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由于法律的相对滞后性,社会的发展要求法律作出相应的变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讨论顺应当下人们重视人格利益和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合同大量出现的时代背景。通过观察国外关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与判例,说明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本文分别从人格权保护的理念、合同目的和责任竞合缺陷的弥补三方面来论证确立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法制博览》2019,(23):196-197
损害赔偿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进行调整的法律关系当中的核心制度,其基本内容是由民事法律行为和侵权行为两方面组成。在中国的法治发展过程中,损害赔偿必然是当债权受到损害时弥补损失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而对于违反合同的规定以及法律规定所造成的损害行为进行赔偿,则又是民事救济过程当中最为突出的实务要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上多数国家将精神损害赔偿权仅限定在侵权责任中,对因违约产生的损害赔偿不予支持。在我国,立法上对违约损害赔偿呈现出模糊不清的状况,在理论与实践中一直存在争议。日常生活中发生大量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纠纷案件,在某些情形下,因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远远大于实际财产损失,若不承认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将难以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有违公平正义,难以体现民法的人文关怀。本次《民法总则》的颁布也并未给出明确的规定,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及司法案例,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本土化整改及调整重构。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立法情况,结合司法实践当中的典型案例,论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权具有正当性,对完善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主流的学者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逐渐站不住脚。综合比较国内外的立法和实务,违约损害赔偿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实践表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并不会抑制交易,相反可以促进合同的完成。如今,在旅游,医疗,美容,婚庆典礼,运输等服务性合同中可以见到支持违约精神损害的例证。笔者对现有的支持违约精神损害的立法和案例进行简单的归类。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法系中,都已经承认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并在很多国家中将其纳入立法的范围,甚至在我国的法律中也体现出了相关的制度内容。基于此,本文将从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我国的立法内容入手,在比较法视野下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进行深入的探究,旨在能够论证、解决由于违约责任而导致精神损坏赔偿的法律问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旅游服务合同尽管以精神利益为合同标的,但这并不代表其违约责任中应当包含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以现行法律规定为必要,但世界各国均未在旅游合同中规定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即使修改现行立法,考虑到相关后果,也不应该支持旅游服务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之诉。  相似文献   

7.
从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现状的解析入手,结合四起司法案件存在的问题,得出了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确定的不足,并在立法体系与制度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8.
齐协 《法制博览》2014,(2):211-213
在当今世界各国极力宣传尊重人权的社会思潮中,我国的侵权死亡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才刚刚伴随着《侵权责任法》而建立,同时,这一项制度仍存在着诸多缺点,因而进一步完善该项制度已势在必行。在我国着手编订《民法典》之际,笔者试从侵权死亡精神赔偿制度的法理出发,通过探究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发现不足,并给出笔者的一些思考,以期对我国侵权死亡精神赔偿制度略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10.
《法制博览》2019,(16):126-127
我国立法并未对劳动者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和限制,实践中产生了较大争议。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属于受法律限制的违约责任,但应当采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确定劳动者的具体赔偿金额时,必须按照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原则,对其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金额作出合理裁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