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法人格逆向否认是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应有之义,公司法人格逆向否认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对异化了的股东有限责任和对公司法人格的独立性投机实现矫正上的正义;公司法人格逆向否认的适用场合应该仅局限于股东人数较少、较封闭的有限责任公司,我国有必要引入公司法人格逆向否认制度,以此解决因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向公司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损害股东债权人权益;母公司非法向子公司转移财产,损害母公司债权人利益;姐妹公司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权实现关联公司资产之间的非法流动等问题。同时,应该从主体要件、行为要件、结果要件、主观要件方面构建我国公司法人格逆向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2.
韩瑜 《学习月刊》2013,(10):16-17
从美国首先创立了"刺破法人面纱制度",到大陆法系的德、法等为代表的国家继承和发展此项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该制度在德国又称为"直索责任",在日本被称为"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制度。我国《公司法》虽然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出了规定,但规定的条款太过笼统,不够深入具体,值得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探讨和研究。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述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法院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4.
王涛 《世纪桥》2008,(6):38-39
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确立了一人公司法律制度。一人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重要内容,实践中容易产生公司人格和股东人格混同、危及债权人利益、游离于监督管理之外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人公司的公司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资本制度以及监督管理制度,并建立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我国的一人公司法律制度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我国公司法立法史上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对公司法人制度的有益补充。本文根据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法理及法律实践,对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进行了再思考,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司独立人格制度产生和发展有其特殊的历史和逻辑依据。目前,我国公司独立人格制度出现异化现象,建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确有必要,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法律条文零散,法律适用范围尚不宽泛。因此,应更新法条法理,提高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认可度;构建诚信体系,维护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合法诉求;提高司法素养,提升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挈领价值。  相似文献   

7.
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可以促进法人制度的完善,可以说,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各国立法之必然趋势。我国欲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必须要提供法律上的依据。现实的一个紧迫任务就是要尽快总结司法实践经验,以制定法来确认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综合分析我国实际,应从国情出发,采用以成文法为主,司法解释为辅,同时赋予法官一定自由裁量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和司法模式。  相似文献   

8.
公司瑕疵设立,是指公司设立过程中形式上满足公司设立条件,但实质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从而使成立的公司存在瑕疵。公司在瑕疵设立之后会对公司法律人格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运用比较、综合考察等方法对英美法系的结论性证书原则与大陆法系的人格否认原则进行研究,全面分析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对公司瑕疵设立的态度及具体的制度安排,以寻求对我国立法上公司瑕疵制度建设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孟亚生 《学习月刊》2010,(23):50-51
公司由于违章堆放建材,导致一骑摩托车小伙遭遇毁容、受伤。然而,法院判决肇事公司承担5万余元的赔偿责任后,该公司却迅速失踪,然后两次变更名称,费尽心机逃避赔偿。毁容小伙历经5年努力,冲过重重迷雾,火眼金睛识别该公司更名逃债的伎俩。法院通过适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终于扳倒了屡屡更名逃债的公司及其股东.为毁容小伙讨回了公道。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格是“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强调要有人格、人格要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中蕴含了对新时代理想人格的期许。马克思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是自然人在社会实践中自为建构的,并在批判资本逻辑宰制下现代社会人的身心人格、认知人格、道德人格和生态人格异化的基础上,提出自由个性的理想境界。当前,以马克思人格理论为鉴,应当培育兼具健康身心人格、全面认知人格、优良道德人格和和谐生态人格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急剧转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结构与利益分配处于大调整中,社会角色变迁加速。如何顺应这一时势的膻变,促使人格转化和升华——塑造自我实现型人格?这是每一个社会主体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新课题。笔者拟对这一问题作些肤浅探讨,以求教于行家。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的发展态势著名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其中,自我实现是层次最高的需要。与这五个层次的需要相适应,社会主体人格也定化为五种,其中,自我实现型人格是人格高度成熟。整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史教学对于培育大学生和谐人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哲学史关注的中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依据及实现途径问题.本文围绕着什么是及如何塑造和谐人格,儒家、道家、佛家都对人智慧的开启、身心的和谐、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以及实现和谐人格的工夫途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哲学意义上的人格概念是用来表示个体的主体本质的.它所表述的既是人的人性与物性的本质区别,又是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差异.因此,人格问题其实就是人的本质问题,人格的塑造过程就是人的本质的形成过程,即"做人"的过程.从中去寻找意义和发现意义,追求自我超越与自由,这就是人的本质之所在,也是高尚人格形成的根本指向.  相似文献   

14.
对党政干部人格问题的研究,这部分我们借鉴西方人格心理学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当前干部的人格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我省党政干部的人格状况及其发展趋向总体是积极健康的,两种调查测试所反映的干部人格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品质要素、情感品质要素、认知力要素、意志力要素、心理调控力要素等,都具有较好的表现,在结构上也呈现出较为平衡协调的状态。同时,调查也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优化人格     
人格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普遍而又现实的问题。从古代到今天,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求索。然而,时至今日对什么是人格还众说纷纭。心理学家说人格是“健康的人”,伦理学家说人格是“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法学家说人格是“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可见迄今为止,尚未形成一个为所有学科共同接受的、明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用人格的力量吸引人、感染人,是开展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高尚的人格能够在群众中间产生带动力、内驱力、感染力和信任力,能够对提高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凝聚群众的旗帜,是赢得群众的法宝,是激励群众的动力。一、领导干部人格力量的核心要素人格要素是人格力量的基础,构成领导干部人格  相似文献   

17.
略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格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说服人,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但人格的力量也同样重要,真理只有通过传播真理的人具有的人格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否收到实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建敏 《理论学刊》2007,(11):96-99
本文对我国不当关联交易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法律保护从属公司及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问题。其中,公司法明确规定了关联方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和关联董事表决回避制度,这对不当关联交易起着直接的规制作用;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独立董事制度,这对不当关联交易起着间接的调整与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鹏  王宝琼 《学习论坛》2007,23(11):68-71
现实中,有一种财产蕴含人格利益,以私人房屋和公墓墓地为征收对象的公用征收正是对这种人格财产权利的剥夺,它同时也给被征收人带来了精神痛苦。因此,在对人格财产的征收中,国家不仅应对财产利益损失进行补偿,还应该对被征收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实施救济。  相似文献   

20.
张康之 《探索》2004,4(4):37-40
公共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这种社会治理活动中 ,人的道德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是以往任何一种社会治理模式都没有过的情况。公共管理代表着政治文明的一种新的类型 ,其中 ,社会治理人格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来 ,人的人格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社会治理人格是由社会治理类型决定的。人的人格可以通过道德修养的途径获得 ,但是 ,道德修养只不过是发现人的道德存在的过程。对于公共管理者来说 ,应当在公共管理的职业活动中自觉地进行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