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检察执法理念的更新以及重构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文中通过对执法理念以及检察执法理念作相对细致的剖析,进而努力把握"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这个新时代检察主题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政策的具体内涵,分析了其提出的原因和背景。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司法者在实施该项司法政策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问题,并分析了如何从司法者本身角度出发来解决这些困境和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相关概念的辨析,通过探讨这一提法的本意,引用者的目的以及受束的理解,笔者将“法律效果”界定为法律本身对法律行为合法性的评判,将“社会效果”界定为社会各阶层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对法律及其实施的合理性评判,认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载体不应该只是法院的司法行为,而包括普遍的法律行为。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整个社会走向真正法治,趋向和谐的漫长过程,不是某一个机构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因此,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乃至每个公民的共同任务。法院将其作为自身独自完成的目标是其角色定位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审理少年刑事案件,一定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寓教于审,惩教结合"的原则。在审理案件中,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案,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环节,原则。同时,在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基础上,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齐抓共管,使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得到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5.
法律规范的局限、法律职业思维与大众思维之间的差异以及法律的角色限制皆有可能导致司法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不统一。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与公信力、巩固已有的法治建设成果、加速我国法治化进程,有必要通过应用法律方法、调解、明确立案范围以及增强司法裁判文书的说理性等途径,统一两种效果,在严格适用法律的前提下满足大众对司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内涵是什么,两者相统一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两者是否能够做到完全统一,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辩证统一,是法律监督活动的内在要求,是法律监督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树立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依法及时有效地实施法律监督活动,保障法律制度的设计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在党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亳州、实现奋力崛起,把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作为行政审判工作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从法律到法律效益,需要一定的中介手段。要使法律规范从抽象可能性转化为法律效益这种客观现实性,使“应然”转化为“实然”,其间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就是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执法活动中既要防范法官的恣意,又要规制警察的滥权,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以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和尊严。因此,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是实现法律效益最大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一、准确把握“两个效果统一”的科学内涵 什么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首先必须理解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区别与联系。法律效果是通过严格适用法律来发挥依法审判的作用和效果。社会效果则是通过审判活动来实现法律的秩序、公正、效益等基本价值的效果。法律效果倾向于法律的证明,侧重于法律条文的准确适用;社会效果倾向于法律价值的实现,侧重于司法目的的实现。因此社会效果是法律效果的一部分。在法律适用时进行社会需求、社会价值,或社会变化的衡量,将这些社会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成为法律适用的组成部分。而一旦纳入考量,法律适用的社会效果也就与法律效果融为一体了。之所以会将社会效果单独的提出来,不是因为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截然不同,而是因为有时存在不将社会价值考量纳入法律适用的考虑范围,而将法律适用简单的概念化逻辑化的现象,致使最终不能实现良好的或者最佳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行政契约约定迳受强制执行,在适用要件上放宽规定,在执行程序上却谨守中立,规范之一贯性受到挤压。而在德国,一方面容许缔结水平关系之行政契约,不受任何限制;另一方面严格限制隶属关系行政契约之要件与内容,并规范其不经司法讼争迳受强制执行之可能性,以强化并贯彻行政处分之作用与功能,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璐 《法律科学》2009,(5):165-168
执行担保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担保债务是已具备执行力的民事裁判文书中所确定的债务,但在性质上仍然属于民事担保。以财产提供执行担保,自应践行一定的公示手续,如设定质权,则应交付动产或权利证书;如设定抵押权或部分权利质权,则应登记,否则执行担保无法达成其目的。执行担保的实现应当符合《物权法》和《担保法》关于担保权实现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北省司法行政机关把法律援助工作作为贯彻"三项重点工作"的重点工作来谋划,在发展理念、管理方式、服务举措、维稳机制、保障体制、队伍建设六个方面不断创新,提高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能力水平,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取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解释是行政执法的必经环节,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应用性法律解释是行政执法的现实需要,具有高度的正当性。行政执法人员享有应用性法律解释权与我国现行法律解释体制并不相悖,具有合宪性和合法性。行政执法中的应用性法律解释,不同于立法解释,也不同于学界通常所说的"行政解释",具有非机关性、应用性、多样性、有效性和非终局性的特点。我国应当尽快承认在行政执法实践中事实存在的执法者个人的应用性法律解释权,并且加强规范和监督。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执法中的的法律价值观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庆芳 《行政与法》2005,(10):49-50,53
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价值观是行政执法行为的思想基础和行为依据,直接影响着法律执行的价值状态。行政执法中的法律价值观冲突严重影响着价值观功能的发挥,制约着行政执法的效果。必须强化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信仰,确立解决行政执法中法律价值观冲突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6.
刘汉民 《政法学刊》2001,18(3):86-88
公安强制措施报告类法律文书理由的写作要求,理由要概括、精炼;理由要充分、具有说服力;理由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阐述;阐述理由的角度要正确。  相似文献   

17.
论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存在着密切联系,一方面,现代政治文明离不开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是呼唤法治,因为权力具有双重性,人性有其弱点,中国缺乏民主法治传统,腐败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法治对政治文明具有重要价值,它是政治文明的产物,又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是政治文明的基石和根本保障。今天,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法治为根本,必须转换党的执政方式、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法治建设、创造理性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8.
温树斌 《法律科学》2010,28(3):80-86
国际法的强制执行具有充分的法理基础。国家意志是国际法强制执行的根据。强制执行规则的制定、措施的选择、执行或者放弃都由国家决定。强行法是国际法强制执行的规范基础。它要求国际法必须是可被强制执行的。相互原则是国际法强制执行的基本机制,通过剥夺违法国的权利的方式发挥作用。国际组织的制裁是国际法强制执行的集中机制,由国际组织集体决定并授权国家采取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对"李兴武案"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认为罪刑法定原则和社会危害性原则存在矛盾冲突,即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的选择上存在冲突.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语境下,为协调二者的矛盾,达到更好的执法效果,应当切实提高刑法的谦抑性和社会容忍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