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发展中大国,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每年都吸引大量的外资,2002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进行展望。一、中国利用的外资的现状。中国大规模的利用外资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其中最能体现中国吸引外资成就的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变化。1、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外商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和外商其它投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  相似文献   

2.
利用1995-2005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国内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投资都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指出中国利用外资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研究阐述东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差距,深入分析西部地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西部地区加大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在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三大因素七个变量八大指标分析影响广西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均GDP、基本设施投资完成额、累计外商直接投资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四个因素显著。最后,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强有力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吸引了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来我国进行大规模投资。21世纪初期,外资经济在中国经济中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外资经济不仅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改变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多种因素实现的,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的影响。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一、产业关联效应的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促进了投资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动东道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外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内容。自九十年代以来,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六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利用外资总额中的平均比重约为74%,成为我国利用外资的最主要形式。一九九三年以来,我国已连续数年成为世界第二的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一九九七年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453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一。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引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后,辽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这篇文章从外资来源国、投资方式、产业和行业分布以及在辽宁的地区分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辽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并提出了辽宁省引资政策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跨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经济包括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投资经营。目前 ,中国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 ,突出存在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合理、价值分配不对等、外资对中国形成市场控制和技术控制等问题。在对外投资经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也存在投资规模过小、投资领域偏重于贸易型境外企业、跨国程度指数偏低、对外投资潜力未能充分发挥、海外经营效益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要加快中国跨国经济发展 ,就必须转变观念 ,改革体制 ,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 ,积累并用好人力资本 ;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加强管理 ;降低和规避风险 ;全面推行“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投资收益项目、货物项目、服务项目和外汇储备的平衡关系。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平衡的负面影响,促进对外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以自主创新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及调整货币政策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积极应对外商直接投资独资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投资独资化已成为当前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外商直接投资独资化对我国利益格局、政府宏观调控、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技术外溢、增加就业等方面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政府应采取政策措施积极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