,使我们意识到国家干预监管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是从比较美国的食品安全卫生制度,来认识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的干预监管机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讨论如何强化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6月1日,《食品安全法》和配套的实施细则开始实施。人们期待着这部法律能够让老百姓的"进口货"更加安全。长期以来,我们的食品监管标准严重滞后。制定于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国的标准太老太少,未与国际接轨。在这部法律中,仅规定了  相似文献   

13.
l食品卫生标准 食品卫生标准是对涉及食品安全、卫生、营养和保健 功能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食品安全性评价程序、食 品生产加工的卫生要求、食物中毒的预防诊断等做出的技 术规定。 卫生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的现 行食品卫生标准有442项。其中国家标准424项,行业 标准18项。包括食品中环境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 留、微生物污染等的允许限量,食品添加剂以及营养相关 要求等的基础标准;乳制品、肉制品、蛋制品、水产品、 饮料等各类食品的产品卫生标准;包装材料的卫生要求;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和各类食品企业的卫生规范;理化 检验方法、微生物检验方法、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和方法 等的方法标准以及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卫生法规及司法实践,探讨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在犯罪构成及财产刑设置上的立法缺陷,并提出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的犯罪对象修改为"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对象修改为"掺入(或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用物质"以及在食品安全犯罪中完善财产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已查出多起食品中含有"苏丹红"的案件,但此类案件都是在原料中掺毒,调查未能及时找出问题源头。这反映出我国食品信息追溯制度的缺失,目前在技术上和法律上构建这种制度的时机都已成熟,应当尽快完善,保证食品"从源头到餐桌"各个环节都有准确的信息记录,从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魏东 《法治研究》2014,(9):58-63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在司法认定中应重点围绕着“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等诸要素展开刑法解释论分析。基于刑法解释的保守性立场,“违反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中的法律法规,是指调整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关系和食品安全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指《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同时还包括《产品质量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生产、销售”食品的行为必须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对其进行实质解释,将在食品加工、销售、运输、贮存等过程中所实施的任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包括在内。“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是指那些不具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等特点,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应依照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所规定的5种情形直接加以认定,但是对于有证据能够确实、充分地证实具体案件中符合该5种情形的某种具体行为并不是“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亦应允许其反驳;同时对于其中的兜底性规定应当按照同类解释原理和具体危险犯理论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全县人民饮食安全,全面了解《食品安全法》在全县的贯彻落实情况,大名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就《食品卫生法》实施情况对县屠宰企业、超市、市场、学校食堂、餐饮企业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单位进行了重点抽查。  相似文献   

18.
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发生因当事人违反食品卫生法规而酿成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等危害健康事故。事故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往往因损害赔偿问题引发民事纠纷。期间,通常采用公了或私了两种方式处理解决。"公了"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上述损害赔偿要求向管辖的食品卫生监督机构提请仲裁。仲裁不服的,再向所管辖的地方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于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的仲裁并非为必经程序(或称前置条件),因此受害者也可以一开始就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上述损害赔偿要求可单独提出,而当食物中毒等危害健康事故致人死亡或残疾、必须追究刑事责任时,也可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提出民事赔偿要求。"私了"是指双方不经过上述公了程式而采取私下协商、自行了结的方式。这是在形式上相对于公了方式而言的。目前该种方式的特点是往往具有极大的隐蔽性,主观和客观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高兴出席卫生部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食品安全与消费者高层论坛"。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关注食品安全、保障人体健康问题。1995年10月《食品卫生法》的公布施行。使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制化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和完善,广大消费者参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卫生行政部门认真贯彻实施《食品卫生法》,使食品卫生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涉及食品安全的突发性事件,如二恶英、大肠杆菌、疯牛病等屡屡发  相似文献   

20.
王光辉  罗峰 《江淮法治》2012,(19):15-15
走进颍上县颍城易购大卖场,大厅墙壁上张贴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吸引顾客驻足,食品区中央一柜厨上"食品安全档案"几个大字赫然醒目,柜厨内摆放着一排排档案盒,各种食品档案如食品生产地(厂)、生产日期、进货渠道及时间、质量说明、保质期限、质检人员、安全责任人、销售台账等一一记录分明。食品销售企业为食品建立档案的行为深受广大消费者赞许,而这,与颍上县人大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