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焦视觉电生理学可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和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 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技术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 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技术,本文对mfERG和mfVEP技术反应信号记录、分析等研究领域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并对多焦视觉电生理学的法医学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和多焦视诱发电位(multifoc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mfVEP),可通过同时刺激大量局部视网膜区域得到各局部反应以客观评价视网膜功能和视网膜-皮层传导通路的状态,具有测试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在视网膜疾病和青光眼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在眼科临床中应用广泛。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尤其是眼外伤后视功能的评估,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尚属较新的客观检查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mfERG和mfVEP技术的刺激方法、电极位置、分析方法及其在视功能评估中的研究现状,并初步探讨和展望了多焦视觉电生理技术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Geng WJ  Wang GY  Fang C  Jing HL 《法医学杂志》2011,27(5):327-329
目的 探讨法医临床鉴定视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测中注视程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视力范围为4.8~5.2)、年龄在20~30岁的受试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行图形视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  相似文献   

4.
视野是视功能评定的重要指标,其客观评定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问题。传统视诱发电位(VEP)虽能反映视觉通路整体功能状态,但不能定位、对局灶病变不敏感,应用于客观评定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多焦VEP(mfVEP)采用多焦刺激技术,同时间分别刺激视网膜各个不同区域,并将对应部位的局部VEP提取,使客观地定量、定位检测视野成为可能。大量文献显示:mfVEP因与视野检查存在良好相关性、客观性及可重复性,成为了一项在客观视野检查方面极具应用前景的新技术。本文对mfVEP在客观视野检查中的相关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学的客观视野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位视路损伤与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位视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 搜集11例头部外伤致高位视路损伤的案例资料,与随机选取的20例管内段间接视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比较,并就相关临床检查所见、电视野及闪光VEP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与视神经损伤相比,高位视路损伤的临床常规检查,除视功能障碍的主诉外瞳孔对光反射及眼底均无阳性所见;电视野检查表现为双眼同向性偏盲,管内段视神经损伤表现为单眼视野缺损。在11例高位视路损伤者中,8例为枕叶皮层损伤,闪光VEP表现为双眼P1波潜伏期轻度延长,波幅基本正常;3例为皮层下损伤,表现为P1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视神经损伤闪光VEP表现为伤眼PI波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降低,甚至无波诱出。结论双眼视野同向性偏盲是高位视路损伤的特征性改变,高位视路损伤闪光VEP的异常率较低,但一旦双眼闪光VEP异常可以支持高位视路损伤的诊断,鉴定时应同时结合头颅CT及脑电图结果综合分析,加以确认高位视路损伤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正常眼不同视野区域的mfVEP波形特征及实验性暗区对结果的影响,探讨mfVEP用于客观评定视野的可行性。方法以正常青年男性51眼为实验对象,应用四通道mfVEP记录系统进行mfVEP检测,30眼行实验性暗区测试。统计组合反应波振幅、峰时及振幅密度的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刺激野遮盖前、后mfVEP振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眼mfVEP各位点均能引出较明确的VEP波:其中鼻下、颞下象限组合反应波振幅密度(8.68±3.67、7.84±3.32nV/deg2)较鼻上、颞上象限(5.55±2.22、5.08±1.85nV/deg2)大;反应波从黄斑中心凹向周边逐渐降低(240.36±96.60nV/deg2~1.83±0.73nV/deg2)。遮盖颞下象限及外周3个环刺激野造成形成实验性暗区时,对应区域mfVEP组合反应波多数呈熄灭型(70%及80%);而遮盖鼻下方某两个位点时,对应区域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结论 mfVEP能较准确、客观反映视野不同区域的视功能差异,有望成为法医学客观视野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Li QQ  Liu XQ  Chen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2):91-3, 10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不同空间频率(8°到7.5'...  相似文献   

8.
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病变及其F-VEP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病变及其对视功能时序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3、5、7、9、14、28、56、84d光镜观察视网膜病变,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视功能状况。结果大鼠视神经损伤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较正常眼明显减少。损伤后3~7d RGCs减少率快速上升,14d 后缓慢下降,28d后几乎无明显变化。视神经损伤1d F-VEP波形变得低而宽;1-14d峰潜时和波幅呈进行性下降, 28d后变化平稳,并显示恢复迹象。结论神经损伤后节细胞继发性病变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基础;并与视功能的时间规律变化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正常眼不同视野区域的mfVEP波形特征及实验性暗区对结果的影响,探讨mfVEP用于客观评定视野的可行性。方法以正常青年男性51眼为实验对象,应用四通道mfVEP记录系统进行mfVEP检测,30眼行实验性暗区测试。统计组合反应波振幅、峰时及振幅密度的均数、标准差。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刺激野遮盖前、后mfVEP振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正常眼mfVEP各位点均能引出较明确的VEP波:其中鼻下、颞下象限组合反应波振幅密度(8.68±3.67、7.84±3.32nV/deg2)较鼻上、颞上象限(5.55±2,22、5.08±1.85nV/deg2)大;反应波从黄斑中心凹向周边逐渐降低(240.36±96.60nV/deg2-1.83±O.73nV/deg2)。遮盖颞下象限及外周3个环刺激野造成形成实验性暗区时,对应区域mfVEP组合反应波多数呈熄灭型(70%及80%);而遮盖鼻下方某两个位点时,对应区域波振幅显著降低(P〈0.05)。结论mfVEP能较准确、客观反映视野不同区域的视功能差异,有望成为法医学客观视野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Li YF  Fan SQ  An N  Liu JH 《法医学杂志》2008,24(1):71-73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色觉的检查主要依靠主观检查方法,研究和探索色觉客观检查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法医学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视觉电生理学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色觉临床诊断与研究的重要手段。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可以对不同的锥细胞及色觉异常进行区分,不同颜色刺激所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也有不同的形态特征。通过对不同视觉电生理学检测方法,尤其是视网膜电图、闪光诱发电位、图形诱发电位等在色觉研究方面的新进展等文献的复习表明,色觉电生理研究技术将为网膜功能、脑功能的法医临床学评定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Xia WT  Zhu GY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4-257
目的比较研究几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对视力推断的价值。方法取正常眼40只,分别测试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据此推算实验视力,分别与真实视力进行比较,同时各种方法进行彼此比较。结果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较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更为准确、方便、快捷地反映真实视力水平。结论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与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一样,可用于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2.
视野检查是法医临床学视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VEP,multi-focalvisuale-vokedpotential)技术能精确、敏感、快速、客观地检测视野。笔者结合国内外文献,对mVEP的刺激、记录、分析方法及其在视野评定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视觉电生理与客观视功能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RJ  Zhu GY  Fan LH 《法医学杂志》2002,18(2):115-117
对视觉电生理在客观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是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测定,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正常人不同刺激野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s)的特点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对30名(60眼)正常视功能的受试者分别进行全屏刺激野、中心刺激野及周边刺激野刺激,记录并分析PRVEPs的潜伏期与波幅。结果正常人左、右眼之间PRVEPs各波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中心刺激野PRVEPs中N1波的出现率为36.77%外,各波在不同刺激野PRVEPs的出现率为100%。全屏刺激野与周边刺激野N1波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波潜伏期及波幅在三种不同刺激野PRVEPs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不同刺激野的PRVEPs.可对视网膜不同区域的功能状态进行客观评定,并可以用于对受试者是否存在伪装或夸大视野缺损的评定。  相似文献   

15.
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8、16×16、32×32三种空间频率刺激检测40人80只眼,在不同屈光负荷下的P-VEP中P1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 在同一空间频率刺激下,随着屈光负荷的增加,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在同一屈光负荷下,随着刺激空间频率的增高,P100波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屈光不正明显影响P100的波幅及潜伏期,故在VEP检查前应将屈光不正眼矫正至最佳水平。结论 在法医学鉴定中,正确运用屈光不正对P-VEP的影响,可提高对被检眼视功能进行客观评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Xu XM  Liu XB  Zheng CF 《法医学杂志》2005,21(1):30-33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LDH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行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SEP)和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PTNSEP)检查。结果DSEP的异常率为93.3%,显著高于PTNSEP检测的异常率(43.3%)(P<0.001)。L3-4椎间盘以L4DSEP异常为主,L4-5椎间盘突出以L5DSEP异常为主,L5S1椎间盘突出以S1DSEP异常为主。结论DSEP与腰骶神经根损伤有良好的相关性,弥补了影像学检查的不足,既可判定单根神经根的功能状态,又可辅助定位诊断,是一种敏感的辅助诊断LDH的电生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