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案例1.1案情某男,25岁。某年4月6日因欲戒毒自愿到某市疾控中心接受美沙酮(methadone)替代维持治疗。自诉吸毒史2年,每日以吸烟方式吸食海洛因0.3g,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某男,25岁,有长期吸烟和吸毒史。某日0时10分许,出现咳嗽、“感冒”症状,静注其日常剂量的海洛因后昏睡,送医院急诊。一般状态差,面色及全身皮肤发绀青紫。体温37.5℃,呼吸9次/min,血压8.0/5.3kpa(60/40mmHg),双瞳针尖样,光反应迟钝,双肺弥漫干湿性罗音,以湿鸣音为主,心率〉186次/min、心音遥远,肠鸣音弱,四肢末梢重度紫绀,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syndrome,FES)死亡的一般情况以及法医病理学特点,为此类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大学法医学鉴定中心1999—2012年20例FES死亡案件.对其一般情况及法医病理学特点(包括致伤方式、损伤类型、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脂肪栓塞主要见于损伤导致的长骨骨折和全身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主要类型为肺脂肪栓塞,偶见合并脑脂肪栓塞。症状多出现在伤后和术后较短时间内,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在肺小血管内检见大量脂滴并经特殊染色证实。结论FES死亡案例在损伤类型、脂肪栓塞出现症状时间及组织病理学表现等方面均有一定规律和特点。在鉴定中应注意进行特殊染色(油红0染色)处理,寻找FES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中骨盆骨折的特点及成伤机制。方法收集65例发生骨盆骨折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案例,对骨盆骨折的部位、特点、成伤机制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5例骨盆骨折案例中,骶髂关节脱位38例,且多合并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骨折;耻骨、坐骨、髋臼骨折主要以线性骨折为主,骶尾骨骨折以粉碎性骨折多见;合并盆腔软组织损伤54例,盆腔器官损伤8例,腹腔器官损伤44例。骨盆环损伤类型中,分离型32例,占49.23%;其次是压缩型,占26.15%;垂直型最少,仅1例,占1.54%。结论细致、全面地检验尸体,确定骨盆骨折类型,有助于分析成伤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甲基苯丙胺在青中年中滥用呈上升趋势,相关的死亡案件亦增多。本文从现场情况、临床过程、解剖检验、实验室检验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对滥用甲基苯丙胺死亡加以综述,为法医工作者鉴别此类案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吸毒人数的增加以及非法成瘾物质的种类日趋繁多,成瘾性药物的使用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而阿片的半合成品——海洛因更因为其高纯度及相对较低的价格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杨曦  胡泽卿 《证据科学》2007,14(1):I0018-I0022
近年来,随着吸毒人数的增加以及非法成瘾物质的种类日趋繁多,成瘾性药物的使用越来越成为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严重社会问题,而阿片的半合成品--海洛因更因为其高纯度及相对较低的价格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黄某,女,47岁,自2001年始开始吸食海洛因,吸毒方式为静脉注射。2015年某日晚因涉嫌盗窃被刑事拘留到看守所,被抓获时身体消瘦。羁押次日出现恶心、呕吐、纳差、躁动不安、流泪等症状,考虑为毒品戒断反应。病程中呕吐频繁,呕吐物为糊状液体,每次200~300g,进食量少,于第3日凌晨出现呼吸心跳微弱,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心脏外科手术后死亡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及特点,重点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病理改变及法医学解剖要点,为心脏外科手术临床诊治及司法鉴定提供病理学证据,为此类案件医疗纠纷防范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13—2018年受理的心脏外科手术后死亡引发医疗纠纷的法医病理学案件,从死亡原因、病理诊断、手术情况和医...  相似文献   

10.
Du ZB  Zhu Y  Tan H  Guan DW  Wu X  Li RB  Gao WM  Mao RM  Zhu BL 《法医学杂志》2011,27(2):125-128
目的 探讨头孢类药物所致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件的病理学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2005年4月-2009年8月受理的20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死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90%的案例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用药后至休克症状出现在30s~150min,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某县杀亲案件的现场情况、损伤情况以及人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为杀亲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3年23例杀亲案件的资料,从涉案人员基本情况、死者与嫌疑人之间的关系、死亡原因、作案动机、作案地点、作案时间、作案工具及作案后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3例杀亲案件中,以夫妻关系为主,主要为激情杀人,作案工具多为就地取材,作案地点多选择在住所,作案时间以夜晚为主。结论杀亲案件的分析应依据现场勘验、尸体检验并结合调查走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和总结杀婴案的主要特征、法医学检验重点和命案现场分析要点。方法收集2008—2013年苏州市发生的7例已破杀婴案的有关资料。分析并归纳其特点。结果杀婴案嫌疑人均为受害人母亲,年龄较轻,多为未婚先孕;均为分娩后杀婴,分娩现场与杀人现场为同一地点;死亡新生儿多为机械性窒息,尸体多无衣着包裹,脐带非医源性离断,胎盘未与死亡新生儿连接。结论杀婴案法医学检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有助于案件的分析和侦破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氯化琥珀胆碱中毒案件的法医学表现,以期提高氯化琥珀胆碱中毒的检验鉴定。方法收集54例氯化琥珀胆碱中毒案例,通过病理学、毒理学变化及案件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氯化琥珀胆碱中毒的检验鉴定规律。结果氯化琥珀胆碱中毒的病理学表现以急性肺淤血、肺水肿等一般猝死改变为主,部分死者心肌排列紊乱及断裂。死者心血中均检见琥珀胆碱成分,皮肤组织部分检见琥珀胆碱成分。结论氯化琥珀胆碱中毒具有死亡快、手段隐蔽、难以抢救、易漏检等特点。对于猝死案件、死因可疑案件应将氯化琥珀胆碱作为常规检验指标,防止此类案件的未检或漏检。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法医病理学鉴定7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法医学角度分析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0-2009年在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的74例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年来肿瘤患者医疗纠纷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常见医疗责任有漏诊、误诊、不合理的化疗、并发症的未预见等.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肿瘤相关医疗纠纷成因有所区别.外科、妇产科等科室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通过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查明死亡原因,明确医疗责任,已成为肿瘤患者医疗纠纷的重要解决手段.增强服务意识,获取患者信任;加强硬件建设,改善医疗条件;重视法律法规,强化注意与告知义务,能够减少与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的死亡原因及死亡方式,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物证鉴定中心2004—2019年受理并结案的精神病人尸体检验案例105例,分为疾病死亡、自杀死亡、意外死亡及他杀死亡4组,统计各组的常见死亡原因,分析各组之间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案例进行筛选、收集,分析其影响因素及法医学特点。方法收集某鉴定中心2000—2015年间受理的监管场所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案例25例,从性别、年龄、历年发案数、死亡原因、死亡方式等方面分析其特征,并对公安类监管场所和监狱类场所的案件性质进行对比。结果涉案死者均为男性,中青年人群为高危人群,历年发案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公安类监管场所的伤害案件发生率(64.7%)大于监狱类场所(12.5%),而监狱类场所的自杀率(62.5%)高于公安类(23.5%)。死亡原因以损伤和窒息为主,其他还有中毒和电击等。结论监管场所非正常死亡案件暴露出执法不规范、监管有漏洞、医疗水平差等问题。进行全面、细致的尸体解剖对于查明此类案件的死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眶壁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10 2012年在某市公安局涉及单纯性眶壁骨折的130例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物、眶壁骨折的部位和形态、眶内及眶周的复合性损伤以及伤后6个月回访等. 结果 130例案例中,青壮年男性伤者比例较高,主要为拳头击打,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比例最高(81.5%),眶内及眶周复合性损伤致眼睑挫伤(挫裂创)和筛窦(上颌窦)积血最为常见,6个月回访发现眶壁粉碎性骨折30例伤侧眼较健侧眼球略有凹陷. 结论 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不宜评定轻伤,应待伤情稳定后再予以评定,全面详细的眼科检验是单纯性眶壁骨折鉴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杀亲案件的特点,为此类案件的分析、预防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溧阳地区2004—2014年破获的17例杀亲案件,对原始登记信息、现场勘验笔录、尸体检验鉴定书、破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例杀亲案件中受害人以女性居多,嫌疑人以男性居多,杀人动机以配偶不忠或怀疑配偶不忠占较高比例。杀亲案件中有精神病患者杀人、伪装杀人,嫌疑人杀人后自杀占有一定比例。结论杀亲案件多与婚外性行为、精神病患者杀人等家庭因素有关,部分为杀人旋即自杀,致伤工具具有简单随意、易于获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故意杀人案现场的法医学检案重点、难点和相关实践经验。方法收集某县2004—2013年88例已破故意杀人案件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县籍女性被害人数明显高于外埠籍女性。犯罪嫌疑人中外埠籍明显高于本县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职业多为打工、无业或务农;学历明显较低。被害人死亡原因以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为主。故意杀人案件以熟人作案为主,陌生人作案主要表现为谋财。行为类型在谋人、谋财、谋性三类案件中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伪装行为及愧疚行为指向性最明显。结论犯罪嫌疑人的准确刻画是法医学鉴定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反映了故意杀人案现场法医工作的重要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