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制度经济学框架内,区分和界定了理论和现实中常混淆的三个概念:企业管理、公司治理和治理公司,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联系.企业管理是公司既定产权结构下资本与劳动这两大生产要素使用权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企业的所有权问题;公司治理是企业产权分解后,公司所有者(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体现了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之间的对立统一;治理公司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通过某种外部机制对公司的制约和监督.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公司治理决定企业管理的绩效,治理公司可以通过外部约束和监督保障一个积极、有效的公司治理与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是建立在企业契约观基础上的,这种单纯依靠各种投入要素的契约关系难以揭示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的本质。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性决定着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是基于契约的公司治理向基于契约与资源基础上的能力相结合的公司治理转变,其治理的基础是资源、基于资源基础上企业的能力、权利及控制权的形成,在治理上强调战略资源获得控制权。基于这一认识,笔者设计了高科技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公司治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改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在企业改革的早期阶段,主要强调的是向企业放权和减少行政干预,关于股东利益、董事会的作用等问题那时候考虑得不成熟。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有些专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开始观察和研究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框架。事实上,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是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写进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中的,很多人也是在近几年才开始了解、学习和运用这一概念。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在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是刚刚起步,比较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提出要在我国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需要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公司治理结构,狭义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其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治理结构使得资产诸方面权力在分离的状态中能保持有效的约束及监督,使诸方面资产权利的掌握及运用严格受到相应资产责任的制约,从而达到诸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效率的提高。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狭义的公司治理结构。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关系1.股…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公司治理系统存在的主要缺陷有:公司治理目标尚不明确,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不足与扭曲并存,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尚不规范,公司外部监督机制严重缺失,信息传导机制不健全,外部支持条件相对不足。中国公司治理模式应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尊重“自然选择”和“自适应学习”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基本规律,按照系统性和适应性要求,选择与创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信息披露是委托人和投资者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决定投资行为和分配激励效应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公司治理和科学决策的前提条件。在内部治理中,信息披露能够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对管理层评价的基础等;在外部治理中,信息披露是建立有效市场的基石,它有利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提高公司价值等。为发挥信息披露的公司治理效应,应鼓励上市公司提升信息披露水平、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信息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焦点及其治理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不规范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公司治理政策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撑是问题的焦点,因此,有必要静下心来,学点东西,认真反思,然后再设计标本兼治的方略。 一、极不规范的中国公司冶理现状 公司治理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在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公司治理结构属于体制结构的研究范畴,前要受所有制结构的制约,后要影响激励机制的发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  相似文献   

8.
陈范红 《唯实》2006,(11):37-41
公司治理中的“劳动者参与”,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一个必然要求和趋势。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体现出典型的股东中心主义导向,劳动者事实上被“边缘化”。促进“劳动者参与”必须成为党、工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增加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必须加强对“劳动者参与”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其目的在于达到劳动和谐,促进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杨志壮 《理论学刊》2023,(4):142-150
如果从衡平法的角度观察公司法,其出发点是公司法的价值构造,基础则在于自然法的法律观及道德标准。衡平法对公司法关怀的终极目的是构建良性的公司法律规范。如是,公司的解散与清算不仅是公司法的理性选择,也是公司治理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衡平法的主要功能是阻却不公平损害的发生。为此,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在贯彻民法根本原则精神的同时,融合了合同法、侵权法等部门法的基本理念,从立法宗旨上确立了不公平损害的救济规则:公平与公正。这一规则贯穿了公司解散与清算的始终,包括程序乃至实体。当然,公司章程的修改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核心”的表述不但遵循了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抓住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与关键,科学地说明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明晰企业产权,强化公司治理中的所有者职能,确保国有投资者权益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虽然现代企业理论表明,公司制企业是一个由生产要素所有者构成的契约关系网络;公司所有者与公司管理者角色的分离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公司治…  相似文献   

11.
乡村治理的终极目标是消弭乡村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而情、理、法是进行乡村治理,调和各种矛盾的重要基础。故要对乡村治理与情、理、法的概念进行厘析,对情、理、法在乡村治理之中的内在逻辑进行阐述,重新审视乡村治理中情、理、法的辩证关系,精准把握对其的运用尺度。在坚持“情、理”服从于“法”的思维之基础上,培育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诠释现代之“法”的技能,以构建起“法”与“情、理”相协调的法治体系,实现情、理、法三者的耦合关系,助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中央纪委相继出台了领导干部不准收受有关单位和个人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一系列规定,并将其列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重点之一,经过连续两年的集中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直面社会现实,这一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咋办!还是从源头上治理靠得住,这样才能确保把中央的规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央企和上海市国企董事会制度改革试点的实践表明,我国企业要办成世界一流企业,公司治理是核心要素.而外部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又起着关键性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昌明  赵敏 《理论学刊》2023,(2):132-141
作为我国在新时代参与全球治理的指导方针,“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具有重大的创新性:从“谁来治理”的主体维度、“如何治理”的制度维度和“为谁治理”的价值维度超越了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价值、理念和方法;其形成和演进立足于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新方位、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战略,从功能上继承和发展了“韬光养晦、和谐世界”的历史作用。其生成和演进受到体系、单元和个人三个层次、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新机遇新挑战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体系因素塑造了外部条件,国家战略文化、国家利益排序建构了国内条件,国家决策者的政治领导力则通过对体系和国家要素发挥中介性影响而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把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视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回顾了中国国企改革的简要历程,剖析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产权改革中的思维误区,指出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绩效的提高。相反,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组织能力,只有实现组织转变和管理控制才会从根本上改变国企的效率低下问题。本文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能够产生创新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企业、打造企业竞争力将会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银行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初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运转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既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又是落实监管政策的要求,更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根本。贵州银行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初步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相互合作、协调运转的公司治理机制。也因此在2018年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九届金鼎奖颁奖典礼上,荣获"年度卓越公司治理奖"。  相似文献   

17.
李旭 《新长征》2023,(6):32-3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8.
村干部的职业化是理解上海远郊农村基层治理的基础。通过对上海远郊村庄治理逻辑的梳理发现,村干部的职业化是村庄内生发展的需求、厚重治理资源的依托和规范性劳动力市场的倒逼等因素共同形塑的产物,并且塑造了上海农村的规范治理形态。但是,职业化意味着“简约治理”的失效和政府行政治理的深度卷入,它虽然顺应了“大都市、小农村”的复杂治理定位,却弱化了村民自治的意义,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成本。因此,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应该慎重推广村干部的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徐景和 《学习论坛》2006,22(1):32-35
公司多边治理机制,是指公司多边治理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是多边治理结构下的社员会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董事会与经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主要包括多边治理激励机制和多边治理约束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相互作用,使公司多边治理主体各尽其职,共同创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公司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1993年,我市借鉴外地经验,在全省率先推出了拍卖、承包、租赁“五荒”使用权的重大举措。两年来,全市已拍卖、承包、租赁“五荒”面积25.18万亩,占“五荒”总面积的83.9%,购买“五荒”农户治理开发“五荒”面积1025万亩,占拍卖后应治面积的41%。1995年,全市总治理面积19.64万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加快“五荒”治理步伐为避免“五荒’拍卖后,购而不治,治而不力的现象,我们始终坚持治理第一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实行目标管理,做到了“四个”结合。一是重点治理与普遍治理相结合。我们首先组织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