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围绕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开创科技法制建设新局面──在全国科技法制建设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段瑞春同志们: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科委在贵阳市召开了全国科技法制建设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的议题是:...  相似文献   

2.
科技资源共享在现代科技创新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共享问题继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是探讨科技资源共享应用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比如科技资源共享应用中是否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主要涉及的内容?目前科技资源共享及其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现状、对策,着重探讨如何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在实际调研、资料检索的基础上,我们全面认识了科技资源共享的形式、现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涉及到的知识产权事宜,提出了促进科技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潘妍 《电子知识产权》2006,(10):13-14,19
2006年8月29日—30日,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召开,充分体现了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会议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期间“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进一步确立自主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并强调了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知识产权战略的保障作用。一、自主创新引领信息产业实现整体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十五”以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与此同时,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技术…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日前在《科技日报》撰文呼吁“十五”期间要重点抓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管理。指出:科技部最近公布的《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工作的若干意见》是迄今为止我国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方面最有价值的法律性文件,抓住了科技工作的要害。十五期间信息领域科技工作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这一文件精神。我国政府部门、科技界与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严格地讲,没有申请专利软件登记的所谓成果,不管是由哪一级鉴定验收,也不管得了多大的奖,原则上并不受法律保护。我国科研低水平重复的…  相似文献   

5.
未来2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实现我国社会发展目标 ,未来 2 0年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总体战略构想为推进科技政策法制化 ,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在此构想之下 ,应实行三大目标战略 :一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战略 ;二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三是强化国家科技资源整合战略。  相似文献   

6.
实施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加速我国改革开放,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是我国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清华大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内部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两年来,清华大学作为全国企事业单位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单位,认真贯彻国务院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办公室、教育部科技司及北京市知识产权办公室的各项精神,努力落实“清华大学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工作方案”,初步建立起学校的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全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使全校师生员工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7.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科发政字 [2000]5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科技厅(科委),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活动中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动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完善我国科技计划、成果管理等各项科技管理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代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法制建设的影响切入,对于我国科技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现存科技法制体系的显著不足、国外科技立法的特点与经验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科技法制建设是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9.
吴坚 《知识产权》2007,17(6):19-22
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理清的关系之一,如何运用知识产权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各国实践表明,知识产权政策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积极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政策的导向作用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胡朝阳 《河北法学》2005,23(12):72-75
从法学视角反思"李约瑟之谜"后认为,西方近代科技和工业革命虽与其产权制度有关,但更重要的在于其宪政主义传统及其理性主义精神;当代中国科技法制建设,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外,更要弘扬宪政观念,倡导理性精神,培育法治意识与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1.
谈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宪法(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大元  王贵松 《法学论坛》2004,19(1):100-112
现代科技发展十分迅猛,对宪法和宪法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两位作者就现代科技发展对宪法(学)发展的贡献,现代科技发展对宪法(学)的冲击和挑战,特别是器官移植与生命权、克隆人与宪法价值、基因检测与公民的平等权、信息传播与公民的隐私权、因特网技术与宪政体制和基本权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宪法(学)也不是消极地应对科技的发展,而是积极地回应,一方面给现代科技的发展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为限制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提出有效的对策。现代科技的发展应该回归到宪法的价值体制之内。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伤害与学校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新 《河北法学》2000,(3):107-108
未成年学生发生人身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发生在校内,有的发生有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的发生在课上,也有的发生在课间;有的是由于嬉戏所致,有的是学校管理疏漏引发。总之致伤的原因和情况多种多样。由此所引发的未成年学生诉学校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逐年增加。对学校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人们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13.
公司准据法确定的根本思路在于,将公司内部事务主义作为其基本规范立场以实现公司自治和投资自由化,通过非结论式正面清单合理界定内部事务主义的规范范围,同时在特定的条件下保留对内部事务主义的规范例外,形成对公司自治的限制和维护投资安全和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相关规定的设计和表达未能完整体现这一思路,当文本表现出规范立场的摇摆不定和规范范围的模糊不清时,司法实践呈现出的就是裁判的乱象丛生。这也难以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公正高效权威的法律保障。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路径是,提炼公司准据法规范范围中所列举事项的内在关联性和分类标准,将现有的客观标准主观化,合理设定公司准据法的规范范围;在坚持将内部事务主义作为公司准据法确定的基本规范立场的同时,为防止法律的滥用和应对虚假外国公司,应明确针对内部事务主义的适用作出旨在保护第三方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刑事审判的效率与公正虽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与刑事庭审的方式确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庭审过程中法官调查证据、适用法律的形式、途径以及控、辩、审三方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对事实的认定、证据的取舍、法律的适用的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我国原有法官唱主角的庭审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刑事司法的要求,庭审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改革的目标就是厘清控、辩、审三方职能和关系,正确界定法官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刑事审判中的控诉、辩护和审判职能应分别由三方各自独立而互不依附的诉讼主体承担,三方的诉讼行为也不得与其诉讼职能相违背,与他们进行或参与审判活动的具体目标应该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潘金贵 《现代法学》2008,30(3):107-113
建立侦诉协作机制,增强侦诉合力,形成"大控方"的追诉格局,对于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目前,司法实务部门对侦诉协作机制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为该机制的立法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在《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时应当通过程序设计对侦诉协作机制作出明确规定,并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推动该机制良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继承法》偏重于保护继承人的利益,忽视了对于遗产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建议在编纂民法典时,坚持继承人利益与债权人利益并重和同等保护的理念,明确规定先清偿债务后分割遗产原则,建立相应的遗产管理制度、遗产清册制度和遗产债权公告制度,采取有条件的限定继承制度,规定共同继承人对于遗产债务的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8.
张新民 《法学家》2000,(4):80-84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不同刑种的不同刑期,怎样确定刑期的开始之日,如何折抵刑期等问题,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为此,谈点个人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执行之日应为生效之日 根据我国刑法第41条、第44条、47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陈文兴 《中国司法》2011,(11):96-99
中国检察机关具有“双重性质”。在职能任务方面,它是司法机关;但在组织建构方面,它却类似于行政机关。因此,讨论检察一体化与检察官独立问题,必须考虑到上述“双重性质”。目前,我国检察一体化机制还不完善,这往往导致检察指令权运作不规范。为了保障检察官秉公办案、严格执法,我国应借鉴国际社会经验,立足于中国法治建设的全局,规范检察指令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20.
论死刑核准权的收回与死刑复核程序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少杀、慎杀是严格限制死刑适用的重要刑事政策。因特定时期的需要而将部分死刑案件的核准权长期、大范围下放,带来诸如死刑适用的标准不统一,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二为一”,违反法律适用和法制统一原则,不符合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等严重弊端,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将死刑核准权收回。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分院是将死刑核准权收回最高人民法院的最佳方案。并结合司法实践,就应否坚持全面复核、全案复核、规定死刑复核案件审理期限、实行开庭审理、死刑案件实行三审终审制等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