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资本概念自提出以来成为多个学科用来解释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农村养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上,社会资本从文化规范、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体系三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慈孝文化、民间组织、新农保制度是建设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重要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互相信任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培育农村老年人的互助互惠意识,促进互助自我养老模式生发机制;增强老年人经济独立性,提高社会养老、商业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吴全军 《学理论》2012,(28):82-83
所谓幸福养老,主要是指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度为目标,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我国农村是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地区之一。笔者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分析出发,提出了在农村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农村实现幸福养老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3.
郭娟娟 《学理论》2010,(16):88-89
通过对长沙市城市社区的大量实证调查,充分了解城区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以及目前老年养老模式的认可程度。基于研究,进而提出城市养老创新模式——新型居家养老及其可行性分析,以期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9,(11)
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使得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和不流动性,促使了乡村社会的转型;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家庭核心化、少子化。农村社会的变迁和长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双重叠加,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后乡土"的视角审视农村养老问题,发现其表现的新动向,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农村养老尤为艰难。面对当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尚不完善的现实困境,从文化视角来探求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孝文化对巩固家庭养老功能的作用巨大,因此,未来要采取各种措施弘扬孝文化,充分发挥孝的功能,缓解农村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腾飞,但是作为体现社会公平内容之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现状不容乐观,这将影响到我国农村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今后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汪泳 《理论探讨》2020,(4):63-68
在我国家庭既是实现个体老有所养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有效治理的支撑性基层组织。由于我国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的变迁,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社会资本衰退,老人及家庭照料者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从社会资本视角出发,政府应秉持家庭整体型与老人个体型支持并重、普惠型与特殊救济型支持共生、制度型与服务型支持协同的行动逻辑。通过普惠性、兜底性支持,资源开发型支持,组织型支持及文化引领型支持等策略,为家庭构建具有强支撑的社会网络节点;推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培育社区尊老风气。使家庭借助社会资本的扩张,提升养老功能,促进家庭照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演进,不断发展的宗教开始涉足社会服务并参与养老服务,逐步形成几种特点鲜明的模式。着眼于健全和完善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在回顾国内外宗教参与养老的实践基础上,探讨了宗教参与养老的几种典型模式及其运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代际关系视角下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 《学理论》2009,(26):29-30
农村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也是目前我国农村主流的养老方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代际关系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不断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体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行的"百村性别失衡与社会稳定调查"数据,基于性别视角分析社会支持对中国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种社会支持中,实际支持对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影响作用显著,表现为个体的社会支持资源越丰富,获得的实际帮助越多时,个体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比不同性别状况的农村居民发现:丰富的实际支持资源能够有效地提升男性的社会安全感,不同性别农村居民的社会支持对其社会安全感的影响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设立独立的国家监察机关在政治意义上已成定局,但对其设置基础尚缺乏理论探讨.当前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监察机关,因政治和社会背景的诸多差异,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也有不同.从隶属关系上看,大致可以分为国会监察、行政监察和独立监察三种模式.从比较法的视角对上述模式进行考察后发现,不同模式下的监察机关在与其他国家机关进行互动的过程中,都在组织、人事和职权三个方面保持不同程度的独立性.相比于设置形式上独立的监察机关,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监察机制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从根本上回答了我们党要把自己建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又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向征 《理论导刊》2021,(3):87-90
“情”“理”“法”是协调人类社会各种关系的主要依据,“情”是基础,“理”是“情”的规则化,“法”是尽“情”适“理”的设计。三者虽在目标和源生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社会生活中却常以矛盾的形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不同的文化视阈下,对“情”“理”“法”的关系看法不尽相同,三者以一种哲学式的否定之否定的逻辑不断相互促进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结合我国的文化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促进三者融合互通,建构完善与“情”“理”精神相一致的法律制度体系,杜绝不合乎现代社会之“法”的“情”“理”对“法”的干扰,善用中华文化之“情”“理”释解现代社会之“法”。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关键要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曾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能否做到这八个字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因此,我们务必深刻理解并科学把握它.  相似文献   

15.
顾悦 《理论导刊》2006,(12):79-80
德育和美育虽各有特点,但互相渗透。在道德教育中运用美育,可以使理性灌输变成生动的形象,使道德说教转化为道德情感,从而净化人的心灵,发展美的品格,陶冶道德情操,形成和谐完美的人格。道德教育中美善结合的方法主要有:授课艺术法、思想感染法、活动熏陶法、行为培育法等。  相似文献   

16.
地票模式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创新性地提出以地票模式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复垦耕地综合管理、置换指标调配使用、农户补偿补助、地票流转交易等主要做法的调研,表明试验区在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改进土地占补利用方式,建立耕地保护新模式,激活农村土地资本价值,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保障农民权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实效.就农民复垦主体地位确立,置换指标统筹使用,地票交易的制度设计、运行模式改进等进行了讨论,以期对深化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一书,此书将在人民出版社出版。编写组在最后的统稿时召开了一系列小型研讨会,本文是第二次讨论的录音整理修改稿。这次研讨会集中讨论了孙伯教授提出的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重要文本的内在理论结构问题,与会学者对此有完全不同的见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孙伯教授提出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存在的“两种逻辑”的所指究竟是什么?文本中存在的“两种逻辑”之间的矛盾解决,究竟是其中一种战胜了另一种,还是共同消解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式?参加讨论的学者有:张一兵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姚顺良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唐正东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怀玉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胡大平教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亮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农民家庭的稳定与幸福对于城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镇化给城乡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乡城流动过程中农民家庭发生异化,家庭成员或留或流,家庭处于离散状态。家庭离散虽然始于家庭,但要解决家庭离散问题,必须从制度入手,通过改变制度环境、实施制度关怀、实现多元合作治理,结束农民家庭的异态生存方式,给予其自由的迁移权。这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民家庭的体面劳动和幸福生活,而且也能为实现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assesses the extent and predictors of homelessness among veterans (both veterans in families with children and single adults veterans) exiting the Supportive Services for Veteran Families (SSVF) program, which is a nationwide homelessness prevention and rapid re-housing program geared primarily toward those experiencing crisis homelessness. Among rapid re-housing participants, 16% and 26% of single adult veterans experienced an episode of homelessness at 1 and 2 years post-SSVF exit; the comparable figures at those follow-up times for veterans in families were 9.4% and 15.5%, respectively. Relatively fewer single adult veterans and veterans in families receiving homelessness prevention services experienced an episode of homelessness at 1 and 2 years post-SSVF exit. veteran-leve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ge, gender, prior history of homelessness, and recent engagement with 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VA) health care, were generally more salient predictors of homelessness following SSVF exit than variables measuring SSVF program factors or community-level housing marke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