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隽琪 《民主》2008,(7):3-4
1948年4月30日.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也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和所有爱国民主人士的政治主张.立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拥护。  相似文献   

2.
罗黎辉 《民主》2008,(7):5-6
六十年前,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极大地鼓舞了艰苦斗争中的各民主党派,赢得了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的通电响应。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性质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蔡达峰 《民主》2008,(5):6-6
60年前,在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60年来的历史证明,这个口号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国家建设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志跃  徐佩瑛 《民主》2008,(9):16-18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表宣言通电和谈话表示热烈响应,为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他们接受共产党邀请,历经艰辛,从海外、国统区、香港奔赴解放区,与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  相似文献   

5.
刘玉霞 《团结》2008,(2):46-48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其中第五条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5月1日。毛泽东致函李济深、沈钧儒,就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问题提出意见。并提议于1948年秋季在哈尔滨召开新政协会议,由民革中央、民盟中央和中国共产党中央,“于本月内发表三党联合声明,以为号召”。  相似文献   

6.
王建康 《团结》2008,(2):8-9
六十年前的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极大地鼓舞了艰苦斗争中的各民主党派,并得到热烈拥护和响应。民革老前辈李济深、何香凝等与其他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表示完全赞同。这有力地促进了新中国的诞生。60年后,重温这段历史,各民主党派的老一辈身上折射出作为优良传统的四种精神,让我们深受教育和激励。弘扬这些精神,有利于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7.
张雨东 《民主》2008,(6):15-16
六十年前,在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全面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明确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政权架构、政党体制和民主联合政府的性质,因此,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8.
陈强努 《民主》2008,(8):17-18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回顾这段意义非凡的历史,更深刻地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的重大政治责任。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共同信念,风雨同舟,继往开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唐明远 《民主》2008,(10):11-13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挺进,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摇摇欲坠。为迎接全国革命胜利的到来,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10.
马志伟 《团结》2008,(2):7-8
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也是民革成立60周年,全国上下正在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948年4月30日,对我们党和国家、对统一战线及各民主党派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共中央发布民主建国的“五一口号”,迈出创立新中国的步伐;从这一天开始,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明确宣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创立和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左定超 《民主》2008,(6):13-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六十年前,以中国共产党发布的“五一口号”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为标志,拉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序幕,也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鲁修禄 《民主》2008,(9):19-19
“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在纪念中共发布“五一口号”6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马叙伦主席这一至理名言,将更加坚定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与共产党亲密合作、肝胆相照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佑命。  相似文献   

13.
王民 《民主》2009,(12):42-43
2009年9月1日到11月27日,我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2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习三个月,系统地学习,真是大有长进。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在目前的介绍中,中国民主促进会响应“五一口号”的时间没有具体的日期,各个党派响应“五一口号”的时间也不统一。  相似文献   

14.
王民 《民主》2010,(1):45-46
<正>"五一口号"的发布,以及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响应,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公开、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局面基本形成。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搞清楚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5.
何慧君 《民主》2008,(10):14-14
中国民主促进会的第一位擎旗人,“五一口号”的坚定践行者马叙伦先生集一生政治经验留给我们一句话:“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这就是我们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行动准则。要使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坚定的政治方向、高尚的思想品德、朴实的工作作风、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薪火相传,从而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地完善和发展,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我们这些后来人要不断地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严隽琪 《民主》2013,(5):4-6
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65周年座谈会4月27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俞正声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党合作事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希望各民主党派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全面提高参政议政水平,着力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洪宇 《民主》2011,(8):11-12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一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盛事、喜事。今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起步年,在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始新的探索和前进的时候。湖北民进举行了一系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庆祝活动。风起云涌,岁月峥嵘,重温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辉煌历程,有着“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也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从容.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重温历史,不忘初心,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推进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向前  相似文献   

19.
武孝生 《民主》2013,(12):26-27
在山西郇阳大地,活跃着一支眉户剧团,他们编排演出的现代眉户剧,主要反映新农村、新农民的新生活,富有特色,生活气息浓郁,为眉户剧种反映现代生活开拓出一片新天地,为振兴传统戏剧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这个剧团的带头人便是闫慧芳。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8,(12)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创造了毁灭自身的物质力量和阶级力量为基础,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随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提出了"两个决不会",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两个必然"的实现在现实的实践中,是长期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共产主义,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是不同的方式和道路,具有多样性;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客观尺度和无产阶级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一主观力量为条件。待各方面条件成熟,"两个必然"必将成为现实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